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穴通气自然整骨复位术(附万能腰椎复位术+龙氏正骨手法 )

 H珠Q 2014-06-30

一:放松舒筋术
 1 先将两手从患者前额发际处,拇指放在头后顶骨处.用暗劲往回抓至拇指处,然后拇指向后向下退至刚好一伸掌指长为止,然后由其余四指再抓至拇指处,再退再抓直至长强穴处,连续来回7--9次.
 2 再按揉颈部两侧经肩井 肩直至肘部,连续来回7--9次.
 3 从臀部揉按至脚跟处,后面侧面都应放松7--9次.
 二:点穴复位术
 确定错位的椎体后,即自上而下放松患部肌肉1-3分钟,然后找出压痛点,用指压2-3分钟,再按通气穴2-3分钟,颈椎主穴:按外关穴2-3分钟,阴谷穴2-3分钟.
 第一颈椎错位加:按合谷穴2-3分钟.
 第二 三 四颈椎错位加:按列缺穴2-3分钟.
 第五 六 七颈椎错位加:按曲池穴2-3分钟.
 按压完让患者做摇转颈动作2-5分钟,即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再向下做环摇转动作,然后再从右边反过来做,左一次右一次.

 胸椎主穴:痛穴(曲池下2寸,手三里旁半寸)可找到最痛点,用拇指按压,患者即刻感到全身冒冷汗四肢百骸自动伸直,叫患者活动即感觉轻松往往此时错位的椎体已经复位,按3-5分钟.按此穴患者痛不可忍,在扭动身体的过程中能听到清脆的骨响声.此穴治疗胸椎三十多例,从未失败.
 1 第1-5胸椎错位加:阳陵泉
 2 第6-8胸椎错位加:三阴交
 3 第9-12胸椎错位加:阳陵泉及承山
 按压完后让患者做扩胸运动 旋转俯仰2-5分钟.
 腰椎主穴:绝骨穴,太冲穴
第1腰椎错位加:足三里穴
第2-5腰椎错位加:委中穴
 如是急性损伤错位患者即刻感到活动轻松疼痛减轻或消失.临床中棘突偏歪多和腿臂疼痛方向一致,但有21%的恰好相反,同侧方向痛大都为压迫神经根所致,方向相反者大都为牵拉神经根所致.
 以上手法可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复位成功后再在局部放松2-3分钟即可结束.

万能腰椎复位术,不懂医术也能用

该腰椎复位术之所以成为万能复位术,是因为不论哪种腰椎盘突出、脱出,腰椎错位,均可应用该法,且均有疗效,例如中央型腰椎盘突出、侧旁型腰椎盘突出、单节腰椎盘突出、多节腰椎盘突出、腰椎错位,当然伴有骨结核、骨质疏松、骨肿瘤患者不能应用该法,有这些病的患者,任何复位手法都是禁用的。该复位术最大的有点是安全简单,不懂医学的也能用。
操作方法如下:1、患者侧卧,患肢在上,健肢在下,2、甲助手2-3人牵住患者患肢用力牵拉,3、乙助手拉住患者肩部固定不动,在甲助手用力的牵拉同时,术者用双手向前推动骨盆,着力点放在患侧髂前上棘,推动速度为每分钟60次左右,用力均匀,由轻到重,每次推动骨盆2分钟左右,推动时间不宜过长,每天可施术2-3次,施术得当,可一次复位治愈,该复位法与其它正骨复位相比安全简单,不懂医学也能用,只不过效果慢一些,本复位法最大的缺点就是至少需要四个人才能应用。补充一下,如果是中央型腰椎盘突出、双侧型腰椎盘突出、腰椎错位,按照上述手法腰的两边都作。
图片
  

