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龙脉:中国二十王朝开国龙脉解密

 昵称1127866 2014-07-01
 
帝国龙脉:中国二十王朝开国龙脉解密


  帝王千古事,纵观中国几千年王霸更迭的历史,帝王之事无不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当然,以一己之力开启一个雄霸四方的神州王朝绝对堪称万民景仰的千秋功业。堪此大业者,才、智、气、势也绝非凡人能比,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者得天下。
  帝王之才,在于用人。得人才者得天下。从燕昭王高筑金台,千金揽士,励精图治,洗雪国耻,到李世民尽弃前嫌,天下之才皆为我用,成就贞观盛世,无不阐释着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此谓得人和。
  帝王之智,在于得势。得势者成霸业。从周武王孟津观兵,顺天下大势,广聚诸侯,秣马厉兵,牧野之前,泰穆武成之誓,壮怀激烈,一战而成千秋大业,到朱元璋起于乡野,借天下云集抗元之势,尽扫群雄,兵出大漠,一伐而就千古神奇。此所谓得天时。
  帝王之势,在于得地利。得地利者占先机。从秦嬴政据崤山之固,函谷之险,内修外举,百万之师,席卷天下,横扫六合,到汉刘邦拥秦岭巴山之屏障,聚蜀中之仓粮,明修暗渡,力挽狂澜,得成大汉不世之基业。此所谓得地利。
  地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王朝的兴亡更迭,造就了中国几千年的龙脉帝国。在中国茫茫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无数王朝兴亡均与地利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几千年的王朝时代已随历史的烟波浩渺而去,如今,回首那些开国帝王们的功绩,会发现数不尽的成功因素像画卷一样,一幅幅地展开在面前:人心向背之大势,运筹帷幄之才能,赢粮影从之民众,惟才是用之决心……
  人们注目于这些刀光剑影,韬略计谋,人心向背之时,却往往忽略了或没有认识到躲在背后无声无息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地理因素。
  在影响帝王霸业的诸多因素之中,家族的传承与迁居的环境不显山不露水,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这些潜藏于史书之中的地理因素将影响深深地烙在了每个开国帝王的身上,此即被人们所称的龙脉。
  龙脉乍看不可捉摸,玄机暗藏,其实天机已露,只需用些心思,便可拔云见日,尽览一角之下冰山真面容。
  夏王朝点燃了中国王朝时代的起始之火,禹也登上中国最早开国帝王的宝座。大禹作为黄帝的后代,累积家族血脉,厚积薄发,终成开国君王,中国第一个王朝自此而始。禹夏定都于九州之中,有九山拱卫、九川泽被,四海之内皆拜服。
  紧随其后的商周两朝有着相似的开国经历,均是伐暴君举义旗,号召天下诸侯,一举奠定开国之势。商汤,贤者契之后,自契至汤国都八迁始定于亳。亳,济水之滨,背倚太行山,立足中原。周武王,大贤后稷之后,带领诸侯打败商朝残虐末代王君——纣,而建周王朝。周自古公统治时期起即迁都于岐下,历四代而到周武王。岐下背靠岐山,西北临黄河,自古公始,周便开始了蓄力建朝的征程。
  不难发现,夏商周三朝开国之君——禹、汤、武王——皆为圣贤之后,凭借部族肇兴,以山水之利开启建国之路。
  三代之下无贵族,数辈累积酿君王。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从贵族到君王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祖祖辈辈不懈地努力方能造就出一个君王之才,完成从量变到质变鲤鱼跃龙门般的升华。商汤周武以圣贤之后,世代求索,辅以个人不世之才,方成帝王。在诸侯争霸、乱世称雄的战国时代,杀出一条血路,建立秦王朝的嬴政,如果仅靠其个人才能,而不依靠秦国自秦孝公至庄襄王期间的百年经营、数代革新,何以会建立开天辟地的伟业!西晋建国之人是司马炎,但从其祖父辈司马懿八兄弟开始,就暗中积蓄力量,到其父辈司马昭兄弟平定寿春三叛,稳定住局势,为其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司马炎才得以顺利代曹魏而建西晋。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为陇西豪族,自祖父李虎始三代,经西魏、北周、隋三朝,皆居庙堂高位。隋末大乱,义军蜂起,诸强举刀,李渊凭借世家威望大族号召,竖旗起事,入主关中,一路各世家豪族粘附者不计其数,最后开创大唐。
  由此可见,家庭累积世代传承对帝王之业有着巨大的堆砌作用,这种传承被人们称为龙脉之系。就如小河入汇大江,再到大江积成沧海一般,经世代传承,终成王帝之业。然而,龙脉并非如此简单,家族血脉传承只是冰山一角,万千汇成大海之河中的一条。祖辈迁居之处、个人成长之地均是龙脉之所,都城选定皇陵测址亦左右着帝国后世的龙脉走向。
  如若家族传承是龙脉的左膀,那么山水之势则是龙脉的右臂。“无赖”亭长刘邦将见秦始皇时“大丈夫自当如此”的梦想变为现实,荣登皇帝之位;放牛郎朱元璋前半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不曾想最后却成九五之尊。人们认为家族传承之外,另有其他龙脉之势。地理因素由此走进人们的视线,并被广泛演义。星相家、堪舆家们认为帝王生长之地有股神秘的力量促使帝王从一介布衣到朝堂天子,这股力量逐渐被神化,最终成为君权神授论的重要内容。
  然而,除却迷信内容的缠绕,我们发现地理因素确实与帝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华天宝,自是人杰地灵。帝王的成长离不开他所处环境的蕴育,帝王的最终成功更是借助了地利之便。昆仑横贯中国东西,太行纵行中原南北。黄河长江更是将中国一分为三,泽及中国大城小乡。这些地势或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或山水相依,利于城郭建防;或隔断南北阻截东西,成为天然屏障,难以逾越。堪舆家们对此极为关注,并对帝王生活之地的山川进行细尽分析,于是,地理外貌之下便蕴藏了内涵丰富的龙脉之势。
  “龙脉”是风水学中的称呼,指的是对帝王成就有影响的绵延山脉。昆仑山、太行山等皆被认为是龙脉,昆仑山更是被认为是龙脉之祖。山不离水,水不离山,水则被认为是龙脉的外气,这在《葬经》里有所提到。《山经》更是认为两河之间定存龙脉,两水交汇则龙气聚集。
  风水学中龙脉之说虽多有夸张,但非荒诞不经一无是处。依山傍水,则人众物饶;山青水秀,聚集天地灵气,最是易于产生不世之杰。
  夏商周之国皆建于太行山脚下,临济水,居中原之心而统天下。太行山之尾与燕山相交,此处即为中国近千年来元明清三朝的统治中心,今天的北京。北京西靠太行山,北据燕山,内有海河流过。千年来,一直被认为是龙脉之最佳所在。
  太行山被认为仅是昆仑龙脉的支龙脉,昆仑才是中龙脉,居天下之中。据考证古人眼里的昆仑指的是今天的秦岭。秦王嬴政据昆仑东首——崤函之地,黄河洛河之交,一举荡平天下,入主中原。刘邦遇楚霸王项羽而退守关中,秦岭横亘,渭河环流,内聚关中平原之谷粮,外靠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以御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才能建立大汉王朝,定都长安。长安居关中,东有函谷关以扼天险,秦岭等山分护左右,北据高原,内有巴蜀富饶锦绣之乡,渭河奔腾而过,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风水学中绝佳的定都之地。此后,更是有十七朝建都长安,包括一时无两的西魏、历史上与两汉齐名的隋唐。汉唐盛世皆从长安开拓,令人对龙脉之说更是将信难疑。
  总而言之,一个帝国的建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龙脉之说为其中之一,并非妄言,也非虚幻。星相家、堪舆家们过分夸大龙脉的作用,我们予以反对。但,家族传承的人脉因素及帝王始兴的地理因素,是王朝建立必不可少的,我们也不能忽视。本书在多年深入研究基础上,借鉴参考传统堪舆风水的理论,去伪存真,痛斥其中的封建迷信成份,而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梳理中国历史兴衰更替的人脉因素,剖析帝王发祥地的地脉星相,带领我们在真实与虚幻的交融与碰撞中,在现实与历史的传承与变换中,打开品读历史的另外一扇窗,引领我们走入一片异样多彩的阅读之境。
  历代帝王都与龙脉有着莫名其妙的机缘,一个王朝的更迭甚至能从龙脉中看出端倪,这就难免引起了人们对龙脉的兴趣。
  本书将解密中国古代二十个王朝的龙脉,并一一呈现给读者,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既不失历史的严肃,又不失故事的趣味,让您阅读完本书后,不但了解了二十个王朝开国背后的故事,还对风水学有所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崛起 强者英武铸帝国
  龙脉传承 王朝更替藏天机
  
  定鼎九州:夏朝开国龙脉解密
  玄鸟生商:商朝开国龙脉解密
  吉地周原:周朝开国龙脉解密
  凤鸟后裔:秦朝开国龙脉解密
  大汉雄风:汉朝开国龙脉解密
  势起荆益:蜀汉开国龙脉解密
  逐鹿中原:曹魏开国龙脉解密
  江东基业:孙吴开国龙脉解密
  三国归晋:晋朝开国龙脉解密
  肇基北朝:北魏开国龙脉解密
  龙兴华阴:隋朝开国龙脉解密
  陇西世族:唐朝开国龙脉解密
  凤翔神州:武周开国龙脉解密
  涿郡沃土:宋朝开国龙脉解密
  马啸北风:西夏开国龙脉解密
  镔铁之坚:辽朝开国龙脉解密
  太阳部落:金朝开国龙脉解密
  大漠英雄:元朝开国龙脉解密
  凤阳丑龙:明朝开国龙脉解密
  关外铁骑:清朝开国龙脉解密


