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行第九期青年学术沙龙

 慧读书院 2014-07-01

  2014年5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第九期青年学术沙龙举行。这次活动邀请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培高德博士(Dr. Cord Ebersp?cher)介绍他正在组织的研究项目“欧亚科学与技术的转移:跨文化知识转移的有意与无意结果”(Eurasian Transfe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Intercultural Knowledge Transfer),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烈主持。 

  培高德是德国历史学家、汉学家。他的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德关系史,尤其关注晚清军事和航海史。在报告中,培高德首先说明这个项目由德国科学院利奥波第那科学史与学院史研究中心组织,杜塞尔多夫大学孔子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联合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然后,他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其中穿插了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他指出这是一个长期的研究项目,第一阶段以自强运动时期作为研究时段,计划以新的眼光挑战旧观点。在他看来,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知识转移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对今天仍具影响的最重要的问题。当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引入西方技术之际,可能没有谁能预测后来的全部结果,但自强运动时代已经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 

  这个项目的研究视角新颖,培高德的报告也生动、富有启发性。参会学者在沙龙活动中就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与培高德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培高德博士在第九期青年学术沙龙上作报告 

 

  孙烈副研究员在主持第九期青年学术沙龙 

 

  第九期青年学术沙龙会场 

 

  苏湛副研究员在第九期青年学术沙龙上与培高德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