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口降“龙”事件

 负鹏载舟 2014-06-29
(看见真龙的人2011-07-24 23:19:41)

        1934年,营口天降大雨,雨后很多人都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于是都赶到那里,人们见“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还一眨一眨的,而身体为灰白色,弯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腹部处有两个爪子伸着,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觉这条“龙”有气无力,眼半睁半闭,再加上眼睛有些发红,很多人都说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于是在龙的上面搭了个棚子为它避暑,还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浇,让它得以“解暑”。后来,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这条“龙”就不见了。

        连续二十多天大雨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这个事件很多人都看过了,央视也播过,央视和专家的解释是鲸,说当时营口人不认识鲸,以为是龙,那好吧,我们来分析一下,到底是龙是鲸

营口降“龙”事件

 

央视及其专家看了照片后认为这是拼的,情况如下



营口降“龙”事件

 

营口降“龙”事件

        这是专家和央视的说法,好吧,假如你们说的是真的,为什么你们报道里只字不提关于龙角的问题,而且当时有人对龙画了画,在画中能够明显的看出龙角有分叉,而央视及其专家对其只字不提,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如果提了,那他们就是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为既然龙角有分叉,那肯定就不是须鲸的下颌骨
这才是须鲸的下颌骨,你看看这个有叉吗,你仔细看看照片,你看你的下颌骨和人家相片的龙角区别在哪?把那个有叉的角说成须鲸的下颌骨,你们的解释太假了)
营口降“龙”事件

 

另一例证
        这是须鲸的下颌骨叉在眼窝里的照片,所插位置只有眼窝,其他位置无法插入,这也是专家的唯一解释,说那角就是这么拼上去的)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拿这张相片和原来的图片对比,人家可是插在眼窝后面的,专家们,如果你觉得很权威,希望对不明白的东西,你保持沉默,我们是讲事实的,你的论点站不住脚了,你是不是要说是别的鲸了?



营口降“龙”事件

        大家看看,哪个鲸鱼的下颌骨是有分叉的?

        再如,记载是“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专家们,鲸鱼有爪子?莫非是XX年之前的古鲸鱼。

        另外记载中是“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

营口降“龙”事件

 

        从图可以看出,第27块描述正对龙尾描述,也就是说理论上这个龙骨从头到尾一共28块,鲸鱼和他完全不同呀

营口降“龙”事件

        (再看看这个鲸鱼,光尾巴就直接给他否了)

        最后,在那东西还活着的时候已经有大量的目击者。你们怎么不信目击者,就自己说了算的?

        下面请大家看看图,并看看这个事件的先后顺序

营口降“龙”事件

 

        甲:1934年6月,蔡寿康等多位老人所见的天上飞龙(见媒体报道)
        乙:1934年7月,肖素琴等人所见的芦苇塘中的伏龙(他父亲当年带着9岁的她骑马去看 奄奄一息的龙) ,村民用桶给其浇水。
        丙:1934年8月,刚腐烂的龙尸(人们曾听到挣扎和似牛低吟声)
        丁:龙骨被运到市区,成千的人坐火车来到营口,争相参观。)



        由此可见,专家常有“科技自大症“,喜欢低估别人的智能。总认为自己有头脑有知识,别人就是没知识没逻辑的愚昧人群,以为自己主观臆断的分析就是科学理性,别人亲眼所见所感不符合“科学逻辑”的就是愚昧甚至唯心。难道我们都是神,能正确解释一切?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唯心者。



附:《营口市志》第一卷中记述:

        “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1934年8月14日《盛京时报》:《蛟类涸毙》。“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pol.ice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另据记载,“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为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三丈余,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

营口降“龙”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