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 安徽庐江张氏宗祠文化的历史考证

 春山茶馆 2014-07-05
安徽庐江张氏宗祠文化的历史考证
来源:2009-07-25安徽庐江双脉岭张氏的博客(此为庐江西部张氏.不包括金牛张氏)
http://blog.sina.com.cn/ahljzhang

 
 
  一、张氏起源的历史考证

  《世本》曰:“挥公作弓,牟夷作矢。”唐·林宝《元和姓篡》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又清·张凤喈《张建威家传》曰:“张氏受姓于黄帝”。又据《通志略》“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尹氏“食采于尹”在汾州。可见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既然张氏祖籍中原,其一支又何以散居巢湖之滨的庐江县地界?由于当地张氏家谱失传,已无确切历史资料可考。不过根据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整体推算,当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所至。东汉末年至南宋初年,我国北方人口为躲避战乱发生过四次大规模南迁,西起巴蜀,东到闽浙,都有大量北方人口迁入,其中尤以中部包括皖南在内的两湖地区为最多。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年),我国南方人口21626000人,北方29350000人,至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南方人口增至56888000人,北方人口33984000人。比较而言,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长缓慢,而南方因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增长快速。庐江地界张氏一族也应该属于这一时期的中原移民。清张凤喈手书遗稿《张建威家传》记载:“张氏受姓于黄帝,同源异派,而最盛于徽之骛源。吾始祖兴九公渡江来庐,……”另据张氏长者回忆:老祖宗张氏兄弟二人,于明朝中后期,从皖南徽州千里迢迢迁居庐江地界。这些记述都清楚地表明,庐江县地界的张氏宗族则是在封建经济繁荣、国力鼎盛的明朝中后期从皖南山区迁徙而至。明时的庐江地区还是水乡河泽之地,巢湖之滨,地广人稀,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交通畅达,非常适宜定居的农耕,在生产力尚欠发达的农耕社会,这里无疑是人类生息繁衍最理想的膏腴之地。直到今天,这里依然保留着不少当年因巢湖而命名的古老地名,如“湖稍圩”就说明那里曾经是巢湖之稍,围湖成田。走出皖南山区,老八迁居今庐江县白山长丰圩,称八公堂,老九张兴九落户今庐江县郭河镇北圩村,称九公堂。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张氏一族家业渐起,人丁兴旺,官运亨通,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大族。《张建威家传》有载:“张公仲明者,讳光前,庐江人。以军功起家,官至提督衔,记名总兵头品顶戴,诰授建威将军。”因张氏家族的发展,“张家户”地名从此确定并一直沿袭了下来。

  二、张氏建祠

  中国祠堂建筑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众心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祠堂一词正式出现是在汉代。《汉书·张安世传》云:“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到了宋代,具有家庙性质的祠堂形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一些士大夫阶层之中。宋理学家朱熹的《家礼》中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明代中叶以后,我国的祠堂得到迅猛发展,明嘉靖“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各强族望门,纷纷建祠立庙。

  在宗法制居于核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祠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宋朱熹在《家礼》中说:“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明清时期更加强调“祠堂族长的族权”,祠堂成了封建宗法制的核心与象征。在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之下,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各强门望族纷纷建庙立祠,“归亲认祖,光耀门庭”。“嘉庆戊寅,肇建宗祠,卜基于北宫圩,南距县城六十里。”(张凤喈《张建威家书》手稿)因此可以确认,公元1818年,张氏开始立祠,至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张氏“后裔辉斗”主持建造的张氏宗祠历经八年终于隆重落成,这在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张氏家族,应该算一件空前绝后的了不起的胜事。祠堂规模居当时的舒、庐、巢、肥西、桐城五县之首,就是在安徽也首屈一指。

  三、祠堂的建筑结构与功用

  走访过多位张氏老者,我对张氏宗祠从布局、结构、建筑艺术到历史功用做到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来看,祠堂主体建筑呈长方形,主体之外,两侧是东西耳房,总体来看呈燕子式结构,占地二十来亩,从前门到最后面的大殿,采用了中轴线对称布局。祠堂坐北朝南,结构为一座明三暗四进的古典徽式建筑。南一进房屋一排七间,其中间三间敞开成门厅,屋顶悬挂的硕大灯笼,上书“张九公堂”四个大字,表明了祠堂的身份。两边各两间,用作祠堂的库房。祠堂大门八字型朝南敞开,门前一字排开六只中间镂空大石鼓,据传供房下出人插旗之用。门楣高悬“张氏宗祠”黑漆金字巨幅横匾,威严地透视出张氏旺族曾经的显赫与宗族不可抗拒的权力。推开两扇厚重的包金杉木大门,跨过二尺来高的石槛门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正方形四合庭院。院落地面纯一色青石板铺就,正中镶嵌着一块三尺见方的方形石墩,相传是惩罚家族不孝子孙之处,如有占山为匪,犯上不敬,男女不清之属的家族败类,通常就迫使受罚者跪在这里接受祠堂家法处置。院落的四角,点缀着四个荷叶边花坛,里面分别种植着桂花、含笑、望春、海棠,花枝高大,枝叶丰满,每到花开时节,争奇斗艳,满庭飘香。四合院面积宽敞,足可以容纳千余人聚会。院落的两侧是东西回廊,对面为两进一体的大厅。大厅高大巍峨,两进屋檐前后相连,接口处白铁水槽衔之,分流东西。外看虽为两进大厅,内部实则连为一体,正因如此,张氏宗祠才呈现明三暗四的结构特点。大厅是祠堂的正厅,祭祀仪式、宗族议事和宴会活动通常都在这里举行,所以空间最大,用材最为考究,建筑和雕刻的艺术价值也最高。青砖粉墙黛瓦的建筑,滚龙脊,燕尾垛,屋桅画造型生动传神,一派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大厅前后各五间,其中南一进全敞,屋体高大,空间开阔,是宗族活动的主要场所。北一进除正中一间作过往后殿的通道外,两边四间均用屏门阁扇隔成单间,相当于小会议室,是各门房长临时议事之所。两进大厅内部均采用了木质梁柱式建筑结构,前一进空间跨度较大,山墙两端用了九根排柱,后一进跨度相对小些,也采用了七根排柱,它们的中间部分都由每间一排的四根大柱,凭空托起横跨大厅的巨幅横梁,支撑起全部屋体的重量。柱下正方形石基,石基上放圆形石鼓。柱子一人合抱有余,大梁更两倍有之。大梁上方复起小梁,即所谓“升斗重梁,大梁驮小梁”。这种梁式结构既缓冲了屋体重量对大梁的整体压力,也凭添了屋内美观的视觉效果。