第一章:定鼎九州:夏朝开国龙脉解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三皇五帝开始,各种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不绝于耳。三皇五帝是中国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后世有传说,皇帝死后被葬桥山龙穴,福荫子孙,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夏禹。
  大禹秉承先祖之德,治理九州大洪水,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这是史实,但是夏朝的建立究竟跟龙脉有多少关系呢? 
  始祖黄帝
  据史料记载,皇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号有熊氏,是有熊国君少典氏的儿子。少典氏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有两位夫人:一是任姒(女登),另一个是附宝。皇帝是附宝所生。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星,把宇宙照得透亮,附宝由此感应而孕。她整整怀胎24个月,生下来的孩子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他之所以称为黄帝,是因为皇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的,故名“皇帝”。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发明了轩辕,故人们也称之为轩辕氏。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传说,黄帝在洛水上见过一只大鸟,形状像鹤,鸡头,燕嘴,龟颈,鱼尾,五色俱备。那大鸟衔着一张图给了黄帝,黄帝赶忙拜受,只见图中写着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说这种鸟是大祥的征兆,表明天下安宁,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叫是归昌,夜里叫是保长。不久之后,黄帝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又去问天老这是什么意思,天老回答说这表明了河图洛书要出来了。黄帝听说这个,便与天老来到河洛岸边,沉璧于河中,杀三牲,实行斋戒。这以后,一连三日大雾,又下了七日七夜的大雨。然后,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这就是河图。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黄帝即位的时候,在我国南部地区,有一个九黎族也强盛起来。九黎是9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各包含9个兄弟氏族,共81个氏族,他们的首领是蚩尤。蚩尤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九黎的族员也全都长着猛兽的身体,平时以沙石为餐,铜头铁额,耳上生毛如剑戟。九黎族勇悍善斗,经常侵掠其他氏族部落,而被压迫者却无力抵抗,苦不堪言。他们又制造兵杖刀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一天夜里,黄帝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上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赶着万只羊群。醒来后,他不禁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能致远,驱万只羊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
   黄帝最先派上阵的是应龙。应龙可以从口中喷水,并能飞上天空。它一上阵就向蚩尤阵中喷水,使得滚滚浪涛袭向蚩尤的战阵。不过这对蚩尤并不算什么打击,他有风伯和雨师两个大将,风伯能控制风,刮起满天狂风;雨师能控制雨,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然后,他们又反过来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雨师弄出雨水,风伯吹向黄帝阵营。而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黄帝这一次被打得七零八落。之后不久,再次与蚩尤对阵,蚩尤这一次喷烟吐雾,漫天浓雾,黄帝的军队在浓雾中什么都看不见,看不清哪里是敌人,更难以杀出重围。不过黄帝足智多谋,他在地上的浓雾中想起来天上应该有星辰指引,北斗星总是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于是他认定了一个方向,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黄帝所用的指南车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的。
   不过,蚩尤非常擅长打仗,黄帝始终不能取得优势,他们一共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非常苦恼,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有一天他做了个梦,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醒后果然发现有一本《阳符经》在身上,里面有“天一在前,太乙在后”几个字。黄帝思考了几天,按照玄女兵法演练了一个“天一遁甲”阵,有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黄帝于是用这个战阵与蚩尤决斗,并且用鼓声来提升士气。鼓面是用一个怪兽“夔”的皮做的,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住在东海里的流波山上;鼓槌是用雷泽中的雷兽的骨头做的,用的是它身上最大的一根骨头。这个鼓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
   黄帝布好阵容后,再次跟蚩尤决战。黄帝下令擂起战鼓,夔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士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士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蚩尤看见自己要败,便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难解难分。黄帝见战局难以控制,就令应龙喷水,于是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一时间天昏地暗,浓雾茫茫。蚩尤利用大雾作掩护,冲进黄帝军队大营,大喊大叫,乱杀乱砍。黄帝事先已命应龙做好准备,将四路军队摆开,形成包围圈,只有两路军队与蚩尤军队厮杀。由于有指南车的指引,黄帝的军队越战越勇,不乱阵脚。黄帝请来他的女儿旱神女魃来驱散风雨,天气空然放晴,云雾迅速散去。蚩尤一看天气对他不利,立即命夸父率军撤退。黄帝即命大鸿率四路围截住去路,追杀蚩尤。蚩尤来不及躲避,便使出他的绝招,只见他突然一跃三尺高,用头上戴的锋利牛角盔,直向火畜刺去。火畜前蹄腾空而起,蚩尤扑倒在地。夸父赶来,抱住蚩尤,双双从崖上滚下去逃脱了。
  黄帝打败了蚩尤,众诸侯都尊奉他为“真龙天子”,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其形象有多种,在阴阳宇宙观中代表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古代王室的标志。古人认为龙本是神界圣灵,每一次降世,必使江山改变王朝更迭。
  黄帝被公认为是华夏第一条“真龙”,开创了万世所膜拜的第一“真龙”的至尊地位。他死后必将葬于“天下第一龙穴”昭示后人。

桥山龙穴 
  相传黄帝死后被葬于桥山,这种说法在《史记》中也有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在中国历代堪舆家看来,黄帝所葬之地,一等气魄,一等尊贵,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龙穴”。
  桥山位于今陕西省黄陵县,奔腾不息的沮河蜿蜒曲折,绕山而行。远远望去,这座耸立在黄土高原上的桥山,高入云天,苍翠挺拔,如同一道虹桥横卧于河水之上,故名桥山。 
  中国名山之中,素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山天下秀、青城山天下幽,桥山天下圣”的美名,而桥山之圣正是得名于“背依桥山龙虎地,门对印台凤凰池”的黄帝之陵。
  黄帝陵陵区约4平方千米,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在桥山山顶有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史记·封禅书》上说,黄帝从首山采了铜,在荆山湖边铸了一口大鼎,这时有天龙下界,垂下胡须迎请黄帝上天。黄帝跨上龙背后,许多大臣和宫女也爬了上去,没有爬上去的便死抓住龙须,结果龙须被拔掉了,而且还把黄帝的一只鞋也晃落下来。有诗云“当年龙髯攀无计,此日桥山景更清”,说的就是这件事。
  黄帝升天只是一则传说,而黄帝陵选址于此,更重要的是这里古而有之的圣地龙脉。
  桥山,山势高拱,凸出于陕北黄土高原。沮水河弯曲绕山而行,呈太极之势:水北为盘龙岗,为阳仪;水南为印台山,为阴仪。沮水环抱着桥山,把天地的灵气汇聚于陵墓的前方。黄帝陵在盘龙岗南侧,位于阳仪中的阴点,如同阳鱼的鱼眼;水南印台山位处阴仪中的阳点,如同阴鱼的鱼眼。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最佳的风水格局。
  盘龙岗是桥山制高点,像龙头一样,北高南低,向南伸延结成“龙穴”。其地势如龙口大开,龙舌伸出,至汉瓦仙台处,龙舌好像正微卷向上;而帝陵恰处龙舌中心,如龙口所含珍珠,是“龙珠在颔”的典型风水格局。在高仰的龙头两侧各有一株刚劲有力、干立枝旋的无叶古柏,其状酷似“龙角”,伸向青天。由二株“龙角”柏中点至汉武仙台为黄帝陵中轴线。轴线南端为沮水河南的印台山,为案山。再伸延远处为长寿山,山形壮美,是为朝山。龙头两侧各有空地明朗昭日月,如同龙睛,从高处俯瞰黄帝陵地形的外观,活像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
  印台山的左右共有九条沟渠流向沮河,状似九条龙朝拜黄帝。印台山与西边的南城塔一起,背靠着南山,与南山一起构成了一只虎头,守护着桥山。黄帝陵东有凤凰山,山的形状就向一只凤凰,头俯地,尾迤拖,展翅欲飞。凤嘴处有一土丘,长满古柏,四季苍翠,颇似凤凰之冠,又称凤冠柏。黄帝陵墓的西边有玉仙山,山前土丘如龟的头伸出,山顶圆似龟背隆起,其形似龟。这样,龙、龟、虎、凤四灵俱全,在黄帝陵墓的周围形成了凤拜虎仰、神龟翘首的局面,而桥山这条巨龙则昂首欲飞,超越万物。
  桥山自从有黄帝陵起,就成了中国历朝顶礼膜拜的“圣山”,此后,各朝各代多有修葺。不过,桥山是否真的葬有黄帝的“龙体”,却是个未解之谜。民间有很多说法,其中“桥山龙驭”和“葬其衣冠”的流传比较广泛。
  相传,黄帝统一中国后,铸造九鼎于荆山脚下。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正如有位诗人所言:“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问鼎于河洛。”当铸完鼎后,黄帝在荆山举行了庆功大典,应邀出席大典的不仅有各路神灵,还有八方百姓。大典之时,忽然东方天际浓云密布,一道金光破云而出,一条披着金甲的神龙驾云而来,黄帝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人间的使命,便驾龙离去。后世为了纪念他的贤德,就在桥山埋下了他的衣冠。从此,“桥山龙驭”和“葬其衣冠”的说法就流传开来。 
  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至于黄帝是否葬于桥山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并不影响桥山黄帝陵为“天下第一龙穴”的地位。在堪舆家看来,正是因为有“天下第一龙穴”的庇护,黄帝的气脉才能绵绵不绝遗传万世,黄帝的后人大禹才能“蛟龙”出世,拯救万民苍生。

大禹治水 
  传说,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帝颛顼的曾孙,因治河有功,受舜禅让继承帝位。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大禹是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而真正让大禹名垂千古的,就是关于他治水的丰功伟绩了。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躲避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得根治水患,于是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共同讨论派谁去治水。各个部落的首领都推荐鲧,认为他是个能够治理水患的人才,虽然尧并不十分信任鲧,却由于所有首领的大力推荐,尧最终同意了派鲧去治水。鲧沿用了过去的办法治水,用土堵水的方法,筑堤来把水引入河道中。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用一个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这种方法没能治理得了洪水,洪水太过凶猛,不断冲击土墙,不久就把大家辛辛苦苦筑起的堤坝冲垮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禹是鲧的儿子,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古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他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看到了鲧努力多年也没有治理好水患,就把鲧杀了,让鲧的儿子禹继续他父亲的工作去治水。
  大禹接到了这个任命后,并没有急着开工,而是首先总结之前的失败教训,考察河流的各种情况,带领契、弃等人一起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都走过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经过研究,禹觉得他父亲所使用的堵的办法不能治理水患,于是他改用疏导的办法。确定好方法以后,他亲自率领百姓,只使用相当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疏通河道,治理洪水。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他们都兢兢业业,一刻不松懈,风餐露宿。治水的百姓有重大的牺牲,有的被山石砸伤,有的失足摔落,有的被洪水冲走;大禹本人更是一心治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在领导治河的过程中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趾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十分艰辛。
  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他共疏导了九条河流:疏通弱水至于合黎山,多余的水就向西到流沙;东疏导黑水,使之进入至三危山,流入南海;然后逐步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山,向南到达华阴,向东到达砥柱山,一直往东到达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北侧,到达大邳,于是开始北流,过降水,至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成为逆河,汇入大海。疏通瀁水,自嶓冢山开始,向东流依次成为汉水、沧浪水,然后过三澨水,直入大别山,向南流入长江,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再向东流形成北江,然后汇入大海。疏导长江,从汶山开始,向东流分出沱水这条支流,再往东到达醴水,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汇入彭蠡泽,继续往东就是中江,最后汇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为济水,注入黄河,继续向东从陶丘北面到达荷泽,前往东北与汶水合二为一,然后向北流入大海。疏导淮水,自桐柏山始,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然后往东直流入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汇合沣水,转而向东北,与泾水相汇,再向东穿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还有雒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继续向东再与伊水汇合,向东北流入黄河。
  这些河流经过大禹的疏导,都能够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从此很少泛滥。他们把黄河的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然后又接着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渠,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浚使它更深,于是形成了陆地和湖泽。洪水被彻底制服,人们也能够安居乐业了。

