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 05讲

 湘韵斋 2014-07-05

上一节课我们讨论到常用治法,就是医门八法的汗法和吐法。吐法讲了它的定义、三个部位,涌吐的三样东西,现在接着讨论吐法的适应病症的特点。从临床来看,

适应病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

 

历来运用吐法适应的病症,包括中风的痰涎壅盛,包括癫痫发作,风痰壅塞胸脘、咽喉,包括食物中毒,这类在我们现在的基层地区很多。用现代医学方法抢救的手段不足的情况下,往往还是用这个吐法。这类病证共同的特点,是病位居上,胃脘以上,病势急暴,也就是说,证情比较紧急,体质还算壮实,因为像有这类病邪蓄聚在咽喉,胸膈,胃脘的话,也会损伤正气,但病程较短,没有影响到整体的正气,体质还算壮实,而且比较明确的内蓄实邪。所以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这是使用涌吐剂,用吐法的适应病证特点。

使用注意

1        吐后调养脾胃。

2        止吐方法。

o       冷稀饭、冷开水

o       姜汁

o       麝香,1~2厘。

使用注意上节课曾经提到了一些,当然涌吐之后,特别要注意调理脾胃,按照尤在泾讲,“吐下之后,定无完气”,涌吐之后,或者用下法之后,损伤了脾胃后天元气,所以要调养脾胃,如果吐得太过,要掌握一定止吐方法,所以这里介绍的简单几样止吐方法,可作参考。

下法

定义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泻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下法也是作为中医学,很具特色的一类治法。这个下法从定义来看,它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这三个词的含义是相似的。但是我们往往使用时,攻下或者泻下,带有泛指的意思,或者狭义指胃肠的一些饮食糟粕积滞,为饮食糟粕冷积这一类,荡涤也用于这类宿食糟粕,但是有时候用于像水饮、痰,这一类的病理产物。攻逐光用于攻下瘀血或者积水这类使用。像停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宿食、燥屎、冷积这是属于饮食积滞这一类为主的。瘀血,那是包括妇科、伤科、包括内科。由于有瘀血阻滞形成必须攻下的,也是常见的病理产物。结痰、停水是水湿壅滞以后,形成的病理产物的不同的类型。这六类,实际上就是饮食、瘀血、痰水。这六类病理产物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方法。所以这里谈到了一个作用手段,和针对的病理产物。这是它的一个定义。

适应病证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或积水等形证俱实之证。

适应病证围绕着六类不同的病理产物来的,大便不通、燥屎内结,这是指的有饮食积滞在胃肠,需要用攻下的这类病证。热结旁流是热屎互结的又一类表现形式,这在后面的大承气汤证,重点要分析这个问题。它本质上仍然是热实互结在胃肠,而现像上这个旁流,是热邪逼迫津液从燥屎的旁边流下,可以这样理解的。热邪逼迫津液从旁而下,是由这种燥屎内结造成的,本质还是燥屎内结。但这种情况伤津最快。停痰、留饮,瘀血、积水,这仍然是前面谈到的,属于形证俱实之证。一般情况下,以攻下实证为主。当然有正气不足了,有气阴两伤,或气血不足。分别要结合补益方法来攻补兼施。

分类

针对攻法要分清楚,分类是根据病邪性质种类和正气的强弱,这里包括了三个意思。一个性质,性质大体有寒热之分。所以我们有寒下、温下两个主要的大法。从种类来说,它有饮食积滞造成,也有水湿、水饮、痰结这一类造成,需要攻下。当然正气亏虚,要攻补兼施。从程度不同来看,热屎互结如果较轻,仅仅胃肠燥热,可以用润燥,热屎互结的轻证,或者纯属津血不足,这些都可以用润下。因此后面相应的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这样五类。这五类是不是分全了呢?严格讲,在下法方面还没有全,比如前面说攻下瘀血,那这些部分内容,在相应的理血剂里面讨论的,所以在后面各论的具体的章当中,分节里边,五节都没有攻下瘀血。放在理血剂里边,这是下法的分类。

