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向上1 2014-07-04

为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国休闲农业将重点实施以下六大工程:

1. 实施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遵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区域资源、环境和文化特色,鼓励产业间联合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实施乡土文化挖掘工程  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珠宝,也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休闲农业区域同构和产品同质问题,“十二五”期间,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收集整理挖掘,促进乡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强化乡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 实施从业人员培训工程  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国家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组织专家精心编撰培训教材,确保培训质量。依托阳光工程、农业广播学校等公益性机构,大力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做好远程培训,显著提升信息化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4. 实施知名品牌创建工程  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将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全国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开展以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引领休闲消费热点,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提高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

5. 实施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为休闲农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借鉴相关行业管理经验,遵循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制定休闲农业行业标准,规范休闲农业设施建设和服务。加强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体系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一批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中心。

6.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要求各级各部门既要积极争取休闲农业财政支持,又要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休闲农业,切实加大休闲农业生产基地、道路、通讯、三废处理、公共安全、农耕文化等基础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休闲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在动植物新品种引进、现代种养技术示范、设施农业生产设备、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等方面整合相关投资,加大建设力度,为拓展农业功能创造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