定鼎九州
  治水成功使得禹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天子的声威教化甚至达到了边疆。于是帝舜召集各部落酋长举行隆重的祭祀,在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了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下百姓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太平。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河南登封县)为其封国。
  帝舜在位33年后,正式决定由禹作为帝位的继承人。又过了17年,舜在南巡中逝世。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仍按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避到了阳城。但是由于禹声名很好,使得“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不得不再即天子位,在嵩山阳城(河南登封县郜成镇)建都,国号为夏后。
  禹帝立为天子后,还是按照禅让的制度,准备把帝位传给皋陶,于是向上天推荐皋陶并把国政授给他。但是,皋陶没有继任就死了,禹就把皋陶的后代封在英、六两地,还有封在许地。后来又举用了益,把国政授给他。
  禹继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禹成为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事实上的地位已经类似于帝王。当时,涂山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原各方中势力最强。皋陶为涂山氏首领,禹任命皋陶为刑官,并娶了涂山氏的女娇为妻,两族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联盟首领以后,禹令皋陶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以刑罚来惩办。传说西部与禹同族的有扈氏,好战而不服禹。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使有扈氏最终臣服于禹。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礼遇。
  帝禹在位第十年东巡,到达会稽的时候就去世了。但为纪念这次盛会,“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班固《汉书?郊祀志》)。即接受九州牧守所贡的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
  关于九鼎的铸造,历来就有多种传说。黄帝获得了河图,而大禹获得了洛书,在他的时代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这个九鼎就成了大禹是天下共主、确立政权的象征或标志。铸鼎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伏羲曾制一神鼎,取一统之义;黄帝作三个宝鼎,象征天地人。禹的九鼎被置于宫门之外,这就是昭示天下禹成了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统一。
  这以后,九鼎成为获得天命、登天子之位的一种象征。商汤灭掉夏朝的时候,就把这九鼎迁到了商的地界,这就意味着商取代了夏成为中原的主人。周武王伐纣,也是在得到了九鼎之后确立其合法地位的。周王朝礼乐制度十分完善和发达,对于不同地位的人所拥有的鼎的数量和等级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这是不可违背的。夺取九鼎,也就成了天子的象征。周代的青铜鼎是专门用来炊煮、盛放祭祀用的胙肉的,而祭祀是古人最看重的一项仪式,鼎的神圣就可以想象了。
  到东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僭越西周所规定的等级制度,春秋末年更是如此。哪位霸主如果可以拥有九鼎,就是拥有了诸侯共主的地位。楚国强盛一时的时候,楚庄王曾带兵来到周朝都城洛邑,向周定王的使节询问九鼎之轻重大小,这表明了他也想要拥有九鼎,取代周天子。于是,“问鼎”这个词就成为了夺取天下的代名词。

涂山之会
  禹即位后,有一些部落不服从禹的统领,导致发生一些战争。共工氏在大禹之前治水失败了,所以也不愿看到大禹治水成功超过自己,便千方百计地将洪水引向空桑山,那里是大禹的治水工地。禹为了彻底打败共工氏,决定联合各部力量决一死战。他以皋陶、伯益迭为首辅,倚重涂山氏,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大会夏、夷诸多邦国或部落首领,商讨对付共工氏的战略部署。历史上称这次大会为“涂山之会”。
  这次会议正式而隆重,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各个部落的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涂山之会确立了禹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奠定了天下一统的基础和格局。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参加会议的部落首长之一防风氏在会议开始以后被共工收买,他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为了维持联盟的统一与他的威信,当机立断,在会上杀了防风氏,并曝尸三天,以儆效尤。这使得与会的各国之君深感震惊,他们只得对禹行臣服的礼节。那些没有参加朝会的氏族部落领袖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共工很快被大禹打败,最终被祝融杀死。
  涂山大会上,大禹论功行赏,奖善惩恶,众人都很信服。大禹任命皋陶为相,封女娇为后妃,把儿子启留在涂山氏国继续培养。大禹起自民间,对人民很有感情,他以富民为本,时时巡访各地,了解民情,查访贤能之士。他还把钟、鼓、磬、铎分别挂于厅前,发出告示:教我以道者击鼓,谕我以义者击钟,告我以事者振铎,对我述说困难者击磬,有告状者摇铎。诏命初下,天下贤士闻风而至。
  禹去世之时将天下交给了伯益。三年丧服过去后,伯益将天下交给了禹的儿子启,自己跑到了箕山隐居。启有贤德之名,天下无不期望其即位。禹去世之时,天下虽归伯益,但因其未有德泽于民,致使诸侯均弃伯益而去朝见启。于是,启就成为了新的君王,他就是夏后帝启。
  由此,帝王开始世袭,华夏大地上的龙脉开始浮现。


第二章 玄鸟生商:商朝开国龙脉解密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共经历三大阶段:“先商”、“早商”和“晚商”,前后相传17世,共31王,延续600多年时间。传说,商王室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协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商侯,开始兴起。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商已经成为以亳为都城的强大方国。后来,成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兴兵伐夏,建立商朝。 
  《周易》对商汤灭夏的评价很高,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也是“革命”这个词最早的出处。那商人有着怎样的天命呢,这要从商人的始祖帝喾说起。
    
夏商同源
  帝喾,姓姬,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帝喾从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岁时,颛顼见帝喾的确才高智广,能给人们办好事,就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了他。从此,帝喾代替颛顼做了天子,称号帝喾王。因为帝喾王对人民仁爱,所以人们都敬重他。 
  帝喾多子多孙,家族不断传承繁衍,形成了很多大的部落。
  帝喾非常喜欢音乐,他叫乐师咸黑制作了九招、六列、六英等歌曲,又命乐垂作鼙鼓、钟、磐等乐器,让64名舞女穿着五彩衣裳,随歌跳舞。在音乐起鸣之后,凤凰、大鹏等名贵仙鸟也都云集殿堂,翩跹起舞。古时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 
  帝喾好巡游,他向东曾到达过泰山、东海;东北到过辽宁;北方巡游至涿鹿、恒山、太原;西北到过宁夏、甘肃;西南远至四川;南到湖北、湖南。他几乎游遍五岳,参观了女娲、少昊、黄帝等始祖的遗迹。这些传说虽未必真,但略见当时中国地域之辽阔。帝喾时战事不多,只在帝喾带领常仪、帝女南巡时,在云梦大泽遇到了房王作乱。当时帝女带一只有神通的狗,名叫盘瓠,它暗暗跑到敌营,咬死了房王,这才平息了祸乱。 
  帝喾最让后世称颂的是他剿灭了共工氏。共工氏传说是一个经常作乱的氏族。在颛顼时代,共工氏就有首领与颛顼争夺帝位,被颛顼打败后,撞死在不周山。到了帝喾时期,共工氏中又有首领作乱。帝喾便派重黎去征讨,并让他斩草除根。但是重黎是一个心肠很慈悲的人,他不忍心荼毒百姓,因此没有杀无辜的人。当他班师回朝时,共工氏余孽卷土重来,接着扰乱民生。帝喾大怒,就杀了重黎,以儆效尤,然后任命重黎的弟弟吴回为火正祝融(官职)。吴回认为其哥之死是因为共工氏作乱,于是就把仇算到了共工氏身上。他进入该国后,大肆屠杀百姓,彻底灭了共工氏。从此,帝喾境内一片太平。
  帝喾死后,被葬于东方,陵址在今河南内黄县。《皇览·冢墓记》记载:“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濮阳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得到黄河水的滋养,它的东方与现在的山东聊城唇齿相依,东南与现在的山东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与现在的河南新乡连理并蒂,其西与现在的河南安阳首尾相衔,其北与现在的河北邯郸执手;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从颛顼时代开始,濮阳就以“帝都”著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濮阳位于黄河水冲击积成的平原上,土壤十分肥沃,百姓在此耕种、狩猎,尽显繁华之盛。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了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再说那帝喾为王后,将都城迁到伊洛,封颛顼玄孙为己姓,封邑濮阳。虽然帝喾没有把都城设在濮阳,但是他却要求死后葬在濮阳。
  现在有名的“二帝陵”就在濮阳境内,东面的一座为帝颛顼陵,西面的一座就是帝喾陵。虽然没有了当年青山不败、细水长流之象,不过透过一砖一瓦似乎也追忆起曾经的繁华。历史上,濮阳被几次定都,繁华无比。战国后期,濮阳战乱频繁,逐渐走向衰落。
  不知帝喾看到千年之后的景象,心中是否有感慨呢?我想至少在那个时期,濮阳这块风水宝地庇佑了帝喾子孙几代人,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玄鸟生商 
  帝喾死后,他的儿子契继位,契即金天氏少昊。因契以悬鸟为图腾,又被称为少昊玄王。契的出生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一天傍晚,当正要落山的太阳躲到云后、天边出现一片美丽的彩霞的时候,几个年轻的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一个僻静的河湾。她们跳进了水中,嬉戏,欢笑。回荡在河谷中的欢声笑语引来了一群春燕,也像姑娘们那样,充满生机活力,不停地在水面上盘旋打转。
  正在沐浴的姑娘中,有一位就是帝喾的次妃——简狄。她看着空中的飞燕,不由想起过去族人讲过的话:燕子在姑娘头上盘旋,预示着吉祥和喜庆的降临,不禁心中充满了快乐和幸福。正在这时,一只春燕在她头顶盘旋了几圈,然后落到了不远的树丛中。简狄好奇地从河中走出,来到那个树丛下一看,原来那只春燕在这里生了一个又圆又白的蛋。简狄激动不已,立即把那个燕蛋吃了,因为吃下燕子蛋大吉大利。
  一年以后,简狄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族里的人们都前来庆贺,进行祈祷。首领们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契。
  上面一段传说到底有无根据呢?当然有。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在祭祀他们的祖先时,有一篇歌颂商祖先的乐歌,叫做《玄鸟》。这是一篇简单的史诗,开头的一句便是叙述商族始祖——契的诞生。原文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玄乌》)。“玄”是黑色(古人把黑色也叫玄),燕子是黑色的,所以叫玄鸟。“商”是指商代始祖契。“殷土”也就是商土。这句诗的意思是:天帝命令燕子下了个蛋而生了商契,居住在广阔的商代土地上。
  契后来成为殷的首领,他很有能力,组织人们开辟草场放牧,并编制队伍对他们进行训练。经过他的建设,这个氏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丁兴旺,牛羊成群,契的名声也传遍四方。
  当时中原正是舜统治的时代,他也听说了契精明干练,便派人把契请来担任司徒之职,负责教化人民,调节各部族之间的纠纷征战。契很擅长这个工作,他努力完成任务,对各个部族进行教化,终于使相互征伐的部族都和睦相处。到大禹治水的时候,他又被舜派去协助大禹治水。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其氏族为商族。夏朝建立之后,商族是夏的直属,灭夏之后建立起的王朝也一直叫商。
  契大约在夏禹建国前就死去了,他的儿子叫昭明。昭明根据畜牧业部落的特点,也和其他游牧部落一样“逐水草而迁徙”,找水源丰富、草木茂盛的地方生活。他听说北方有平坦的大草原,于是就带着本族人和马、牛、羊等畜群,去寻找适于居住的地方。他们跨过黄河以后,沿着古河水北行,走到了石济水流经的一片叫砥石的地方(在今河北石家庄南、邢台以北),看见这里不但地势平坦,而且水源很丰富,尤其是有长满茂盛青草的大片草原,最适于放牧,于是就在这里居住下来。由于在砥石有丰盛的水草,使得畜群繁殖增长很快。虽然这时期夏王朝已经建立,黄河流域各氏族、部落都臣服于夏,但是这些部落的发展很不平衡,各氏族、部落间掠夺财富、扩大土地的兼并战争仍然频繁出现。
  砥石地处北方,昭明在那里发展了大量的畜群,算是一个很富有的氏族,难免引起周围一些氏族、部落的垂涎,发生侵扰的行动。所以在昭明死后,他的儿子相土又率领着商氏族赶着畜群回到商地。

