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 73 讲

 湘韵斋 2014-07-05

猪苓汤

上一次我们讨论到猪苓汤,猪苓汤的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和方义分析。以及猪苓汤的配伍特点。

猪苓汤与五苓散之比较

 

五苓散

猪苓汤

病机

外邪入里,循经传腑(膀胱),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导致了关门开合不利,小便不利为主症,同时它伴随有水逆症,所以蓄水证,加水逆证。
蓄水证表现在由于水液不化不能布散,口干,渴欲饮水,但是水入即吐。
水逆,脐下动悸,造成头眩心悸,也可以咳嗽
既有外邪入里,影响膀胱气化的一个层面,又有内因当中脾的运化不足,阳不化气,有这个基础。

外邪入里化热,传入下焦,引起水蓄下,水热互结,小便不利
由于热像明显,可以造成水气上逆,热扰心神,热伤阴液
可以有心烦、失眠、咳嗽、呕吐
热比五苓散重,伤阴明显

病位

膀胱

膀胱及胃

治法

利水渗湿,健脾、温阳

利水渗湿,养阴清热

用药

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渗湿)
白朮、桂枝(健脾、温阳化气)

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渗湿)
滑石(增强利湿)、阿胶(滋阴清热养血)

阿胶在方中的配伍,我们现在的研究发现,它有促进其他几味药成分吸收的作用,古代不一定认识到这个,但实践当中的效果,恰恰从后来的现代实验相吻合。

伤寒论也提出来了,阳明有热,如果汗出多,猪苓汤不适宜使用。因为出汗多的话,又加上这个方利水力量很大,泽泻、茯苓、猪苓又加滑石,由于汗、水液、尿液都是人体津液,所以利水也会增强这个伤阴,既然多汗的情况下,说明阴液损伤严重,那不适宜用这个方。

上面我们讨论了猪苓汤和五苓散的比较,从这两个方比较可以看出来,五个药当中三个都一样,两个次要药物稍做变化,整个方从病位,从疾病的性质,特点、主治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从中可以领悟的,这个在共性病机基础上,兼证差别,怎么通过这种配伍来适应病情变化。

临床运用

辨证要点

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

由于是水热互结在下焦,当然也存在着气化不利问题,所以小便不利是它的主症(像五苓散一样),同时它热像很明显,热邪伤阴,所以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是一组它的佐证。

随证加减

猪苓汤由于它有利水清热养阴作用,同时又用了阿胶,阿胶又有止血作用,所以它不但用于热淋,还能用于血淋,用于热淋,可以增加清热利水的力量,加栀子、车前子。由于血淋,要加强凉血、止血,加白茅根、大小蓟。

使用注意

内热如果重,汗多口渴严重的不宜使用。前人也往往强调如果热盛汗多,口渴重的话,特别汗出多,这个方使用,又容易重伤气津,甚至于造成病情严重。这是猪苓汤的临床应用。

防己黄耆汤 二类 《金匮要略》

防己黄耆汤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方。在《金匮要略》上有两篇里边都用了这个方,一个《痉湿暍篇》,一个《水气病篇》。这两篇里边,两条条文,只有一字之差。《痉湿暍篇》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水气病篇》里提的,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说明这个方,张仲景用来治疗风水、风湿两类病证。

主证分析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

这两类病证同时发生的一个基础,都有汗出、恶风、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脉浮、身重反应出来它是一个表虚不固,又感受风水、风湿。所以主治证候,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正气的方面,正虚表现在表虚不固,所以它可以有恶风、自汗。汗出、恶风有表虚表现。而风邪兼湿邪,风湿伤于肌表,风湿证,或者风水,风水往往指的上半身为主。水湿泛滥、浮肿、水肿,这两个水湿本为同类,当然水湿侵渍,身重,身体沉重。如果属于风湿主要反映在肢节疼痛上,我们现在所说痺证这一类,肢节疼痛。浮肿是风水反应,水肿病,舌像脉像来看,舌淡苔白,这一般偏于虚,脉浮,有表邪的特点。所以从这个方来讲,对内来说,正气不足,表现在表虚不固上,反应的症状,汗出恶风。病邪来讲,它有外来风邪或风湿之邪。体内由于正虚,会产生水湿的病理产物。内外合邪,以风湿的肢节疼痛,或者风水的浮肿反应出来,这是它的主治。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治法需要邪正兼顾。