使用注意

下法运用要辨清病情属性 。

就和我们前面讲汗法的时候一样,首先用这个法要辨清楚它病邪的属性。寒热属性,这个非常重要。尤其在,我觉得是近一二十年来,用下法的时候辨别寒热属性,很多人把它忽略了。因为现在运用中医的下法,不仅仅是我们中医队伍自身。下法,比如用大黄可以攻下,吃点番泻叶泡点水吃也可以,有攻下作用,几乎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成为一个常识。而很多现代医学工作者,西医也爱用这一方法。病人大便结燥了,给你用点番泻叶,你去泡泡水喝。但由于没有按照辨证论治的观点,运用下法。所以应该用温下的往往用寒下,滥用寒下这种现象,往往给病家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

 

这可以说临床上看得太多了。你比如像西医的医院病房里,我们经常会诊的时候,多例发生这个不良后果,在胃肠道,比如一些癌证病人,到晚期,这个时候的胃肠腑气不通,很多是晚期津血阳气不足了,邪实正虚,这个时候如果单纯用寒下的话,那是支持不了的。所以有的大便秘结,很燥结,单纯,就哪怕一点番泻叶的水:我遇到过这样的病例,泡水一喝,喝了人第二天开始大便倒通了,滑脱失禁,整个一下子体质更加垮下来了。马上,因为省人民医院隔我们学校很近,所以去会诊看一看,这个证完全是个什么呢?补中益气汤证。所以用补中益气汤,后来还遇到一些病例,这种误用寒下以后用真武汤为基础,也就是说益气,升举,温阳,这种方法来治疗。说明寒下药,你仅仅是少量的大黄,或者用番泻叶这一类的,它都能够在他本来阳气不足,津血不足的基础上,更加使他胃肠道失固,更加使他阳气损伤,这是有些比较重症的病人,你使用下法的时候,本身应当注意攻补兼施。更应该注意寒热属性的辨清。

 

有一些年轻身强体壮的,如果长期的误用寒下,应当温下而用寒下的话,也可能给他造成终身的问题。我一直记得有一个病例,从这个病例体现下法的运用。是我们教研室大家一起看的一个病例。当时来看病的时候,24岁左右的一个女性,也没有结婚。在基层,就是我们过去说有泸定桥,红军长征那个泸定桥,泸定县的人。工作是在广播站当会计,来看病的主诉,家里人陪她来的。第一天看,那就一看是个精神病了。在华西医科大学,当时叫四川医学院,它的第四附属医院精神科,诊断她是狂躁,狂躁型精神病。病史呢,诊断以后已经治疗了四年,专科的精神病医院住过,华西的精神科也住过,反覆发作。所以我们一般来说,按中医辨证,狂躁型的痰火扰心类型居多,痰热、痰火型的居多,如果抑郁型的,偏于痰湿、寒痰一类的,痰迷心窍一类居多。所以一来以后,这个病人当时症状很厉害,经过我们学校门口,因为有人介绍,她母亲陪她来。当时的学校门口马路不是很宽,不像现在拓得很宽,她突然向马路当中冲过去,向着汽车冲过去。所以八十年代初,有一个女工在路边突然就看到,冲上去把她抱住,还没有也撞到汽车。所以到教研室来的时候,包括路上的做好事的人,一起就把她架着弄来。因为那段时间,刚好我们集中的看了一些精神病人,不光是我,我们教研室,包括一些年轻老师,大家都是一起看的。因为方剂教研室从我们过去老主任陈绍祖教授开始,都非常强调临床,所以经常在教研活动时讨论教研室大家看到的一些病。如果谁出差了,请他看的病人其他老师接着去看,是这样的。

 