相土烈烈 
  在先商史中,相土赫赫有名。相土时期,商族的进步明显,它把附近的许多部落都征服了。相土的一大业绩是“作乘马”。乘马,即用马驾车,说明相土已驯服了马,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商代以车为战,与相土的发明不无关系。用马来驮运和驾车,必须把马驯服并加以训练,而这种马,用群放散养的办法是不行的,相土就改变了饲养方法,这就是“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殷人之王”指的就是相土,皂是喂牛马的槽,牢就是关牧畜的圈,说明相土已经施行了槽喂、圈养牛马的方法。所以相土回到商地以后,就改变了过去游牧的生活,开始定居畜牧,同时也开始了农业种植。使用马作运输工具,逐渐地促使农业生产在商族活动地区得到发展。有了比从前多的牲畜和粮食作基础,商族的势力也就一天天地发展壮大起来。
  夏朝初期,由于王位的争夺,发生了夏启与有扈氏的战争,后来夏又“征西河、诛武观”,对于其他的氏族、部落也无力顾及了。相土利用夏启死后即位的太康失政、夏王朝无力对东方诸侯控制的时机,迅速发展了商的势力,扩大土地的范围。从古代的部落来看,凡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部落,武力都比较强盛。在砥石地区,因远离商族的根据地,无法迅速发展势力而遭到其他氏族、部落的侵扰。回到商地以后,原有的商族各部落很快地就聚积起来。而中原地区长时间处于混乱,也给相土造成了使用武力向东发动兼并战争的机会。
  至于相土向东方地区扩展势力走的哪条路线,兼并了哪些地方,到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从商代的后人——春秋时宋国国君祭祖先、歌颂祖先功绩的乐歌中“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颂词看,可能其势力已经到达黄海之滨,而且还征服过沿海地区或海岛上的部落。在这句诗中,“烈烈”是形容很威武的样子,“海外”是形容四海之外,应当是指海边或海岛,“截”是斩杀的意思。就是说,相土是很威武的,率领军队征伐到了海边,而且还有斩杀,取得了胜利。
  《左传》一书中有“取于相土之东都”的记载。“东都”在今山东泰山附近。相土向东发展势力,首先由商出发到达泰山附近后,取得了这一带地区,在此建立起了一个据点,然后再向海边扩展,所以后人就把这个据点称之为“东都”。意思是“商都”在西,此为“东都”。其实相土时商还未建立王朝,称不上国都,可能是建有城邑,作为居住和活动的中心点。
  夏王朝建立后,封契之子昭明为商侯。作为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来说,经相土迁回商地向东征伐以后,其势力已变得很强大了。传说相土佐夏,专管征伐之事。如果是如此,则相土向东征伐更是明正言顺的“受命征伐”。
  相土以下二世——昌若和曹圉,无业绩可查。曹圉的儿子冥却是一个为后代所歌颂的人物。相传冥为夏王朝的水正(管理治水工程的长官)。他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从不懈怠。少康使他去治理黄河,他发扬了始祖契佐禹治水的精神,效法了夏禹治水的方法:先是举行了隆重的祭河仪式,请上天保佑治河成功。然后勘察水情,了解水患的原因,发现当年夏禹治水时疏导过的一些河道又被泥沙淤塞,农田中的沟渠己被冲毁。于是制定了治理的方法,发动黄河两岸患区的人民动工治理,疏河道、开沟渠,并且还贡献出许多马匹为治水工程作驮运的工具。夏王少康死后,儿子杼继位,冥仍然辛勤地领导治河的工程。相传就在夏王杼即位以后的第十三年,冥率领一支治河的人马在黄河岸边疏导被泥沙淤塞的河道,因年纪老了又长期劳累过度,在查看黄河水势时,不慎跌落水中被淹死;也有传说冥是因年纪太大,在治河时劳累而病死。尽管说法有些不同,但认为冥是为治好河患而献出生命,则是一致的。
  古书中出现过“水正曰玄冥”(《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意思是水官之长叫玄冥,指的就是商候的祖先冥。古人把黑色叫做玄,玄在水、火、木、金、土五行中属水。因“冥勤官而水死”,治河有功德于人民,死后被后世人们奉为水神,称为“玄冥”。春秋时期郑国国都起了大火,掌管祭祀的祝史便“禳于玄其”(《左传·昭公十八年》),此“玄”即指水神。
  《国语·鲁语》、《礼记·祭法》都提到商人“郊冥”。郊祀是一种祭天之礼,这意味着将冥配祀天帝,可见在商人的心目中,冥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商人王亥 
  冥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亥,小的叫恒,亥在古书中又称做王亥。亥是商族一个重要的祖先,一直受商王的祭祀,而且非常隆重,要用牛牲多至三百头,用人牲十个羌人的头。
  商侯冥死后,长子王亥继承了侯位,但他没有再担任夏王朝的水正,而是一心经营牧畜业。他的先祖相土把马驯成驾车和驮运的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那时候,马因是从西北很远的地方迁来,在当时并不适应中原的生活环境,而且马的劳役很重,饲养起来又困难,马变得越来越少,不能适应拉车、运货、作战的需要。而中原地区牛很多,但尚未被驯服,还不能为人做劳役,于是王亥就想到驯服牛做劳役。
  他想了很多办法来驯服牛,却因为牛力气太大,很难实现,试了很久都没有成功。有一天,亥到民间巡访,发现有一只牛冲到人群中横冲直撞,有一个勇敢的人拿着一根长长的尖利的东西向那牛刺去,正好刺穿了牛鼻子,那牛便老实起来,不再乱使力气了。王亥看到这一幕恍然大悟,意识到关键在于牛的鼻子,就派人把牛的鼻子弄穿拴上绳索,这样牛便被驯服了。王亥驯服了牛作驮运工具以后,商人都赶着牛车游历,并运载物品到各部落进行交易。?这以后,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商族人而叫他们商人,直到现在大家也把作生意的人叫做“商人”。
  相传有一年,王亥带着弟弟王恒,率领着商族的一队人马,赶着许多牛羊,驮着从东方地区交换来的方物,向北跨过黄河,长途跋涉,来到了易水流域一个叫有易的部落,打算用牛羊和方物与有易部落的酋长棉臣交换一些粮食和方物。棉臣见王亥、王恒兄弟带了这么多东西和牛羊远道而来,非常高兴,就以上宾之礼招待,举行了一次很隆重的宴会,招待王亥兄弟。商族人历来就好酒贪怀,王亥兄弟在歌舞声中多唱了几怀,对于侍宴的妇女有失检点,惹怒了棉臣。他派人乘夜把王亥杀死,第二天把王亥兄弟带来的东西和牛羊全部扣下,下令把王恒和商族人赶出有易部落。王恒回到商以后,如实地将王亥被杀的经过向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叙述。上甲微下定决心要为父报仇。
  当王亥在有易被棉臣杀了之后,夏王泄知道了,就命上甲微继承王亥的官位,为商侯。上甲微在古书中又称作微。上甲是商族的后人在祖庙中给立的庙号,微是上甲的名。商族自上甲微以后,都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作为庙号。
  商族作为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在相土的时候,武力比较强大,所以才能将势力扩展到了海边。但是自昌若时起,力量渐渐变弱,他们专心致力于农牧业的生产,而后来的冥成为夏王朝的水正,他一生都殚精竭虑地治理河患,没有注意组织和训练武装力量,结果无法为王亥报仇。上甲微于是求助于族居在黄河岸边的一个方伯——河伯。河伯所属地是水患较多的地区,冥曾经帮助他们治理水患,所以河伯十分感激冥,一直和商族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与此同时,河伯与有易的棉臣也一直很友善,相互之间还有往来。
  由于河伯和双方的关系都不错,所以开始并不太想出兵攻打棉臣,但是经过上甲微的申诉以后,他十分同情商族,觉得棉臣是不义之人,就答应出师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上甲微也组织起了一支武装队伍,又派人给河泊送去一些牛羊犒军。大约在夏王泄中期的一年,上甲微率领一支商族的队伍会同河伯的军队去伐有易。
  有易的首领得知上甲微和河伯的军队来攻打他,召集了大小头目,组织了兵力抵抗。两军在易水岸边展开了厮杀。商族军队要为王亥报仇,河伯也要为商侯申张正义,军士们个个都很勇敢,拼力厮杀。有易部落的军队无法抵挡,节节败退,最后完全溃败,棉臣也在混战中被商族军士杀死。上甲微和河伯把有易的财产给瓜分了,把有易部落的人也俘虏来瓜分了,有易氏就这样被上甲微灭掉了。
  上甲微借助河伯的兵力灭了有易氏以后,在夏王朝的诸侯、方伯中引起了震动。自此各诸侯、方伯都对商侯上甲微另眼相看,对商族的人不敢轻易冒犯。上甲微也没有以自己的势力去侵犯其他诸侯;方伯对夏王朝仍然是朝贺、纳贡称臣。
  商在上甲微时期,是各诸侯国中力量比较强大的一个。古书中说:“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国语·鲁语上》)。即是说上甲微能够继承始祖契的事业,振兴商族,商的后人才隆重地祭祀他。商王在祭祀先公时,都是从上甲开始,单独祭祀上甲时,经常用作牺牲的有牛、羊、猪,至少是一头,多者十头,还经常用人作牺牲来祭记,少时一人,多时五人、十人,最多的一次是五十个羌人。
  商族自上甲微开始初具国家规模,历经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到了成汤时期,商族将要经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变。

汤继商侯 
  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夏王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在夏朝的诸侯国中,商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从上甲微到主癸,商曾两次迁徙,一次是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现称殷墟),一次是由殷又迁回商丘。
  殷地西依太行山,东临黄河水,再往东与泰山附近的太平顶遥遥相对。殷的地理基线方位为东西向,如果从空中鸟瞰,方圆五十千米的地形很像一个巨大的虎头,殷墟和安阳大致就在虎鼻子的位置上。基线的西端起点为太行山中段的龙虎台,东为太平顶主峰。基线横跨华北平原,越过黄河。殷位于基线上华北平原向西凹进的部位,背靠太行群峰。
  殷的建设运用了许多风水法则,其中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攻位于汭”,即将建地设于河流环抱的凸岸处。这个说法出自《尚书·召诰》:“庶殷,攻位于洛汭。”郑玄解释汭位说:“汭之言内也,盖以人皆南面望水,则北为汭也。”意思就是说,流动的河水在转弯时,因自然力作用往往形成弯曲似蛇绕的形态,凸岸或汭位指的就是弯曲的内环区,凹岸指的是外环区。这种水路环抱的汭位,自古以来就广为建都、筑城、择地的地理标准,尤其在殷商一朝,表现得最为明显。 
  殷商都城旧址恰好就位于洹水南岸的汭位,正处于河水内环区;而皇族墓葬区则在宫殿左前方洹水北岸的汭位,二者皆同,皆攻位于汭。中国风水认为,千里龙脉遇水则止,河流环抱处会止息结穴,汇集住一股自然的气;尤其流水呈环状时,就更加使得该处气场兴旺蓬勃。也许是得到了这种龙脉生气的庇佑,到了主癸时,商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国诸侯了。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即位为商侯。这个时候,夏正是桀当政的时期。夏桀是有名的暴君,暴虐无道、残害百姓,搞得民怨沸腾,诸侯不满。这正是灭夏的有利时机。汤领导族人将居住地从商丘迁到商族祖先帝喾曾居住过的亳,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
  商曾被夏王朝授予“得专征伐”的大权,这就允许他不经夏王的批准就可以随便征伐别人。汤决定一点点消灭夏王朝的势力,所以逐步消灭一些依附夏的诸侯国,除夏羽翼,先打弱敌。他最先攻灭的是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
  葛(今河南宁陵北)是亳西面的一个诸侯国,在夏王朝所属的诸侯国中并不算大。其君主葛伯放纵无道,给商汤提供了进攻的机会,而他又十分忠实于夏桀,事实上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很有可能会对汤灭夏造成阻碍。汤听说他不祭祀祖先,这在上古时代是不能饶恕的,他就派了使者前去询问葛伯为何不举行祭祀。葛伯想到商的畜牧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想要以这个机会得到一些牲畜,就跟商汤的使者说不祭祀是因为没有牛羊做牺牲。听到这个,汤便派人挑选了一群肥壮的牛羊给葛伯送去。然而,葛伯却将牛羊宰杀食之,还是没有进行祭祀。商汤再派人去质问,葛伯回答说因为粮食生产不够,没有足够的粮食和酒来做祭品。汤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耕种粮食,在耕种的时候还命令商边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派人袭击给耕者送饭的人,抢夺酒饭,甚至残杀儿童,威胁说不给就要杀死他们。这种行为激起了商族民愤,于是商汤以此为借口率领大军进攻葛国。商军同仇敌忾,一举将其军队击败,灭亡葛国。而由于葛国人民本来就不喜欢葛伯的残暴统治,所以并没有反抗汤的统治,纷纷都表示愿意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这一场汤灭葛的战争,并没有招致诸侯的反对与声讨,诸侯都觉得葛伯是咎由自取,认为汤灭掉葛是正义的。
  在汤灭葛以后,诸侯中有人开始觉得汤也应该反抗夏桀的统治。他们都对夏桀的暴虐敢怒不敢言,希望汤能像讨伐葛一样讨伐夏。也有一些人表示,愿意脱离夏王朝统治而归顺商汤,真的有诸侯、方伯自愿归顺了汤。汤对归顺的诸侯、方伯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这样,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势力,征伐夏桀的战争时机愈加成熟了。

