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时代的中医 甲骨文里的奥秘(图)

 johnney908 2014-07-01

骨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老文字,这些文字都是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下的与占卜相关的记事文字,以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出土最多,近年在陕西扶风、岐山等地又发现了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文。这些甲骨文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医药卫生内容,是我们研究商周时代中国医学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中包含有大量的象形、会意文字,从文字形体上看,可以看出殷人对人体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对体表的不同部位赋予了许多专名。如(首)、(面)、(耳)、(目)、(眉)、(自,即鼻)、(口)、(舌)、(齿)、(项)、(身)、(腹)、(亦,即腋)、(厷,即肱,后世加“肉”旁而变成形声字)、(手)、(臀)、(膝)、(足)、(止,即趾)、(须)、(发)、(且,指男性外生殖器)等。

王懿荣像(清末著名金石学家,1899年在中药龙骨中发现甲骨文)
王懿荣像(清末著名金石学家,1899年在中药龙骨中发现甲骨文)

此外,甲骨文中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组织器官或生理现象等的名称,如:

心,象人的心脏形状,迄今为止,这是甲骨文中发现的唯一内脏器官名称。

骨架的象形。

脊柱的象形。

血,象在祭祀时,将血盛于器皿内。

孕,表示女子怀孕后腹部较大,腹内有“子”字,是胎儿的象征。

郭沫若先生释为“冥”,读作“娩”,“大”是人正面象形,“口”则表示产户,下面两个“手”字则表示接生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