分享

中央部门违规会议费屡审屡犯 责任追究处罚不到位

 超越梦想之上 2014-06-29
中央部门违规会议费屡审屡犯 责任追究处罚不到位
2014-06-29 05:06:5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编辑:付承堃   |  

  原标题:违规会议费何时不再出现在审计报告中

  22个中央部门在非定点饭店召开会议384个;23个部门超标准、超范围或虚列会议费支出1355.85万元;14个部门向所属单位等转嫁摊派会议费555.95万元……

  这些表述出现在6月24日下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做的《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2013年审计报告”)中。

  2013年审计报告披露,此次审计了38个中央部门,延伸审计这些部门的389个所属单位,这些单位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财政拨款支出比上年下降22.93%,但是有些部门没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会议费管理使用不严格,违反财经制度规定。

  一年前的6月下旬,审计署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2012年审计报告,大范围披露了中央部门单位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揭示了超计划、超标准以及转嫁摊派相关费用等问题。2012年审计报告披露,各中央部门均存在超标准列支会议费,有的部门一年超计划召开会议200多个。

  “这么多的中央部门多次违反规定,会议费使用存在很多违规问题,反映出中央部门预算支出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延续多年的问题了。”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邓淑莲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邓淑莲介绍说,中央部门预算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维持部门正常运转的必需费用,比如人员工资福利、办公经费等,可以看作吃饭财政,这类支出每年相差不会太大,“可以做手脚的空间不大”,项目支出是做事财政,“每个预算年度要做多少事,会有很多差别。”

  按照我国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会议费支出属于项目支出,“部门预算编制时,申请会议费预算支出的理由比较好找,不像基本支出,申请预算支出时要按照人头来计算。”邓淑莲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认为,会议费支出与其他支出比较,支出内容有较大弹性,较容易与招待费等混淆使用,特别是会议费支出发票在宾馆酒店可以集中开,所以有些不好直接入账的其他费用支出或需要调节的费用支出,有的部门会在会议费支出中报销。

  不好入账的其他费用支出或者需要调节的费用支出,可能有哪些呢?

  记者注意到,2014年4月,广东省广州市本级部门和下辖区在公布2014年部门预算时,除了列出“三公经费”预算外,不少部门将会议费单独列出,公众马上发现,广州市本级各部门会议费预算总额巨大,相当于“三公经费”的近一半。

  广州市花都区2014年预算晒出的会议费是2850万元,据此估算,如果按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每天的会议费超过11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