左膀右臂 
  在商汤灭夏桀和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他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
  《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的祖先叫奚仲,是夏的车正,就是管理制造车子的官员。奚仲原来是族居在薛地的一个氏族酋长,善于制造车子,当了夏的车正以后,就迁居邳。自奚仲以后,他的子孙都在夏王朝作官,为夏监制车子。到了仲虺时,才迁回薛地居住,成为夏王朝东方地区的一个诸侯。
  汤是个仁慈且善于笼络人才的人,他早就听说仲虺是个有才干的人,想要前去相请。不过,仲虺的祖辈们都是夏王朝的臣子,不一定会愿意归顺商汤,但是汤还是亲自前往薛国,求仲虺帮助自己建立大业。
  其实,这个时候,夏桀诛灭了有缗氏,引起了各地诸侯的恐惧,不仅是与夏异姓诸侯,就是与夏后氏同姓的诸侯也先后叛离夏桀。仲虺想到夏桀暴虐,人民怨恨,诸侯叛离,而他自己昔日里已和汤打过不少交道,深知汤是一个仁厚大志的人。于是,仲虺举国从薛来助商汤。
  汤见到仲虺后非常高兴,向他请教了治国之道。仲虺根据当时天下的形势,首先为成汤献出“以宽治民”的策略,指出夏桀如此下去,必然会自取灭亡。于是他和成汤一起吊死问疾,赈穷养孤,并帮助汤修筑城垣,创建地方割据势力。他建议商汤积蓄力量,先伐与商为敌的诸侯,破除夏桀的势力,然后灭夏建商。
  伊尹原名伊挚,尹是官名。在甲骨文中伊尹又称伊,金文中称为“伊小臣”。他辅佐商汤灭夏,后来又扶立外丙和中壬,教诲太甲改过,不仅是开国元勋,还是三代功臣,得到了后代商王隆重的祭祀。
  相传伊尹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后因被商汤封官为尹,故以伊尹之名传世。他是奴隶家庭的孩子,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厨师,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养蚕的女奴。他出生的时候有个传说,说他母亲生他之前梦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东走,毋顾。”第二天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她按照梦的指示向东走了20里,但是没能忍住回了一下头,结果身子化为了空桑。不久后有一个莘氏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王,这个婴儿就是伊尹。
  伊尹长大后在郊外耕种田地以自食,但是很有抱负,虽然身处田亩中,还是时时关心着形势的变化,通尧舜之道、懂治国之术。他想找到一个有作为的诸侯,消灭夏桀。他听说有莘国君是一个比较好的诸侯,就想去劝说,但是他的身份低微,只能以一个厨子的身份去做了有莘国君的奴隶,才来到有莘国君身边。他渐渐被发现很有才干,被升职为管理膳食的头目。但是有莘国是个小国,而且与夏桀同姓,并不能完成灭夏的任务,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目标。经过观察,伊尹发现商汤是一个有德行、有作为的人,应该能够投奔完成大业,但是他作为奴隶是没有行动自由的,无法自己跑到商国去。这时,商汤要娶有莘氏的始娘为妻,嫁娶是要有奴隶陪嫁的,伊尹就自愿请命做陪嫁,成为“媵臣”跟随有莘女嫁到了商。
  由于出身问题,伊尹到了商后并没有立刻得到成汤的重用。不过他的烹调技术高超,成汤非常喜欢吃他做的饭菜。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有心人,伊尹巧妙地利用每次为成汤送饭菜的机会,及时地以饭菜为比喻给成汤讲一些治国之道,比如从五味调和、荤素搭配、凉菜热菜调配、四季饭菜不同、五谷的妙用等等,可以讲到君臣相处、君民关系、国家相交、治国方略等国家政务大事,每次都让成汤既饱了口福,又饱了耳福,还得到了许多有益的教诲。《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可见伊尹起到了商汤老师的作用。
  久而久之,成汤了解到了他的才能,就先让他做了个小官,管理些不太重要的事务。后来,因他的才干出众,做事有条不紊,很干练,就渐渐让他做了权力大些的官职,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后来,汤对他越来越信任,任命其为右相,让他全面参与到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管理中,和自己一起治理整个国家。
  后来,伊尹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遗弃于洛河流域的元妃妺喜相识,他通过妺喜了解到夏桀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为了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的态度,伊尹劝说商汤停止对夏桀王的贡纳。结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师”攻汤。伊尹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夏桀的指挥,就献计商汤暂时恢复对夏王朝的贡纳,同时积极准备攻夏。汤积极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在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
  与夏桀的残暴相对,汤有着仁慈的好名声。最著名的就是他“网开三面”的故事。有一次他在郊外的树林中看到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那个网挂了东、南、西、北四面,那个农夫为了捕到更多的猎物,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我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不由得发出感慨,他说这样的张网就像是夏桀的做法,会完全都捉尽,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于是,他制止了那个农夫,叫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要往左面,就从左吧,要往右面,就从右面吧,向上就高飞吧,向下就下到我的网中来吧!”然后,教导大家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我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这样才能够物尽其用,不过多耗费。”这个事情在诸侯中很快就传扬开了,大家听说以后都深受感动,齐声称颂说:“商汤真是仁德到极至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这样一来,诸侯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多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了。

汤武革命
  夏桀虽然暴虐,却也不是对朝政置若罔闻,他看到商部落的日益强大也开始不安,对商汤起了疑心,于是想找理由把汤杀掉以绝后患。当时,夏桀手下有个忠臣叫关龙逄,他多次劝说夏桀不要荒淫暴戾,但是夏桀根本听不进去。有一次,关龙逄当着众人的面劝谏夏桀,这让夏桀十分恼火,他一怒之下就把关龙逄杀了。
  大臣们惧于桀的淫威,都不敢说什么。商汤则正直无畏,派人带着祭礼到京城哭祭关龙逄。夏桀大为生气,便召汤入朝问话。汤知道凶多吉少,但是还是选择了去朝见夏桀。汤来到巩义就被夏桀直接拘捕,被人用“桎梏”夹住双手,囚禁在夏的监狱“夏台”里边。 
  仲虺和伊尹立即商议营救汤的办法。他们带了一些美女和大量的奇珍异宝跑去向夏桀赔礼道歉,表示称臣纳贡,说这是商汤在被抓之前就安排好的。夏桀看到眼花花的珠宝和光彩照人的美女,又找不到可靠的证据,以为商国还是甘愿臣服于自己的,于是不顾谏臣的劝说,还是释放了汤。
  商汤死里逃生,犹如猛虎归山,更增添了对夏桀的愤恨。他在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加紧了灭夏的步伐。
  之名更加远播。同时,他采取伊尹的建议,大造舆论,历数夏桀骄奢淫逸、倒行逆施的种种罪行,号召被夏朝统治的部落反叛夏朝,并派人去劝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小国叛夏归商。
  灭了葛国以后,从商到夏西进的大门已经打开。往下的目标就是和夏王朝关系密切的韦、顾、昆吾三国了。这三国是夏王朝在东方的重要支柱,特别是昆吾,是夏朝东方诸侯之长,号称“夏后”。
  值得庆幸的是,三国国君都不受本国国民的支持,各国人民盼商军如求甘露,所以商军所向披靡。在对三国实行各个击破的策略后,汤对其部族中的某些人网开一面,促使他们改邪归正。接着,三国先后被消灭。商控制了夏的东方,夏桀则逐渐陷于孤立。商汤美名远扬,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
  夏桀下令调东夷的军队征伐商汤,但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桀为虐,与商为敌,东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伊尹看见九夷之师不起,灭夏的的时机成熟了,就请汤率军征桀。
  战前,商汤举行誓师大会,依照仲虺为之起草的檄文,做了一番大有分量的演讲:“不是我愿意叛乱,实在是因为夏桀罪大恶极!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出兵,有怨言,但是,夏桀有罪啊!夏桀罪大恶极,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我畏怯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夏桀耗尽了民脂民膏,掠光了人民的资财!夏桀的德行已经堕落成这个样子,现在我一定要前去讨伐。你们如果和我一起去执行上天的命令,我将大力赏赐你们。否则,我就要惩罚你们,决不赦免。”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以及各部联军,采取迂回包抄战术,绕道夏都以西。夏桀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夏军仓促应战,双方大战于鸣条之野。夏军士气低落,人有怨心。
  夏桀登山督战,但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夏桀忙带领众多随从跑回营帐避雨,商军却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成汤安插在夏桀身边的间谍趁机大喊:“夏军败了!”夏军惊恐四散纷纷奔逃。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无奈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窜。商军在后,穷追不舍。夏桀又乘舟逃到了南巢,商军又很快包围了他在南巢的行宫,围困达一月之久,夏桀等人被活活饿死在里面。临死前,夏桀还不醒悟,后悔地说:“当初要是把汤处死在夏台里,哪有今日之羞!”
  消灭夏桀以后,商汤班师回到国都,废除了夏的政令,作《汤诰》号令天下。然后,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告祭上天,宣布了商王朝的建立。汤终于灭掉夏桀,取代了夏朝的统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汤武革命”。亳邑成为商王朝的第一个都城,成为统治全国的中心。
  当年的亳都,内有坊,外有关,城墙高筑,宫殿雄立,护城河曲曲弯弯,井字街纵纵横横。《韵府》所载:“垣曲有亳原,汤尝誓于此。”值得一提的是,亳都的东北方有一条明显的龙脉,那是一脉丘陵从东往西蜿蜒十余里,一直伸到亳城,像是守护亳的一条巨龙。那山岭的尽头,有一个稍微隆起的土丘,正如整条巨龙的龙头。当年,商汤在土丘之上修建起一座阁楼,在阁楼上一眼望去,便是商朝延续五百年的命脉所在。


第三章 吉地周原:周朝开国龙脉解密
  周文王励精图治,使周逐步强大,振兴国邦;周武王继承父业,武力伐纣,结束了商的统治,开创出周朝的基业。周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有八百年江山,历经了三十八位帝王;周所创立的制度及流传的思想,更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而周的兴起,却和一个脚印有关。
  
