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煤国际疑涉青岛港骗贷案 危及资金链

 文野 2014-06-30
  • 2014-6-27 10:29:35   
摘要:根据公告描述的交易过程,山煤国际的进出口公司可能就是扮演了C公司的角色,而青岛德诚扮演的就是A公司的角色。“中间人”原本只是赚取差价,但对手资金链破裂之后,进出口公司无法收回价款,导致无法偿还银行融资。
  •     (6月26日讯)山煤国际旗下进出口子公司或卷入迷雾重重的青岛港贸易融资骗贷案,高达11亿元的合同价款无法收回,资金链可能面临危机。

      山煤国际周四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山煤煤炭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开展氧化铝等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过程中,由于下游客户广南(香港)有限公司、新联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及青岛亿达矿业有限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到期货款,进出口公司于2014年6月25日向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诉讼涉及6名被告,其中第一和第二被告分别为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和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两者都是近日持续发酵的青岛港贸易融资骗贷案主角。山煤国际的涉诉公告,也揭开了青岛德诚贸易骗贷的操作手法。

      山煤国际的进出口公司在本案中面临两部分损失,一是外贸合同之下没能收回的价款1.2亿美元,二是内贸合同之下没能收回的价款3.52亿元。山煤国际公告显示,无论是在外贸还是内贸交易中,其进出口公司均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

      以内贸交易为例,山煤国际的进出口公司向青岛德诚购买氧化铝,并销售给青岛亿达(第三被告)。内贸采购合同签订之后,进出口公司向作为上游企业的青岛德诚支付价款,但却未能按内贸销售合同收到下游企业青岛亿达矿业的价款。德正资源在此交易中扮演担保人的角色。

      据媒体报道,青岛港贸易融资骗贷案的祸根是仓单重复质押。具体过程是,A公司将货物卖给C公司,同时B公司承诺以更高价格接手。然后A公司给C公司开具仓单,C用仓单向银行抵押融资,支付给A公司;B公司拿到货物之后,再次协议价格卖回给A公司,A公司得以再度让仓储公司重新开出一张仓单。

      就这样,A可以用同一批货开出多张仓单,再向多家银行重复质押融资。在这个过程中,C公司先向银行质押贷款付款给A公司,从B公司拿到价款之后偿还银行贷款,并赚取差价。

      根据公告描述的交易过程,山煤国际的进出口公司可能就是扮演了C公司的角色,而青岛德诚扮演的就是A公司的角色。“中间人”原本只是赚取差价,但对手资金链破裂之后,进出口公司无法收回价款,导致无法偿还银行融资。

      在外贸交易过程中,在青岛德诚的安排下,山煤国际的进出口公司向境外上游企业中信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等采购铝粉、电解铜等货物,并销售给青岛德诚指定的广南(香港)有限公司等下游企业。青岛德诚为下游企业提供担保。中信资源近日公告称,青岛法院未能对公司存放在青岛港的氧化铝进行查封,考虑采取法律措施挽回损失。

      山煤国际表示,进出口公司正在与各大银行进行沟通,应对上述外贸项下信用证及内贸项下银行承兑面临陆续到期需还款的压力,确保公司资金链条安全稳定。

点击次数:57  [责任编辑:罗明松 林琳 贺光岳] 转载请注明“来源:水泥商情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