功用

益气健脾、祛风利水。

益气健脾是个扶正,由于它表虚,主要是气虚,气之源头在脾,所以健脾呢,有助于气的不断化生,祛风是散风祛表邪。利水可以除湿,也能治水肿。所以这个方功用是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方解

防己

祛风,又可利水

 

黄耆

益气固表

 

白朮

健脾燥湿,助黄耆补气,止汗

 

佐使

甘草

协助黄耆、白朮补气,也调和诸药

 

生姜

外调和营卫,内调和脾胃

大枣

 

 

历来讨论的君药的设定,方案不尽相同。有的防己为君,有的黄耆为君。我们教材,根据多数意见,以防己黄耆联合为君。这体现一个邪正兼顾。防己祛风,又可利水,祛风能祛风止痛,利水能消水肿。黄耆补气,它有很重要的特点,有较强的固摄作用。特别是黄耆量大的时候,在方中往往侧重在固摄。我们前面学了不少以黄耆为君药的,在方中用量比较大的黄耆,比如说补阳还五汤,或当归补血汤。这些方里黄耆它不但有补气作用,而且有较强的固摄作用。这种升举,像补中益气汤,升举和固摄,是同类的一种作用。在当归补血汤里的血虚阳浮,它可以也有固摄、固表这种作用。在这方里黄耆也是用来益气固表,既能补气,又能针对表虚,有点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玉屏风散,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玉屏风散里边,跟这个方的前三味药相比很相像,玉屏风散黄耆、防风、白朮。这里是黄耆、防己、白朮。就差一个字,可以领悟一下。两个共同特点。都有这种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都有黄耆白朮联用。

白朮健脾燥湿,针对了风水、风湿含有的水湿为病的问题。白朮又能协助黄耆补气和健脾相结合,白朮本身还有止汗作用。它和黄耆相配,构成治疗表虚常用的一种组合。

下面生姜、大枣、甘草,都属于佐使药。生姜、大枣在这,由于外有风邪,所以它起到在表调和营卫的作用。在内可以调和脾胃。生姜还有散水湿的作用。

防己黄耆汤药味不多,反应出来一些基本配伍组合,还比较丰富。而且在临床上,是治疗表虚风水,风湿,一个常用方。实际上这个方临床是非常常用。但是由于整个祛湿剂里的一类方比较集中,所以我们把它定做二类方。

临床运用

辨证要点

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迟细。

防己黄耆汤的运用,这是辨证使用的要点。汗出、恶风,前面讲了,这是很重要反应它的表虚特点。小便不利,水湿壅滞,如果小便通利了,水湿就有出路了。所以从主治来看,一般来说,特别是在风水证。都会有小便不利现像。

随证加减

· 兼喘,加麻黄;风水,往往水湿,由于外来风邪,造成风邪侵犯体表,造成肺气不能宣发,肺气失宣,水道不通,水湿泛滥,这样造成影响到肺的一个宣发,而成喘。加麻黄,既能宣肺平喘,又能通过宣肺来畅通水道之水。

· 腹痛,加芍药;缓急止痛。

· 冲气上逆,加桂枝;(水气重,造成冲气上逆,侵及头眩,加桂枝,增加平冲降逆作用)

· 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增加利水,利水消肿。

水湿壅盛而肿甚者,非本方所宜。(水湿量很重,水湿泛滥,肿势很重,这个方的利水消肿力量较小,它治疗风水,一般肿势并不是很重。所以就要掌握这个尺度。

上面我们讨论了利水渗湿方面的三个方,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耆汤。这三张方都是《伤寒论》或《金匮要略》的经方,这三个方的共同特点是利水渗湿,以利水为主要的。当然在防己黄耆汤里它有个表虚问题,所以它祛风、利湿和益气固表相结合。这是和前两个方有区别的地方。