天降灵儿 
  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名字叫弃。传说他的母亲是有邰氏女子,父亲是帝喾。有邰氏是炎帝的后代,姜姓,姜媛是她的谥号。
  弃的母亲受孕与正常人不同,她是“履帝武敏歆”而怀孕的。有一天她在野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这脚印比正常人的大很多,姜媛看见十分喜欢,不由得走了上去一看究竟。哪知一踏到那个脚印上,她就觉得心里一阵悸动,快乐而紧张,结果她回去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足月后,姜媛生下了一个儿子。由于是踩了巨人脚印而生的儿子,姜媛怕这孩子有什么不祥的来历,总觉得他有可能会带来祸患,就想扔了他。于是她就把这个孩子扔到了街边小巷,巷子很窄,总有牛羊成群结队走过去,但是它们都避开这个孩子,始终没有踩到他。姜媛又想把他扔到山林里去,但是却又赶上伐树打猎的季节,来来往往的人太多,没法丢弃;最后,她把孩子扔到了河水里。当时正值隆冬时节,水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按理说小孩子放到冰上很快就会被冻死,但是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大鸟,张开翅膀把羽毛覆盖在孩子的身上,保持他的体温,使他不被冻死。鸟飞走以后,小孩开始放声大哭,声音特别洪亮,几十里之外都听得到。
  姜媛看到这种情况,想到这个孩子可能是天神所赐,于是就放弃了抛弃他的念头。因为这孩子曾经被丢弃过,所以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弃”。
  弃还是小孩时,就知道自食其力,知道怎样除草,怎样种植大豆、大麻、小麦等作物,而且所种的作物都是籽实饱满、硕大的好品种。等到他长大成人,他会根据土地的位置和土质情况栽种各种适宜的作物。周围的老百姓看到他种什么,就都跟着他种什么,往往能得到好收成。他们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豆器里,尊祖配天。
  当时是尧的时代,弃会种庄稼的名声连尧帝也听说了,尧帝就任命他做了管理种植的官,叫做农师。
  到舜帝的时候,弃还是做农师。舜表彰他的功绩,给了他一块封地,把他封在邰。同时,由于他专门会种地,引导人们种庄稼,所以又给了他一个叫做后稷的封号,稷就是稻菽庄稼,“后”在那时有主管领导的意思。舜帝还给了他一个姓氏:姬姓。从此,他的族人就有了姬这个姓氏。
  后稷所领导的姬姓家族在邰不断发展壮大。这时有方士对后稷说:这里只是一个富足的小镇,而你们应该选择风水佳地,建立强盛的国家。后稷并没有听从方士的意见,直到公刘的出现,才使周人寻找到了一片新的乐土。

公刘兴周 
  后稷的子孙一代接着一代做农师,从舜、禹一直到夏后氏。到了夏后氏的时候,太康失国,政务混乱,后稷的子孙不窋的农师职务被撤掉了。于是,他就带领族人搬到了西边接近戎狄居住的地方。周人部族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任族长。鞠死后,公刘又继为族长。
  公刘从小就聪明勤奋,为人忠厚老实,对农耕等事务也十分有天分。他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发明了一些更先进的工具。他用葫芦做出舀水的瓢来,并且发明出一种用泥土涂墙的技术,使得砖墙异常牢固。
  后来公刘长大了,虽贵为族长,但才德出众,勤恳和善,深受人民爱戴。他经常深入原野、田间考察生产,进入民居访疾问苦,农闲时与民众一起娱乐。他一边将自己习得的农业知识教给族人,一边统筹规划、划分田野,组织大家尽量系统高效率地种植。在公刘的带领下,全族的人奋力生产,有了相当丰富的物质积累,粮食充足生活无忧。
  虽然如此,先天条件却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当时居住的北方高原地块狭小,土质疏松,几乎找不到适合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并不利于长期的发展。于是,公刘开始寻找新的据点。
  迁徙择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居之地不但土地肥沃,适宜耕种,还要适合建京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水宝地。在中国史料记载中,最早关于风水选址的记载就是从公刘开始的。公刘带领族人往南迁徙,发现南冈地势优越,三水奔汇,四原辐辏,适宜继续发展,那个地方就是豳地(今陕西旬邑县、彬县一带)。据《诗经·大雅·公刘》记载,公刘选好择地段之后,又用测量日影的方法测量了方向,并观察此地的阴面和阳面地势。他见高岗周围,泉水横流,势如长龙,更觉得此处风水上佳,因此定为国都。
  选好迁徙的居住地后,公刘带领族人以此为基点大力发展农耕。豳地土地肥沃,加上公刘在农业技术上的创新,派人涉过渭水采掘矿石,“取砺取锻”,改进生产工具和武器,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使得豳地不单生产出小麦、稻等粮食农作物,还有葡萄、葵花等经济作物,同时人们还种植了像桑树、臭椿、枣树一类的林木,取用日渐丰足,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
  不久之后,公刘和儿子庆节在公刘邑的基础上修筑了豳国都城,周围的人也都纷纷迁徙到这里。当时豳国的范围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华池、环县,成为当时西北势力较强的部落方国。
  在稼穑的同时,公刘也不忘考虑如何抵御外敌入侵,“弓矢斯张,干戈戚扬”。他在国内实行了全民皆兵的政策,进一步开疆拓土。他保证家家都有兵器,平时交部落首长保管,打仗时每人一支,全民动员。
  当时豳城北方有戎狄,西方有羌戎,公刘努力团结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北豳。他采取了和羌拒狄的办法,带领儿子庆节出访西王母国,结为友好邻邦,并互赠粮食、水果种子。同时,他在北方设立了方渠城、马岭城以及不蓉城,做好军事上的防御,派重兵把守。而且,公刘还往南方不断地开疆扩土,增大领土面积。公刘是周祖中功绩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领袖。在公刘的带领下,周部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吉地周原 
  公刘死后,庆节继任为族长,之后经过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到了古公亶父任族长的时候,商朝已经进入末期。商朝自从商汤灭桀以来,几经盛衰起浮。盘庚曾五次迁都,最终将国都建在河南安阳县附近的殷地,再次复兴了商朝。盘庚死后,商朝的国君历经了小辛、小乙、武丁。武丁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向外征伐扩展,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武丁在晚年时,连续三年征讨西边的鬼方族,在豳地西边的周族,这个时候也臣服于商朝。
  古公亶父的时代正好在商帝祖甲之后,祖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没有获得进步,反而搞得商朝政治局面混乱,从上到下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古公亶父仁德宽厚,他看到了商朝的衰落,自己依靠德行与能力在豳地如同后稷、公刘一样,指导农业生产,使周部族的生产力继续提高,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发达安定。这个时候,古公亶父又想要领着族人迁徙了。
  他想要迁徙并不是无来由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当时豳地就在商朝政治中心的边缘,而商朝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古公亶父十分担心。他不想周族被卷入商朝的政治斗争中,希望自己的部族能够尽可能远地脱离商朝的政治中心,以保存实力与基业。
  这个时候他恰好发现了岐山山麓之下的周原。岐山是中国西北部地区众多山峰之中的制高点,因双峰并峙,直入云霄而得名。周原北枕巍峨壮丽的岐山,南临波涛滚滚的渭河,西边是清泠的妍河之水,东边是湍急的漆水河,位于关中平原西部,藏风蓄水,山水相依,正是一个绝佳的居处。更重要的是,这里资源十分优越,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适于农耕与狩猎,更有岐山山系作为天然的屏障。而且,这里是一片没有人居住过的地方,不需要争夺或融合,完全可以让周族人到那里生存。
  经过占卜,结果是大吉,于是古公亶父决定带领族人迁到周原。
  还有另一个促使周人南迁的原因,那就是北边戎狄部落的入侵。戎狄部落在周聚居地的北部,一直与豳地的周人存在冲突,从公刘一直到古公亶父的时代都没有停止过。由于周附庸于商朝,所以如果周被蛮夷侵略,商朝有着发兵救援的义务。而就在庚丁病逝的那一年,北边薰育氏率领着各个戎狄部落,集结了强大的兵力,向他们垂涎已久的豳地发动了进攻。古公亶父并不想将战火引到自己的部族,于是向戎狄部落派出了使臣。
  周族使臣按照古公亶父的吩咐到达了戎狄部落,对戎狄的首领说:“我们两族以前一直有着相当友好的关系,在很久以前的不窋和公刘统治时期,曾共同居住,相处和谐。但是自从我们迁到了豳地,你们就不断对我们进行骚扰,总是侵略边境地区,搞得我们两族的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不再友好了。我们的首领气量很大,不愿意和你们为敌,总是设法求和,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可是你们却得寸进尺、言而无信,现在居然来侵伐豳地,这里可是我们的家园,不能再由你们侵略了。周人虽不好战,可是我们也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过古公亶父实在是仁德,他不想看到族人为战争而有很大牺牲,所以还是要满足你们的要求,要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来搬迁,而且必须善待留在豳地的周族人。如果你们之后还有什么侵略的要求的话,不要怪我们全族奋起反抗,我们一定会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你们也不会得到好结果的。”
  戎狄见这样,就答应了这个条件。于是,周人开始了又一次迁徙。从豳到周原,虽然路途遥远,但却丝毫未改变周人的满腔热情。一到达周原,古公亶父便带领着大家开始了新家园的建设。
  古公亶父领导大家建设房屋、种植粮食,设立一些新的机构和制度,于是就有了管理不同事务的官职。在周原附近的人听闻古公亶父是一个仁德之人,便纷纷来归附周族,周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了。
  这个时候,有瑞兽凤凰出现,在岐山附近鸣叫。《诗经·大雅·卷阿》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意味着,周的盛世即将来临。