龙氏正骨手法  

 
    龙氏正骨将中医正骨、推拿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结合进行手法的革新,形成一套针对脊椎软组织损伤、脊椎关节错位、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治疗脊椎病的手法。这套手法可以对脊椎病因引发的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其特点为:稳准、轻巧、无痛、安全,疗效确切。
特色一:三步定位诊断法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症状表现部位): 
询问病情时,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诊断。 
2、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进行判断,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颈上交感节段(颈上心支属加速神经)所在的颈椎1-3是否错位或压痛。 
3、有脊柱局部症状的,除检查脊椎外,还应检查所支配肌肉及韧带附着点是否劳损。 
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 
根据术者进行脊椎检诊结果,包括发现其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代偿性肥大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分型。 
1、横突、关节突触诊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先从乳突尖处触及第一颈椎横突,然后向下后方移至2、3颈椎后关节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体征,若无则为先天性畸形。(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长短悬殊,触诊容易有误差,以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2、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椎的检查。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3、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伤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 
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并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 
1、排除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病症。 
2、分析椎间关节错位的部位,方向(类型)、有椎间盘突出者可行CT检查 
3、分析椎间盘变性程度(早期及中期者可通过牵引下正骨法治疗),骨质增生部位与症状部位的关系。 
4、观察椎间关节有无炎症,骨质松疏及钙化部位,为治疗提供参考。 
不宜治脊疗法治疗者: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局部有化脓病灶,有出血倾向及各种危重病人。 
特色二:颈椎正骨四步十法
1 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也可取坐位操作 
2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3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4 俯卧摇肩法:适用于第5颈椎至第2胸椎间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上肢垂直,手置臀部,术者立其后方,用拇、食指夹于错位关节的横突前后方,另一手扶于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作对抗阻力,使旋转错位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复位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尤其对上位颈椎失稳的患者,可避免因低头摇正角度过大而损伤上颈段。注意摇肩时先将其肩向下推,以免关节闭锁影响复位。
5 侧向搬正法:适用于颈椎2-6侧弯、侧摆式错位的钩突关节错位。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方并向隆起处按压(侧摆者只按一点,侧弯者由下而上按压)。另一手托住下颌并以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向上牵引并屈向健侧再屈向患侧,(让错位关节先开后合),当颈屈向患侧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并与"动点"手协同作扳、按、牵联合"闪动力"以使错位关节复位,有时病人可改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作侧扳按动作,与侧头摇正法相同,抬头角度加大。C6-T2侧摆、侧弯式错位者,可将"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必须使错位椎间侧屈活动度加大才能成功。
6 挎角搬按法:适于C2-6后关节错位,或关节滑膜嵌顿,且关节肿胀者。患者取健侧卧位,低枕,将头偏向健侧前屈,充分展开患椎关节,术者双手拇指轻力弹拨其颈部紧张肌腱(提肩胛肌、夹肌多见)作滑膜嵌顿的诱导松解,使嵌顿的滑膜退出,并揉捏颈肌使之放松。然后一手拇指"定点"于肿胀隆起的偏下方,另一手扶对侧头面部,将头搬起屈向健侧前外45度,再搬头向患侧后外45度,如此斜向扳按压该隆突关节,重复2-3次即可复平。
7 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适于颈胸交界区(C6-T3)的关节错位。以C7棘突左偏,T1棘突右偏伴压痛为例,患者俯卧于软枕上,头在床边悬空,面向颈部放松。术者立于床头,右手掌根部按于C7棘突左侧,力点落在椎板(棘突根)部,左手掌根部按于T1-T3棘突右旁作定点,令患者深呼吸,当其呼气时,术者双手用有限度的冲压力下按,右手"动点力"稍加大,可重复2-3次,由于术者双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旋转式错位较易复正。对滑脱式错位,可改为双拇指同按于后突的椎旁两侧,在双掌牵位头颈时双拇指加按压力,以达到牵引推正之目的。本法亦常用于胸椎段错位。 
8 侧卧推正法:适用于各种前后滑脱式错位,对颈轴变直,反张者有效,患者侧卧,平枕、低头,术者用拇指、二指夹持后突棘突两旁椎板处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颌,使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反张的椎体在运动中被推正。滑脱较重者,用牵引下推正较易成功,或取仰卧位于推正时加牵引力,亦可复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