第四节 温化寒湿

适用病证

湿从寒化,阳虚不能化水所引成痰瘀水肿等证。

既然说温化,那就是针对了这种湿的产生,是阳气不足为主要原因。阳虚不化,阳虚为寒,这时产生寒湿证候为主。主要用于这一类,痰瘀水肿为主要。这种寒湿引起的范围还可以很广。这里举了主要的病证。

配伍用药

温阳药和利湿药为主,常配健脾补肾药,理气药为辅助。

为什么呢?湿喜归脾,水湿的产生往往都和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或减弱有关。同时,肾主水,特别是阳要化气的,阳气要温化水液的,肾阳是非常重要的。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化,所以它叫元阳。阳虚到一定程度,往往影响到脾肾阳虚,特别是肾阳虚,这种对于寒湿证,根据它阳气虚弱程度,我们选择药物,往往健脾补肾,温阳药结合健脾补肾。有的时候水湿组滞气机严重,往往要结合理气药。总体上,这类方剂,多用温阳药和利湿药相配。这是主要的。这是温化寒湿药物配伍的一些共性。

苓桂朮甘汤 一类方 《伤寒论》

主证证候

中阳不足的痰饮病。

中阳不足
脾失健运

水湿不化,寒饮内停

胸胁支满,短气而咳,目眩心悸 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中阳(脾胃阳气)不足,实际上它是中焦虚寒的一种基础。阳气不足,不能温化水液,水液停留在局部为痰饮,这个痰饮是饮停中焦,病位明确是饮停中焦。中阳不足,导致水湿不化,痰饮内停,水饮停蓄中焦,从表现来说,水饮停蓄,饮邪为阴邪,停蓄就会阻滞气机。气机不利,就饮邪随气上逆。饮邪上逆可以水饮犯肺,短气、咳嗽、胸邪支满。这是常见的。饮邪上逆,上干头目,上干清阳,可以头晕目眩。心悸,也是水饮内停,水气凌心经常出现的现像。这是中焦阳气不足,造成寒饮内停,饮邪阻滞气机,寒饮之气上逆,上逆于心,水气凌心或饮胁迫肺,或饮邪上干清阳所造成。苔白滑,苔白偏寒,白滑说明痰饮较重。脉弦滑或沉紧,有是寒饮内停,偏于阳虚有寒这种脉像。

从这个主治证候分析来看,苓桂朮甘汤是一个痰饮内停中焦,是由中焦虚寒,阳不能化气,水湿内停形成的。

功用

温阳健脾,利湿化饮。

方解

茯苓

渗湿利水,平冲降逆

桂枝

温阳化气

白朮

苦温,能健脾燥湿

使

甘草

调和诸药,补气

茯苓在方中用量最大。为君。因为水饮内停中焦,而且还突出反应在饮邪上逆,茯苓既能渗湿利水,又能平冲降逆。特别是茯苓擅长于治疗水饮上逆的这种冲逆引起的心悸头眩。对于茯苓这类用法,在仲景使用当中有规律性的反应。我们前面讲到五苓散,也是用茯苓,所以它也可以有这种平冲降逆,水气上逆,针对水气上逆这个用法。在这里做为君药,是全方立足于化饮,通过利水渗湿,当然茯苓还能健脾,健脾有助于化饮。方中的桂枝,擅长温阳化气,能温化水液。桂枝茯苓同用,是一种既能温阳化气,更是平冲降逆的一种基本组合。

《伤寒论》上用桂枝和茯苓相配的方不少,基本它都有一个平冲降逆,平水气上逆的作用。但桂枝的平冲和茯苓的平冲,有一定区别。桂枝往往对寒气上逆,偏寒,跟茯苓同用,往往水气上逆。