文王出世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少子叫季历。季历娶了挈任氏之女太任,生下了长子,名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传说,在周文王出生的那天晚上,太任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头怪兽,以前从未见过。这怪兽体型像马,头像鹿,尾巴和牛一样,头上有一只角,身上长着龙鳞。这就是后来的麒麟。在周文王出生的那一刻,天上出现了火红的祥云,而且有一只红色的飞鸟嘴里衔着丹书,停在姬昌家的窗口。那丹书上写着:“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这样的异象不禁使古公亶父觉得这是一个预兆。飞鸟传来的丹书就像是说,周族的兴旺就在这姬昌的身上。从此之后,他就有意要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孙子姬昌。然而,按照当时传统宗法制度,是要“立嫡立长”的,必须把王位传给正妻生的儿子,叫“嫡子”;如果没有嫡子,或者有很多嫡子,就要传给年龄最大的儿子。他们三兄弟都是正妻所生的嫡子,但是他们的长子是泰伯,季历是第三子,姬昌是季历的儿子,要是传位于姬昌,就必须使季历成为继承人。但是,长子泰伯没有什么失德的地方,毫无理由地剥夺他的继承权有悖宗法。
  不过,泰伯是个仁义且孝顺的人,他看出来了父亲的难处,就想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弟弟。那么,怎样才能让出继承权又不使父亲为难呢?泰伯和虞仲商讨了半天,最后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他们两个都离开周族。
  于是,有一天,他们以父亲生病要去找草药为由,离开了周族。他们为了不再回来,一直跑到蛮荒之地,到东南吴越之地隐居下来。他们一走,古公亶父顺势立了季历。季历也很贤能,遵照古公亶父的遗嘱,贯彻他的政策,继续广施仁义。
  季历在周朝史上可以算得上一位大有作为的国君。季历即位后,他在前三年为死去的父王守孝。三年过后,他开始训练军队,保卫家园,打击常来侵扰的戎狄部落,兼并周围弱小腐败的部族。商王武乙即位的二十四年,季历便发动了对东边程国的进攻。程国在今陕西咸阳市东,政治腐败,君臣矛盾尖锐,国内局势混乱。而它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泾水、渭水分过南北,两水交汇于其国之东。攻,可以沿两水出黄河之东;守,可以依三面临水之势。季历一战即攻破程国,同时收复了周族先祖后稷时代所居住的邰地。
  不久以后,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季历又发兵攻打北方的戎狄部落。当时戎狄建立的义渠国,由于国君病危,国内两个异母儿子和各自收买的大臣开始了争夺帝位的战斗,国内局势大乱,于是季历派遣军队攻打戎狄,取得了胜利。
  季历为取得商王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向商王武乙进贡物品,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季历在他即位后的第十三年,准备了许多进贡物品,到殷都朝见商王武乙,表示臣服于殷。武乙非常高兴,下令赐给季历土地三十里,珍贵玉器十件、马八匹作为回报。商王文丁时,季历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享有征伐西部诸侯的权力。
  但是,周族的权力发展引起了文丁的不满和怀疑,他设计将季历迫害致死。季历死后,姬昌接替了他的位子,号称西伯。
  姬昌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辈制定的法度,笃行仁义,尊敬老人,爱护孩子,礼贤下士。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
  另外,文王非常重视对外招贤纳士,往往到了正午还没有功夫吃饭,还要忙着接待那些前来投奔的人。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他都以礼相待,并予以任用。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纣王的大臣崇侯虎看到归附西伯的人越来越多,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说西伯这样做是收买人心,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将会不利于纣王。纣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把西伯关在羑里(河南汤阴),一关就是十八年。姬昌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易》一书就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成的。
  姬昌被关,其长子伯邑考和手下的臣子闳夭等人都为西伯的处境担心。他们知道纣王贪财好色,就找来美女、宝马和一些珍贵的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十分高兴,说:“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纣还赏赐给西伯弓矢斧钺,授予他代替纣王征讨诸侯的权力。文王为了使纣王不反悔不起疑心,还把洛西的土地献给纣王,纣对他更加放心了。
  西伯被放出来后,下决心要推翻商纣王的统治。此时的周原之地发展得如日中天,而商王朝则江河日下,摇摇欲坠。
  姬昌回到歧山后,广求贤人,在渭水之滨遇到了姜子牙,这其中也有一段佳话。
  姜子牙善观天文、精通风水,他深知商朝气数将尽,周族必将取代商,于是他就在渭水之滨垂钓,等待明主上门。
  有一天,姬昌正要去打猎,按照习惯要占卜吉凶。下人占卜之后对他说,应该在渭水以北打猎,这样会有天大的收获。于是姬昌斋戒三日之后带大队人马来到渭水狩猎,就见到了正在钓鱼的姜子牙。他们一见如故。文王向姜子牙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子牙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文王听后大喜,认为这就是他所要寻找的使周族兴盛的贤人,于是立马带他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姜子牙开始辅佐周文王治国和策划军事。
  任用姜子牙为太师之后,文王继续施行他的仁政,公平合理地处理民间的纠纷以及诸侯间的冲突和矛盾。文王得到纣王赏赐的弓矢斧钺,就有了征讨诸侯的权力,于是他可以管理诸侯,调节诸侯的矛盾。诸侯也都听闻文王的公平正直,请他来决断矛盾冲突。
  那时候虞国与芮国由于争夺土地的问题长期斗争,两位国君就一起来到岐山请姬昌调节矛盾。他们到了周原,看到一派和谐升平的景象,男人和女人各走其道,不相混杂;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手里不提重物;正在耕种的人停下来给他们让路,走路的人让他们先行。在朝廷中,也是互相谦让,士给大夫让路,大夫请卿先行。他们两个看到这幅景象,不由得十分惭愧,觉得自己为了一点点土地争斗不休,是小人的作为,不能踏上君子的朝堂。于是他们停止了争夺,而改成互相谦让那块土地,但谁都不想要,最后成为了两国共有的土地。
  这件事被诸侯们知道以后,周的名声更加远扬,有四十多个国家归顺了周族。姬昌在姜子牙的辅佐下,代纣王,伐犬戎、密须,又攻伐崇侯虎。内政方面也继续建设,他从岐下迁都丰邑,建筑了丰邑城。
  这个时候,周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虽然名义上还是受纣王统治,实际却已经归向周,诸侯也都议论说西伯大概要成为天子了。商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传闻,当时大臣祖伊曾为此而担心,向纣王进谏,但是纣王说“我有天命在身”,对此丝毫不重视。在诸侯及天下人的心中,西伯侯虽然在形式上还没有成为天子,但天命已经移到了西伯侯身上了。

武王伐纣 
  周文王得姜太公之助,成功地壮大了周王朝,将都城从周原迁到更为吉祥的风水之地:丰(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之西)。丰京在沣水西岸,土地肥沃,地势低平,被古人视为吉地。然而,周文王没有看到商灭亡就去世了。接着太子姬发继承王位,谥号武王。这时的商纣王更加荒淫残暴,他饰过拒谏,肆意妄为。他的叔叔箕子规劝他,纣王说他疯了,把他关进了监牢;忠臣比干屡次进谏,纣王被他说得烦了,就听信妲己的谗言,下令剖开了比干的胸腔,挖出了他的心肝做药引子。纣王的所作所为使得朝野离心,大臣都跑到丰邑投奔周武王,连他的哥哥微子也抱着祭器来到了周。纣的统治摇摇欲坠。
  周武王即位以后,打算重新选定首都的位置。他亲自勘察地势与风水走向,同时询问众大臣和方士,最后定都于镐京。镐京在沣水东岸,地势比较高而且开阔,有龙脉之象。武王在镐京建立了很多宫殿,气势雄伟壮观。沣河上有桥连接丰镐两京,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双子城。
  周武王迁都到镐京后,开始整军备战,准备伐纣。他以姜子牙为太师,周公为辅相,借着修建宫殿的名义招集士卒训练。不久以后,西方诸侯开始纷纷劝说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身穿孝服,车上载着文王的牌位,前往毕地祭祀文王。毕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是周文王的下葬之地。祭祀以后,周武王来到孟津开始军事演习,会盟诸侯。他想要了解有多少诸侯拥护他伐纣,并没有想直接发兵攻打商。
  到孟津的诸侯都劝武王发兵反商。但姜子牙和周公都反对这时伐商,认为商朝的力量还很强大,时机还未到,于是对诸侯说天命还未到,不能轻率出兵。周武王和诸侯结盟,看到有十万军队可用,然后就回到了西岐。
  这一次会盟直接威胁到了朝歌,使得商纣感觉到周的强大威胁,决定要先下手对周用兵。正在这时,商东边的东夷因为不堪压迫而反叛了。这对于武王来说是个天大的时机,纣王不得不把他的全部兵力投放到东夷战场上,而东夷地区民风彪悍,物产丰富,很难取胜。商军的主力一直消耗在东边,武王伐商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会同八百诸侯千乘兵车、十万大军来到朝歌郊外七十里的牧野,开始作战前动员。他宣告纣王的种种罪状,说纣王听信妇人之言,自绝于天,自弃其先祖,自绝其子民,天命已失,商寿已终。“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
  然后,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战车三百,虎贲三千,带甲将士四万五千,东伐商纣王。周武王与诸侯的联合部队有四千乘,与纣王的军队决战在商朝都城朝歌的牧野郊外。按照姜子牙的建议,在大部队冲锋之前,先用一支小部队冲击商军阵型,打乱敌人的阵脚;接着用精锐兵车正面阻挡商军,然后利用商军被步卒阻挡的时间在两个侧面发动进攻,打击商朝大部队。而这个时候的商朝,精锐兵都在东线战场,纣只能临时把奴隶和关在监牢里的犯人放出来,组成一支七十万人的军队,担任商军前锋。这些人本来就怨恨商纣的统治,根本不愿意替他打仗。于是当他们看到武王的军队冲过来的时候,直接倒戈起义,放武王的军队进来,与他们一起攻击纣王。
  武王的军队顺利地进入了商的都城朝歌,直奔宫殿而去。纣王一看大势已去,跑到了自己建造的鹿台上面,放火自焚了。他身上戴着宝玉,尸体没有被烧成灰,武王找到他的尸体以后亲手割下了他的头颅。至此,商朝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武王推翻了纣王,人心所向,诸侯与百姓都歌颂周武王的功绩。大家一起请他即天子位。第二天,武王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仪式,经过祭拜与祷告,正式登天子之位。武王宣布周朝代替商朝,一个新的朝代建立了。


第四章:凤鸟后裔:秦朝开国龙脉解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中国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四分五裂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能在历史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多亏了一个人,那就是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提起秦始皇,人们历来对他褒贬不一。他灭六国,废分封,立郡县,书同文,修长城,击匈奴,焚史书等等,这一切都注定让秦始皇成为争议颇多的人。一个大秦王朝的开创者,一个中国皇帝制度的创立者,到底怎样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制时代?同时,我们也看到秦朝自建立起来只传三帝,享国十五年。纵观中国历史,秦朝的存在时间似乎有些太短,这其中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呢?

凤鸟氏族 
  秦朝以前,历史上的君主并无“皇帝”之名,直到秦王嬴政横扫六国之后,他自认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必须有一个相称的名号才能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于是在和大臣们商议后,嬴政以“皇帝”自称,人称“秦始皇”。自此,“皇帝”一词便贯穿于其后的整个皇朝史中,秦始皇也因其创始人的地位而被誉为“千古一帝”。
  追溯秦始皇的先祖,发现秦氏祖先是黄帝的后裔,属于黄帝的大儿子少昊那一系。黄帝与其正妃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玄嚣,二儿子叫昌意。玄嚣亦名少昊,名挚,号青阳氏,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长大后,当上了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从原来的住地迁都到了穷桑(今山东曲阜),此后这一支在穷桑发展起来。
  少昊之后的皋陶,是东夷所出的另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据说,皋陶在舜帝时期当上了大理之官,作五刑,即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在皋陶掌管刑狱期间,天下没有一件冤假错案,小人畏惧,君子褒扬,天下太平。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很了不起,他年轻的时侯就很聪明,发明了占卜岁时吉凶的方法,又最早发明了打井取水。这时是舜帝时期大禹治水期间,禹也听说了伯益的才华,就向当时部落联盟的最高领导者帝舜推荐他,帝舜派他辅佐禹治水,他果然靠过人的智慧在治水过程中立下大功。舜对他很是欣赏,把自己的爱女姚氏嫁给了伯益。而且,传说伯益通鸟兽之言,能与鸟兽对话,所以舜还让他负责调教鸟兽,赐姓为嬴。伯益被封于费,所以伯益又叫大费,或叫费侯。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对于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于是伯益便成了秦族有史以来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祖先,秦就是源于皋陶所得的嬴姓。不过,这并不等于嬴姓一族就是后来的秦。秦的一族只是嬴姓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在东周时期,各个诸侯争霸,在这些诸侯国里就有许多嬴姓的国家:最大的是秦、赵,还有其他很多诸如郯(今山东郯城)、黄(今河南潢川)、江(今河南息县)、徐(今安徽泗县)、奄(今山东曲阜)、钟离(今安徽凤阳)等。
  除了秦在西方以外,其他诸侯国大多分布于淮河流域,皋陶一氏本来就是在山东附近生息发展的。秦一系只不过是在周朝时被强迫西迁了。当时伯益辅佐大禹治水,禹对他非常信任,天下人也都知晓伯益的贤能,他的父亲皋陶更是闻名于世,于是按照禅让制度禹想要把王位禅让给皋陶。但是在此之前皋陶不幸去世,禹就指定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让自己的儿子夏启为臣。但是伯益不愿担任首领,在禹逝世后为他守丧三年,然后,他让启做了皇帝,自己躲到箕山之北去隐居了。然而,夏启总还是觉得伯益对自己的王位有威胁,要斩草除根,用各种办法削弱伯益的势力,最后将他杀害了。不过,夏启还是对伯益十分尊重,在他死后以隆重之礼厚葬,并且每年都以牺牲来祭祀他。
  伯益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大廉,属于鸟俗氏;另外一个儿子叫做若木,属于费氏。他们在夏代时繁衍,到了若木的重孙子费昌之时,已是夏桀时期。费昌也是个有政治眼光的人,他看到夏桀如此残暴地统治人民,断定他的统治将很快崩溃,而商汤则是个能够拯救世人的贤者,于是就带领本族投奔了商。他亲自给商汤御车,参与了鸣条之战,成为商朝的开国功臣。他的后人也一直担任御车的职务,被商王所信任。伯益的另一个儿子大廉的后代中衍,也很善于驾车御马,他为第十代商王太戊驾车,深得太戊的赏识。这以后,中衍的子孙世代在商王左右,各有功勋,很多人当了商朝的大官,嬴姓于是成为了很大的一方诸侯,号称“嬴姓多显”。
  到了周代,嬴姓的后人非子居住在犬丘(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犬丘已经接近西周西部的边界了,荒山野岭,自然无所作为。不过,非子也是个有才能的人,他喜好马和各种牲畜,并且具有精湛的畜牧技术。他作为养马高手被犬丘人推荐给了周孝王,周孝王命非子在汧水、渭水之间负责养马。他养的马十分健壮,获得了周王的肯定,也遭到了别人的嫉妒。经过一番波折,他最终得到了周王所赏赐的一块土地——秦。因此,非子被称为秦嬴。
  西周末年,这时的秦国是非子的曾孙秦仲为王。当时周厉王横征暴敛,激起民愤,西北的犬戎起兵反叛周室。周厉王在动乱中逃出镐京,结果死在了周的边境。秦国先祖大骆和成的后代也在动乱中被犬戎杀死。周宣王即位以后,便派与犬戎有仇的秦仲征讨犬戎。秦仲没有获得成功,被敌人抓住处死。
  秦仲有五个儿子,周宣王利用他们的复仇情绪想靠他们再袭犬戎。他给了他们七千士兵,五位公子身负国仇家恨而英勇战斗,打败了犬戎。他们在长兄是庄公,周宣王对他们进行封赏,把原属于秦嬴的土地和他们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一起封给了庄公,并封他为西陲大夫。
  从这个时候开始,秦成了一方的诸侯国。秦氏子孙受其先祖的庇佑,秦家基业逐渐建立,龙脉之象渐显。