当时看这个病人,舌头看不到,牙又咬得很紧,根本不合作,诊脉诊不清,费了很大功夫大家按着牙齿弄开,看到一点点。究竟觉得是,大家几个老师看,这个舌头很湿润,脉是摸不到,因为她很强,根本摸不准。舌头很润,脸色基本上偏于一种晄白,有点面浮。也不是肿,偏于胖,这个就是当时初诊看到的情况。舌脉都并不十分准确。但是从她过去的体质,她母亲述说,我们判断偏一点阳气不足。那就是病史考虑。当时来看了两次了,才确定一个治疗方案。从病史考虑呢,作为一个诊断疾病,我们体会两次当中,反复的了解疾病的历史,八年当中的一个过程。这个对诊断很重要。一个病人如果看三五分钟,十分钟,就打发走了的话,那是不行的。所以这个病人每次来,大概都要个把小时,大家看的话,因为病情好转过程,比较感兴趣了。

 

她是八年前,16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我们是八十年代初看的,那时候开始上山下乡,所以她就安排到本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高原,所以她就安排到一个生产队,还不算太高,属于高原地区。在那里下乡了一年多。但是有一次呢,她母亲说,在月经来潮的时候,下水田里边去插秧,高山有水稻,那都是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一般不适于经期接触,那很冷。我在那个地区,当时在军医院的医疗队到那个地区工作过,曾经,当学校毕业不久到那个地区,还为了当时的医院水电站,自己的一个水电站,要闸水,冬天下了雪,那很冷,下去最多能呆十秒钟。所以下去插秧,肯定受寒湿。以后她逐渐就月经又不调,月经不调,痛经这些情况发生。当时她并不会说自己怎么诊断啊,年轻人能拖就拖过去,一年后,那时她下乡时间不长,一年后到城里面工作,工作就在广播站里边,有一份工作。逐渐就发生大便开始不太通畅,伴随着人体开始就发胖,这也作做为年轻人,也不觉得如何。后来调到康定工作,离泸定两个小时汽车,甘孜州首府,这工作医疗条件要好一点。在州人民医院,后来她母亲说,她以后就形成一个习惯,吃药,吃那个牛黄解毒丸,医生给她开的。牛黄解毒丸一吃,她就能通,不吃就不通。就把这个病看作是无足轻重,反正吃一颗,多的吃两颗,我就可以了。再往后就觉得奇怪了,每到礼拜五,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双休日,还是单休。礼拜五不是周末。到礼拜五她就要开始觉得胀了。一个礼拜就一次。吃点牛黄解毒丸通,后来形成规律性,因为二十多岁的人,当时已经二十岁了,就这样三四年当中开始受寒以后到形成寒性收引凝滞,寒湿伤阳气,这样冷气开始积滞,这个二十岁左右的人,就要,女孩子总要谈朋友,谈恋爱,就会遇到一些哭哭笑笑的事情了,精神上。

有一次在春节的时候,大年初一早上,她妈妈就发现这么晚,好像自己住的房间没开门,里面的声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好向挺热闹一样的。想她一个人怎么会有别人呢?敲门不开。跑到窗户上一看,她一个人对着墙角在那又哭又笑的。这就发生问题了。以后就开始治,治了四年。大致病史就是这样,四年反覆发作。

 

