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守仁先生词作解读

 易之复 2014-06-30
 

【转】王守仁先生词作解读 - 潜心楼 - 潜心楼视觉日记

 

蒸腾日月 热我诗肠
——王守仁先生词作解读
朱 彦


  古之词者大抵起于隋唐,兴于宋;其声之谐、质之感、形展意舒之神韵、错综峭丽之美言已臻极境。诗人王守仁孜孜不倦专攻其词,亦称当今翘楚。
  先生在长白山诗社任编辑时我与其相识,那时来辽宁编审《镁都先锋颂》,其高深识学及浓厚情感深深打动于我,长者之风与谦谨形象使我永生难忘。
  未识王守仁者应识其词;识王守仁者应识其心。
  一首《鹧鸪天·打工父亲》响彻大江南北,为今词喝了彩,为蒙古人争了光。“月明邀友登高望,万户千灯不是家”倾诉了打工父亲情怀,震撼了打工者心灵。短短14字,便有无限感慨与绵思。其《贺新郎·谢刘征赠画虎居诗词》:“青山踏遍诗称绝,舞灵蛇,淋漓酣畅,墨龙腾跃。曾绘丹青梅骨瘦,一树幽香欺雪 。更顿首,柔光含月。不肯多情输年少,白头翁,醉唱相思节,”直如珠走玉盘,大有八音协畅之感。看他“青山踏遍诗称绝”已然重重提起,“醉唱相思节”却又轻轻放下,一重一轻,一提一放,迭起波澜,敲响人生得意之门。“曾经丹青梅骨瘦,一树幽香欺雪”以词之特美将老者雍容形象訇然托出。其《鹧鸪天·题画》:“醉著山光水色间,闲愁一扫尽开颜,杏花几树飞香雪,荷叶满塘涨绿钱。楼挂彩,麦盈阡。古桥柳岸泊诗船。平沙白鹭依稀影,烟雪黄昏不欲还。”新丽中带有意寄,平实中不失纤美,是为句丽而意曲,字新而韵峭。一句“平沙白鹭依稀影,烟雨黄昏不欲还”几近白石,大有宋人之风。
  胸中气象才上笔端,万里风波已挂眼角。王守仁词雍容浑厚、细腻波折,自成风格。
  多样中见统一,整齐中求变化此其一也。每在一词之中长短互节,上下之间正反相乘。或奇或偶,或徐或疾,或消或长,左右逢源,毫不费力。《沁园春·金牛山古猿化石遗址》在惊叹之余,发无限感慨:“沉吟久,对犀牛望顶,半日无言”,突增“天地悠悠,沧然泣下”之感。另一曲《沁园春·应邀南湖赏红叶》“人生最美夕阳,对此境,何需动感伤。喜棋枰敲趣,柳堤垂钓。浪游山水,歌舞琴房。锋角麻平,英雄气老,瘦骨嶙峋剩柔肠。吟声里,问南园菜事,心系农桑”,在红叶之前,发沧桑之感;不拘尘事、不厌尘凡,进退相得,几近离情超见。《贺新郎·有感李昌平为民上书国务院》上下片大起大落,奇偶相生,尽其变化之能事。上片“念农民,躬耕岁月,一锄风雨”,悠悠岁月,躬耘不止,只一锄之上便有千言万语,真大惆怅也。此乃“虽不悟而可悲,心怅焉而自伤”(陆机《叹世赋》)。下片“公仆都怀昌盛愿,想中华,鼓跃腾云翼,”笔锋一转,造成上下落差。上者悯农,如“一之日咸(咸下加角)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  彼南亩,”尽诉“一锄风雨”。下者颂今,农民上书国务院,牵动总理情怀,下指示允政策,如遇春风,如沐春雨,几多欣慰,尽作“鼓跃腾云翼”云尔。