  最具价值的是宗祠内部的雕刻艺术。木刻、石刻、陶灰塑壁画随处可见,尤以木刻为主,雕梁画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精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祠堂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如木雕方面,祠堂的檐梁、斗拱、神主龛、屏风等,都反映徽州木雕的浓厚地方色彩。屏门阁扇构思巧妙,每屏各有画面,连起来又组成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构图,它以12个不同时令季节的各种花鸟虫鱼走兽、吉祥画纹及喜庆联对为主,在制作艺术形式上有半雕、浮雕、通花雕,串在12连屏中体现出完美的构图。木雕屏风艺术作品,没有上釉,也没有施以金箔,只是保留原来的天然素色木质木纹,称为素雕。其人物走兽形象生动,维妙维肖。其雕刻技巧高超,刀法工整,层次分明,疏密有致。

  穿过大厅,一座古朴的石桥把前厅和后殿连结起来。石桥两侧,分布着两只丈余深的水池。虽名为水池,实际并没有盛水,据说是祭祀祖先时焚烧纸钱的地方。水池四周围以两尺来高的护栏,栏柱顶端,饰以各色飞禽走兽,形象毕真,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与审美价值。水池左右两侧,各五间厢房,是族长起居之所。跨过石桥,步上二尺来高的三级台阶,便进入后面大殿。后殿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场所,在祠堂中,其地位最为神圣。神龛上按世系的顺序依次排列着不同班辈祖先的牌位。每到冬至时节,子孙如云,香烟缭绕,表达着对祖先不尽的崇敬与怀念。所以,后殿主要是子孙祭祀祖先的场所。

  年近八旬的张仁俊老师回忆,在祠堂大厅正上方高悬的“天地君亲师” 黑底烫金大幅横匾下方右侧立柱的盈联上,清晰地刻有“后裔辉斗,道光乙酉年”字样,说明张氏宗祠是竣工在公元1825年,这样推算下来,距今已近二百年的历史了。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的存在对于考察我国明清时期的社会、历史、人文、伦理、建筑、艺术等都应该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可惜的是,在饱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跋涉过中国近代的坎坎坷坷,又幸运地躲过了文革十年浩劫之后,张氏宗祠还是没有能够躲过灭顶之祸。就在迎来了改革开放第八个春天的八十年代中期,由于当时某些官员文物意识的淡漠,张氏宗祠就这样永远地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连同那许许多多曾经在祠堂里发生过的如烟往事,现在也只有在一些古稀老人的回忆里只言片语间拾掇。唯那段破旧的残垣断壁,至今依然静静的矗立在废弃的牛首粮站和现在的牛首中学之间,似乎向来者无休地叙述着张氏宗祠的岁月沧桑。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使张氏宗祠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主体部分被改造成了牛首中心粮站,东侧耳房做了牛首农业中学(现在的牛首中学前身)的校舍。但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古老的建筑已荡然无存,祠堂正殿的旧址上,建起了两座储备粮食的大仓。历经数十年岁月的冲刷,如今,张氏宗祠的印象在后人记忆里正被一点点地淡忘。挖掘张氏宗祠历史,保护文化遗产,唤醒人们文物意识,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今,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四、张进士小传

  张进士,张氏第十七世孙,名桐轩,字凤喈,清末光绪甲午第158名进士。张氏宗祠后期的建设者。文彩横溢,现存手稿数页,弥足珍贵,其中《俄国论》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赏。张进士曾任两个县的县令,先在关外惠来县任职,后到广东南海。惠来任职期间,张进士为官清廉,深爱百姓爱戴。传说其惠来县令届满,官迁南海途中,百姓夹道欢送,沿途绎站皆有安排。到任南海县令三年,张进士凭借其超人的才华,在广东省试中连中十八个第一,因此取悦于当时的广东省主席张仁俊,官府对其大加赏赐,因此大发其财。三年后张进士解甲返乡,归隐田园,相传曾建走马转心楼一栋,名扬百里十三乡。此时正值其家业最为旺盛之时。临终之际,张进士传言家人:“老夫今日根身动,手拿砚台保小童”,足见其对张氏家族发展教育的重视。正因如此,张进士民国前期重建祠堂于清朝太平天国年间被毁的两侧耳房各十五间,东营供销,西办教育。于是,抗战前夕的二十年代,“庐江县张氏私立植民小学”诞生了,此即今庐江县郭河镇牛首初级中学的前身。

  张氏起源历史悠久,张氏宗祠同样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然而,其中所凝结的高超建筑和雕刻艺术,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挖掘张祠文化,保护历史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