关中宝地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南),周室被迫东迁洛邑,天子的号召力减退,诸侯纷纷不服从王室的管辖,秦也趁机扩充了实力。到了秦德公的时候,秦国的疆域扩大到了关中平原东部,戎狄的势力从陕西地区退出,秦已经与中原韩、晋等国接壤。
  关中平原位于渭河流域中心区,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临黄土高原,南部是雄伟的秦岭和大巴山脉,中间就是河渠纵横的八百里秦川宏伟景观。
  渭河可以说是关中平原的母亲河,流经咸阳南部。它发源于甘肃渭源的乌鼠山,穿秦岭而过,又向东流经潼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又收纳了许多支流,河流湍急。在关中的渭河、灞河、沣河等河的汇流处,就是历代建立都城的风水吉地。
  关中平原是自古以来的帝王之都,中国最兴盛的几个朝代都是建都于此。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关中平原符合了依山傍水的最主要原则。山是大地的骨架,关中平原南部的秦岭就是中国的龙脊。昆仑山是中国的龙脉之源,秦岭山脉源于昆仑山,而阴山、贺兰山是中国的北龙,南岭山脉是中国的南龙,秦岭在关中境内绵延八百余公里,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关中平原的南侧;关中平原北部是黄土高原,天高地阔、气势磅礴,一道道黄土堆积而成的塬对于秦岭就像臣子簇拥着君主。水是万物的源泉,渭水自西向东横贯于整个关中平原,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伸出,就像是龙的血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河、灞河、产河、沣河、涝河、镐河、浴河又环绕在渭河左右,从关中南侧的秦岭山脉和关中北侧的北山汲取营养,给了关中平原水的灵气与潇洒。
  土地,是生命的摇篮。关中平原由渭水冲击而形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最适宜人类耕种生存。这里是文明的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诸多在黄土上耕作的部族,上古文明都是发源兴盛于此,战国时代这里已是全国的三大粮仓(成都平原、关中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之一,号称“八百里米粮川”。
  中国的风水学讲究天地人和,阴阳平衡,关中就具有了这种条件。秦人据关中之地,崛起自是早晚的事。但最终能出现一位“千古一帝”,恐怕光靠关中的地气还不足够。
  秦以关中平原为据点,向外扩充,实力不断增强。到了秦昭王时期,秦的命运已悄悄发生着转变。当时秦昭王听取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的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联合的同时,要互换人质以示真诚。于是,秦昭王庶出不受宠的孙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就被派到了赵国作为秦国的人质。就在子楚在邯郸做人质的那段时间,一个人让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福地邯郸 
  邯郸当时是赵国的都城,繁华景象自不必多说。能做都城的地方,必是一块风水宝地。人们常说,邯郸西方藏风聚气,多出财主,东方沃土平川,多出官贵。果不其然,吕不韦就是一个商人巨贾。在邯郸这个地方,异人和吕不韦的相遇使二者的人生都发生了改变,直接影响着秦国未来的发展命运。可以说,吕不韦改写了历史。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这又从何说起呢?
  吕不韦是一个商人,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商人的地位,想要在政治上谋求发展。由此,他便结识了异人。异人虽然身为赵国人质,但是他相貌俊朗,身体里流淌的毕竟是贵族的血液,举手投足间自有一副帝王的气派。吕不韦初见异人时,就料定这个秦国公子将来一定会有升值的空间。按照他的说法是:“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吕不韦也由此开始了为异人奔波的历程。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他未来的权力野心。
  为了帮助异人成为秦国继承人,吕不韦开始了他的计划。他拿出一千金,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另五百金则用来购买奇珍异宝,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他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施展口才,说异人如何贤达聪慧,广交天下朋友,又说他虽然身处异乡,但是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他把珍宝托华阳夫人的姐姐给了华阳夫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应该尽早在众公子中挑选一个中意的作为自己的儿子,并立为储君,那么即使在秦昭王死后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异人贤能通达,又对您非常孝敬,他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了。”其实这正是华阳夫人日夜担忧的心事,她就按吕不韦的建议,向安国君提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而自己没有儿子,希望能立异人为继承人,以便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同意了立异人为继承人,又给了异人足够的钱财,请吕不韦为异人的老师。这样一来,异人和吕不韦的地位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在各国诸侯中都小有名气了。从此,吕不韦便长住在了邯郸,和异人一起广交天下宾客,等待着回国做太子、继承王位的那一天。
  在邯郸期间,吕不韦有一名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女子作为侍妾。异人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吕不韦就把这个美女送给了他。这名女子就是赵姬。不久以后,赵姬产下一子,名为赵政。
  历代堪舆家都认为,邯郸的山川水势孕养了赵政,是秦始皇“真龙”的源头。即使不了解堪舆之术的人,初入邯郸,也都能感受得到邯郸所处地域的山水灵妙。
  邯郸山灵水秀,地势十分独特。它坐落在太行山麓,依山面南、向东,将东来的紫气和浩荡的南风尽收怀中,正是风水堪舆大师们梦想的藏风蓄水之吉地。古代堪舆大师将中国的山川走势分为北、中、南三条“巨龙”,而太行山巍峨高大,气势宏伟,被堪舆家称为“北龙”大支中的一支。而邯郸西依太行山,自然受其山川影响,有龙气之象。
  赵政生于邯郸,又在邯郸生活了六年,受到邯郸山水的滋养,又加上自己本身王族之后,将来一步登天也很正常。
  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即位,华阳夫人为王后,异人为太子。这时秦国和赵国的关系也恢复到以前的友好状态,赵政和母亲回到秦国。可惜安国君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了,然后异人即位,就是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死去,太子赵政便继立为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如果说,邯郸之龙气滋养了秦始皇气魄与雄心,那么,咸阳则为他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都城咸阳
  从堪舆家的角度来看,秦始皇能成大业,是和当时秦国所占据的山川地理息息相关的。咸阳位于九仲山之南,渭水以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秦国得关中如虎添翼,而关中之咸阳又如猛虎之利爪,其势不可挡。甚至有人说,没有咸阳的庇佑,秦始皇统一六国将成为一个未知数。这种说法暂且不做讨论,但是咸阳有龙凤之势,日月地表,却是一个风水俱佳的宝地。
  在雄伟壮丽的九嵕山山脚下,是云雾飘渺之中莽莽苍苍的八百里秦川,古城咸阳就安卧在这秦川的腹地。此地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孕育了周、秦、汉、隋、唐等12个王朝千余载的帝国,是名副其实的“龙脉”之乡。
  堪舆家认为,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府库。水域则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茫茫八百里秦川有一条渭河从南穿行而过,更加丰富了咸阳的龙脉气象。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咸阳因渭水而丰。
  传说有一年立春,秦王嬴政要在渭水河畔春祭。当大家浩浩荡荡地赶到祭祀地点时,发现渭河之水流动的声音异常,而水面却与平时无异,非常奇怪。
  当春祭大典开始后,渭水河上突然浓雾重重,久久不散,正在大家惊诧之时,只见渭水河突然波涛翻滚,河水掀起巨浪拍向岸边。众人急忙护驾,突然一条苍龙从河中一跃腾出水面,溅起漫天水花。秦王岿然不动,冷静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那条苍龙在空中盘旋三圈后,飞到秦王面前,向秦王连点三次头,而后一跃潜入水中,渭河一切又恢复平静。从此以后,渭水就被秦王称为“圣水”。
  受到渭水的滋养后,成就大业的秦王便也以“水德”自居。根据五行的理念,周朝属“火德”,代周而兴的秦自然属“水德”。水德旺于十月,所以秦立法中便以十月岁首;水对应五行中的黑色,秦便尚黑,衣服旌旗都用黑色;水的成数为六,秦的符信、法冠等长、高六寸,车宽六尺,驾车用六马,以六尺为一步。大秦一朝,处处可见“水德”之印痕。秦始皇如此钟情于“水德”,除感天命、蒙恩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拥有众水之丰的咸阳对他一生霸业的孕养。
  依山傍水不仅是风水的选择标准,在军事上意义也非常重大。秦国从独立为一方诸侯开始,屡次迁都,都和风水有关。比如最初秦国以秦宁(今陕西华县峪乡一带)为政治中心,就是看中秦宁东有凤凰岭作屏护,北有渭水,西南有沙渠水环绕。接着,秦国又迁都到雍城,也因其东临横水,西依灵山,南临汗河,北靠君坡山,在军事上,南控汉中和四川通道,西扼河西走廊门户。后来,秦国又迁到栎阳,北却戎狄,东通三晋。每一次迁都都在军事上占据最佳的优势,从而扩大了版图。到了秦始皇时,将都城定位咸阳,仍然依山傍水,进退自如,终成大业。可见,地理位置和环境对王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秦中自古帝王州”, 咸阳因水而丰裕富足,因山而雄甲天下。不仅滋养了秦人,更使苍龙颔首的嬴政汲取了咸阳山水之精髓,血脉中传承“真龙之气”,将秦国变为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摘转自:http://bbs.tianya.cn/post-no05-220239-1.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