  练达中见智巧,凝重中求洒脱,此其二也。王守仁词每多摆脱故常处,大都直抒心性,以轻灵为质,洒脱为姿,凝重为境,智巧为态。“醉卧松床睡意深,醒来漫煮碧螺春。无忧无虑时时乐,有味有滋日日新。轻权贵,重纯真,老夫爱识少年人。浮名虚利抛身后,陋室书多不算穷。”(《鹧鸪天·养莲斋自题》)。一副安然自得,荣辱不惊,通晓练达之态充满其中。然练达之中不失机巧,“老夫爱识少年人”已有先机;“陋室书多不算穷”备极其巧。陋而不陋,巧在其中矣。《水调歌头·长白山天池览胜》一阕亦有高妙处:“长白初为客,来此忘凡尘”凝重也;“古砚一池墨,留与百家吟”洒脱也;善于捕捉生动印象,把握情绪,凝重中求洒落,以洒脱为大。“山水藏灵韵,盛世唤诗人”,将洒脱凝于情结,取得声感与情感两相交融并向高处升发。
  妙悟中见透过,味长中求气转,此其三也。烹炼笔法之功古人已尽言,然妙悟之论当属沧浪:“禅道惟在妙悟,诗道惟在妙悟”。王守仁词大体妙悟之中见透过。“粗饭菜,布衣衫,清风明月钓鱼竿。沧桑半世回眸笑,薄酒一杯足自安”(《鹧鸪天·退养回家》),几多冲淡之气,皆从妙悟而出。清风明月已近道家,再透过一层,沧桑半世,闲处回眸,唯一杯浊酒慰我心而已。此不争之争决非一般遁世之情可拟。其《鹧鸪天·醉卧莲花湖岸》“水暖沙湖举翠荷,鱼游绿藻若飞梭。老翁野岸痴垂钓,小艇芦丛荡碧波。吟古调,唱新歌。壶中酒满醉颜酡。柳荫独卧凭莺唤,忘却人间烦恼多”味也幽长,气也翻转。“老翁痴钓” 、“小艇荡波”乃人之常境,然多少烦恼藏于此常境之中,便一翻转;“壶中酒满”,“柳荫莺唤”不留于心,不过于耳,世事物外,又置境中,此二翻转也。先生能唤景添意,悟之又悟,思如泉涌,泻于毫端,一发而不可收拾,实乃难能可贵。
  高唱中见兴象,浑健中求自然,此其四也。潘德舆之“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眼目之”(养一斋诗话),用于王守仁词似不为过。先生善于点燃精美激情,营造词境意境,于高唱中见兴象,浑健中流自然。《沁园春·游辽河口西炮台》只其一句“握长剑,对拍天雪浪、壮志难休”,已将如许志赋予呐喊之中,叫人警醒。”人间播爱融冰雪,赖强权,蚁槐称霸,众心如铁。千古风云挥手去,不见当年帝国”(《贺新郎·呼唤和平》),将人类共同心愿高歌豪唱,发乎肺腑。“众心如铁”,大丈夫铁心一寸,众志成城,和平永在。昂扬激情蕴于兴象之中。《水调歌头·壶口观瀑》“险路盘旋数百,喜上吕梁环顾,惊叹大河魂。飞瀑壮奇美,倾倒古今人”,“怒扫千秋风雨,豪气荡胸襟”,高唱胸怀,激扬性情。胸襟之上滚下几滴惊叹;俯仰之中逸出多少倾倒。魂挂春秋,神牵日月,心腾万马,人在白云。如此浑健豪兴亦教人扼腕而叹!在浑健健美中流露自然之气亦先生拿手好戏。《贺新郎·赠刘章》“鹳雀楼高俯身视,万象人间渺小。何况是寒池一勺,有限人生入梦幻,但能求、心静无忧恼”。竟让汹涌心潮在激荡之后反归平淡,冲净悒郁,使胸襟一快,天地顿宽,归于自然。至此大去近境陈言、冶态凡响,露出本来面目。
  我思王守仁久矣,其平时中含激情,深婉中蕴迭宕,深为我慕。“每闻清歌辄呼奈何”!以吾词写吾心,吾心写吾词,此王守仁也。愿先生尽去凡俗,尽写性情。耳顺之年去病修己,化归至境。以火热之情大写火热之生活,不弃不舍,虽“寒池一勺”,亦“蒸腾日月,热我诗肠”!


(此文转自《内蒙古诗词》2007.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