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虚泻实,保健养生法

 一株小苗 2014-07-03

虚泻 保健养生法

提要:最近在临床及网上咨询绝大部分询问“我是阳虚还是阴虚,如何调理?”我认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关键是体质的虚实,调理的方法是补泻,如何正确辨别虚实,如何正确去补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否则适得其反,助纣为虐

概述:虚实补泻本是中医治疗概念,中医学在疾病诊断里把疾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证指正气虚,正气虚常见的外在表现如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身困无力、心慌气短等。治疗宜用补益法。气虚补气,阴虚滋阴。实证指邪气实。实证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如痰饮、水湿、瘀血、食积、虫积等;机能亢盛,如精神亢奋、语高气粗、发热面赤等。治疗实证宜用泻下法或消导法。

《黄帝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中医中的补泻方法及思想渗透到中医整个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用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刮痧等等。补法能鼓舞人体正气,泻法能疏泻病邪。这种补虚泻实的理念也体现在中医的养生保健之中

    中医非常重视阴平阳秘这四个字,自始至终围绕这四个字的原则。只要阴阳平衡,身体就好,五阳开泰。 具体说到五脏六腑要怎么补?先要分清阴虚阳虚,再看具体脏器,心、肝、脾、肺、肾,哪个脏器虚,就对证进补。不管是补肺、补肾、补脾、补肝、补胃,每一个脏腑都是一样的,都要重视阴平阳秘。 

一、自然调理:用天然的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 人体有着强大的、完善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人类历经漫长的进化之后所凝聚的精髓,是任何药物都代替不了的。不去破坏人体这种本能的、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维护健康的最高法则 

二 、辨证调理:中医治病以人为主,以整体观念辨证为目,纲举目张先找出人的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这叫辨证。治疗的时候就能调整人体的机能,然后让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来驱除疾病。

    对病人的全身情况、以往的体质基本了解,辨证确切以后,才能提纲挈领,针对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下手,次要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医有个八大纲,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以阴、阳作为纲领,把疾病的部位(表、里),病象的性质(寒、热),正邪的消长(虚、实)概括在一起,以判定病证。阳虚的就补阳,阴虚的就补阴,阴阳都虚的就要阴阳双补。单是某一方面不足的,几帖药下去疗效极其明显。

 三 药食调理:平常我们吃的药,10多味药就算多了,算复方了。汤药有时会显得势单力薄,力量不够,就必须配合食疗及其他疗法,如针灸、火罐等以加强疗效只要能够抓住人的体质要害,最关键的是,重点进补!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与大自然都要经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不同季节特点进行养生保健

四、 起居环境:一个人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休息环境、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必要条件。 来治疗的人当中,有一些人的体质是健康状态,平时说有什么病也很难讲,但是感觉自己年纪不大,就容易产生疲劳,工作疲劳以后难以恢复。实际上这是亚健康,工作压力比较大,操劳过度,太紧张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工作压力大是没有办法的,大家都在拼命竞争,松口气,这笔生意可能就不归你了,或者这个位子上坐的就是别人了。那么就奉劝亚健康的朋友,可以及时服用中药调理一下,早日恢复健康

五、恰到好处:中医古典医学中强调中病即止,比如一个病人,原来大便不通畅,通过治疗大便已经弄通畅了,如果再弄下去,就要腹泻了。身体虚弱,服滋补得到改善,就停止服药。而服用期比较长,一吃就是一个季节,甚至一年,显然也没有什么不适。 还是会有一些富贵病出现,往往是没有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

六、生活环境:必须纠正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适当地通过春夏秋不同季节的进补,同时调整种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生理上的不足,防止产生更严重的疾病。一些过食膏粱厚味过盛引起病症去除多余的部分。因为中医有两大原则,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体内过剩的部分,通过中药可以去除这些过食所引起的病变。比如说高血脂、血黏度高、脂肪肝,还有饮食过多引起的糖尿病,都可以通中医中药来调理。 有些过度肥胖的人,通过一个阶段的调理,体重也会下降的。因为肥胖是代谢功能不好引起的,中医认为肥胖是体内有痰湿了,那就通过药物来运化脂肪,把痰湿运化掉。所以,有些中药方是可以减肥的,而且这种减肥的效果比较安全巩固。一日三餐常吃,不用过分管牢嘴巴,也不会肥胖的但是只靠节食来减肥,这种方法更是不可靠的,不可取的,如果多吃自然而然又会反弹,要比之前更肥胖

 

转自老中医   王圣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