臣药,白朮的燥湿和茯苓的渗湿相配,有助于除湿祛饮。而且茯苓白朮都能健脾,白朮桂枝相配,又是温阳健脾的一个基本的常用组合。

作为中焦阳气不足,这种是虚寒的基础,内生之寒,温必兼补。桂枝之温,和甘草之补,相结合。也是治疗内生之寒,温补结合的一种结构。这个方虽然才四味药,但是能够构成一个温阳健脾治其本,利湿化饮治其标。标本兼顾的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的一张基础方。

配伍特点

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

这方很平和,偏温,桂枝、白朮、甘草都偏点温,但是温而不燥。有就是说比较温和,有利水作用,茯苓利水,但利而不峻,而且体现了利水化饮,和温阳健脾相结合,标本兼顾。对这类慢性病,这种痰饮病,张仲景有段话,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它这样的结构,符合这个要求。之,恢复协调平衡。前面在讲和法时讲过,用双向调节方法,恢复它的协调平衡,所以既考虑到水饮,痰饮内停的标,又考虑到中阳不足的本,用药呢,温而不燥,利而不峻,体现了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恢复它的协调平衡。这是它的配伍特点。

基本配伍组合

很多基本的配伍组合关系,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对后世医家临床的应用有很大启发。大家很推崇。

· 苓、桂:温阳化气,平冲降逆。(两个同用,往往平水气之上逆)

· 苓、朮:健脾,祛湿。(都健脾益气,茯苓有常余渗湿利水,白朮苦温燥湿,此影响到后世像四君子汤,茯苓白朮汤,等,就是以茯苓、白朮为主体的方,名字叫茯苓白朮汤的在《中医方剂大辞典》里就有上百张方。这种配伍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 桂、朮:温阳健脾。(温阳,健脾方法相结合,桂枝白朮,后来附子白朮这些,从仲景时代开始,这类温阳健脾结构已经用得比较多了。)

· 桂、甘:温通心阳,平冲降逆。(这在张仲景的经方里,是个桂枝甘草汤,它本身可以温通心阳,也能平冲降逆。)

· 苓、甘:不滋满反泄满。(若单用甘草,容易令人中满,苓、甘相配,汪昂说不滋满反泄满。甘草就会会引起中满。)

这些都是仲景在经方里用得较多的一种配伍关系。从苓桂朮甘汤这四味药里,反映出基本配伍组合,对后世的启发是很大的。

临床运用

辨证要点

胸满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痰饮停于中焦以后,阻滞气机,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眼睛发花,心跳,这个强调水饮之气少逆,前面讲了,舌质一般淡,苔白滑,反映饮邪停聚。

随证加减

痰多,加半夏、陈皮;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肠鸣声响),加枳实、生姜。

半夏、陈皮和本身的茯苓、甘草一结合,这方内含一个二陈汤。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力量增强。这是张仲景用药的规律,心下痞,用枳实消痞,消痞导滞,也有助于水饮下行。因为它有消痞、下气。生姜擅长于散水,所以腹中肠鸣,张仲景一般多用生姜。譬如生姜泻心汤这些。附中雷鸣下利用生姜。

使用注意

饮邪化热,咳痰黏稠者,不宜使用。

水饮停蓄化热,咳嗽痰是黏稠的,不宜使用,因为这个方主要是温和利相结合,全方偏温。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苓桂朮甘汤的临床运用。

苓桂朮甘汤和五苓散的比较

 

苓桂朮甘汤

五苓散

共同点

都是水饮内停,都有水气上逆
三味药(茯桂朮)相同

病机

痰饮,痰饮停蓄中焦

外邪入里,循经传腑,导致水饮停蓄下焦(蓄水证),影响膀胱气化,小便不利

病位

中焦

下焦

药味

四味药
苓桂朮+甘草

五味药
苓桂朮+泽泻、猪苓

水逆情况

反映在中焦向上,心悸,头晕目眩

脐下动悸,水逆,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偶而咳嗽,吐涎沫,头眩都可发生

用药

偏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基础,所以用甘草,甘草桂枝,温补结合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没有强调小便不利,没影响道下焦气化

下焦,所以不用甘草。(甘草使药性缓流中焦)
用泽泻、猪苓渗湿利水,因为小便不利

苓桂朮甘汤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