这个我们分析就是阳虚。由这种阳虚引起痰迷心窍,当然平时寒湿以后伤阳气不断的积累,就有这种痰湿病理产物,那随着你有一定的条件,比如肝气郁结,肝气升发太过,情绪不稳,发脾气,那就痰随气升了,那气机逆乱了。肝气升发太过,痰随气升,蒙蔽清窍,就造成了精神性疾患。这个情况下,当时我们开始想温化,阳虚用真武汤为基础,结合祛痰、涤痰。像涤痰汤一类的结合起来。用了以后,开了两付药,吃了一付药以后,她母亲一个人回来看,她说吃了以后反应挺大,为什么?吐,呕吐。我们问她,吃了以后隔多长时间吐?她说过了一个多小时。是不是光是食物呢?吃的食物并不多。她吐很多泡泡、水啊、黏液。大家想,觉得这不是坏事,但唯一的就是不应该从吐的方法出来。既然她大便是不通,到后来都是每礼拜五,每礼拜一次,要给她吃牛黄解毒丸,告诉她不要吃牛黄解毒丸了。你这个长期本来阳气不足,用它通一下子通了,含有的苦寒药,像大黄类,它可以有泻下作用。但是每一次的苦寒的,进一步的损伤阳气,使你的津液凝聚不布,凝结为痰,这个病理产物继续增加,所以后来我们商量就改用温脾汤,业就是说真武汤、温脾汤这种方法结合。结果不到礼拜五她不会泻,大黄一直加到十八克她都不泻,大家说这个倒奇怪了,她里面有定时器,非要到礼拜五,后来我们陈绍祖老师说,干脆用个甘遂,你不用甘草了,这里边也不用大黄,改为甘遂。甘遂当时用量用得是比较多,第一次就给她配了四克的甘遂面面,当时想的是这样,密切观察情况下使用。一天,上下午各一次,装胶囊。如果说上午吃了泻了,喊我们,我们看了再说。这样说好的。

 

结果用了甘遂以后,她上午泻得不厉害,后来又吃了一次,下午的时候打电话,我和我的学生都去看了,这时候躺在床上,一下就不躁了,就昏沉要入睡的状况,她拉出来的东西,当时我从学校出来已经十年以上了,从没看过,居然解出来的白的一块块,冻冻样的东西,都没有黄颜色。前面开始有,后面都成这个。这第一次看到。包括我们当时的助教,现在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大家都第一回看到这种现象。然后她开始就逐渐的清醒。那我们调理脾胃,以后就是每星期五下午,到附院内科二十一诊室来给她看,每星期看一次,能够自己来了。这样在成都看了半年以后,就回去了。回去当时从八一年一直看到八二年,回去以后中途又有过一次小发作,觉得神志不太对,又送来。那次时间短,在成都住了半年。后来就没有消息。联系比较少了。

 

到一九九二年的时候,就是说已经将近十年以后了,我们搞了一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着基础医学院的部分学生,和我们老师,三十多人,到甘孜藏族自治州那里去,在当地正好中医院请去义诊看病,她家里,她妈妈通知她从康定来看了,那些年来,后来的将近十年当中都没有什么异常了。而且成家生孩子,各方面都比较正常。

 

所以这个病例,当时是比较早的,从那以后,我们教研室也收集了很多这方面的病例,用各类方法治疗。从这一例说明一个用下法,应当用温下的,你用寒下,误伤阳气,可以造成后来病情的复杂化。甚至于引起像这类病都引起终生的问题了。一定要在辨证方面辨清楚。应当寒下还是温下。病邪的性质,这个很重要。所以不能够滥用下法。现在很多新药里边,用温下方法的方极少,寒下的多。所以运用成药,仍然要很好选择。

 

使用注意方面要注意中病即止,顾护正气。这个大家好理解。你根据他那个比如胃肠燥热的程度,原有的体质因素,性别,年龄等等,照顾正气。

和法

定义

和法是通过和解和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下面一个法,和法。和法在中医里是,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一个法。简单讲它是一个复合治法。如过真正讨论起来,是直到现在都属于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特别是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这是个讨论得很多的问题。像我们现代、近代很多临床大家,秦伯未先生、蒲辅周先生;岳美中先生,都发表了很多对和法的看法。

 

和法的“和”这个字,在汉代和汉以前,它是一个哲学名词。过去那个时代的人不把它当作连词,我们现在是我和你,你和他,它是个连词,过去不是这样用的。你往前翻翻就是明清时代里头,都没有我和你,你和他,它是现代的。过去是个哲学名词。你比如说《内经》上,用“和”这个字用得很多。从治法的最高境界的是“和”,《内经》说“和为圣度”,“和”本身在古代哲学里,用的是协调平衡或者双向调节这种含义。协调平衡都有双向才谈得上协调嘛!两个人协调不协调?两个方面平衡不平衡?所以《内经》里谈到“和为圣度”,就是说用治法最高境界是和,就是协调平衡。所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个思想也是一种和的思想。所以过去的和,这里讲的是广义的和,我们到现代中医的和法,和古代所谈的和的概念有联系,都有协调平衡的意思。但是是广义、狭义有区别。

 

老子《道德经》里边谈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描述了什么呢?描述了天地之间万物的产生,实际上中医学整个生的概念,就是根据这段话来的。道生一,自然界的物质本源和总规律,一生二,整个物质共同属性是运动,运动中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只有两种基本态势,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而阴阳相互作用呢,二生三,那到我们医学上,阳气蒸发阴液,比如肾阳蒸发肾阴,产生肾气。二生三,三是种阴阳平衡状态。那阴阳平衡状态是产生万物的一个根源。万物得以保持正常,得以化生的一个根源。肾气是一身五脏六腑精神活动,生理活动的原动力。它后面这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冲气为和”也就是它的阴阳的协调平衡,这叫“和”的状态,最理想状态。冲,冲和。所以最早的“和”的概念,先从一个哲学名词,强调事物双方的协调平衡。强调什么?你恢复他的正常状态所采取的双向调节。病态情况下,你要使他恢复协调平衡,所以《内经》才把它提到叫“和为圣度”首先了解了“和”这个含义。

 

本来和是个可以说最高层次的,就像一种整个原则一样,到我们现在,和,把它成爲“和解”,“调和”这个概念是狭义的。整个中医学应该讲,它的治法里充满了就是要人体协调平衡,广义它是一种总的治则概念,狭义他是一个和解调和。我们现在把它定的是“和法是通过和解和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这个只有围绕着我们现代用和法的,特别是从成无己以后,用“和法”把它具体化以后所下的定义。所以直到现在,对“和法”,哪些方属于“和法”,大家还是有处理的不同。有讨论,有争论。所以对“和”的理解,还是一个学术讨论的问题。

我们重点讨论狭义的“和法”,然后看看不管广义、狭义,有什么共性?本质是个什么?和解和调和从共性来讲,都有一个双向调节,和解主要针对邪在半表半里,这最早是成无己解释《伤寒论》当中,因为根据《伤寒论》,用小柴胡汤当消息和解,张仲景提出来和解,所以成无己把它归纳落实到半表半里,这个就叫和解。现在这个狭义和法中的和解这部分,就是专指的邪在少阳。调和的观念宽一点。因为调和包括调和阴阳、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脏腑等等。只要是双向的,这个病情涉及到的双方,有一种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这种状况,都是和解范围。但你总要把这个调和下个定义。所以戴天章,这里讲和法包括和解和调和两类。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法,和解少阳的治法。

 

·        协调平衡、双向调节之义。

·        和为圣度(《内经》)

·        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        调和,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戴天章《广温疫论》)

 

调和,我们引用戴天章的一段话,戴北山他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大家一般比较共同的,都引用这四句话,从五版、六版、到现在七版,作为公认的。有没有别的定义?还是有的。我们前面说过用现代语言来,前面几位医家所讲到的,包括秦伯未、岳美中、蒲辅周,他们都给和法下过定义,语言上都有一定的差别。也没有形成一种共识、定论。所以还是目前以这个作为狭义和法中间的调和这个服法的一个定义了。他这里讲,寒热并用,补泻合剂是指的疾病性质,我们讲过寒热虚实,补泻针对虚实,寒热并用针对的病性的寒热属性。并用,说明是对立病性的同时存在。从病性,病邪性质来讲,是对立病性同时存在的。“表里双解之谓和”是指的病位,这几个大家好好理解。平其亢厉呢,是主要指的脏腑,也可以包括什么?包括像阴阳、气血这一类。但一般来讲,讨论当中涉及脏腑较多,你比如说脏腑之间在生理关系上,密切协作的一些,肝和脾,心肾,肝肺,这类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当中,非常密切的,具有密切关系,在脏腑之间,产生一种生理上的协同,打破了病理上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恶性循环。而责任不是单打一,一个方面为主。而这个是必须双管齐下,双向调节。

 

我们为什么经常把调和肝脾、肠胃,把它做为调和最主要的呢?有没有别的呢?说调和广一点,调和气血,调和阴阳都可以算。上下不和,分消上下,甚至于营卫不和,桂枝汤,上海出的《方剂》书,桂枝汤放在和法。那不是调和营卫吗?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表和营,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那也可以用在调和阴阳。所以这个调和概念很广。这里的平其亢厉,要求学员重点理解这个,脏腑用得最多。肝和脾在生理关系上,肝主疏泄,帮助脾胃运化,脾胃运化水谷精气成为气血津液,又要养肝,这我们叫作木要疏土,土要荣木。木来疏土,土来荣木,这是一种生理上良性的循环,但是产生病理关系的时候,往往相互平衡被打破,这在临床上,或者生活中,大家都是个司空见惯的。人精神舒畅,吃饭就吃得多,如果心眼小一点,经常不高兴,他吃饭就吃不得,那不是肝的疏泄与脾胃运化失司,两者相互影响,所以在肝脾同病的过程当中,往往相互影响。那我们用这种和法调和肝脾的话,必须双管齐下。这种肠胃不和,往往指的是胃的降浊和脾的升清,同时发生问题。上热下寒,胃热肠寒,造成升降失常,而且相互影响。你不是单打一,治哪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必须双管齐下。所以“平其亢厉之谓和”,主要指的是人体的脏腑功能,或者基础物质,相互联系的双方,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治疗上得双管齐下。

 

有的学员可能要问,我们从治法的角度,绝大多数方,因为补益的方里边,不管你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你都要注意到,用药往往中医有这个特点,矫枉不能过正,补气要补而不滞,补血、养阴要滋而不腻,对吧?都配一点这种,归脾汤里配一点木香,四物汤里用点川芎,养血还要通呀,通补呀。那这不是双向调节,这是和吗?不同,这不能算和。因为什么?这是它有一个,从矛盾双方有一个主要矛盾。有个非常突出的主要矛盾,另一个是相对来说,较次要的。因为中医学用治法时候,它注意到病机是什么?往往对立病性会同时存在,因虚可以致实,因实可以致虚。我们学习《方剂学》很多基础方,很多病机都比较单纯,就算兼挟证复杂程度也不重,为什么?它是基础课。

 

所以很多学员一到临床以后,看到一些老中医,经验丰富一点的中医开的方很复杂,又是补的又是泻的,又是寒的又是热的,往往都不好解释。实际上你要把很多这个,中医治法配方里它有很多东西,没有把它升华归纳出来,从整体思想来看,过去病因、病位,中医特点我顺便提到了,病的性质里有一种对立病性同时存在,你不是虚证吗?我补气,我不光是用人参,我还配白朮、茯苓。这个思想从仲景善用白朮茯苓这种配伍结构,到了唐代,这个时候茯苓成为一个保健药品,包括孙思邈,孙思邈的书很讲究,里面有丰富的养生、保健、食疗、美容。这些药都有,这些方都有。茯苓,上品,《神农本草经》上品,仲景用的时候就是以祛湿为主,安神方面到唐代才开始。到了以后用茯苓往往就茯苓、白朮健运渗利结合,为什么到了宋代出现四君子汤呢?仲景的方结构里面没有四君子汤。理中,这种有,温阳。讲到后面方会了解,那跟时代有关系。汉代冷得多,全球性的,所以他光补气一个人参行吗?不行。加上白朮的健脾燥湿,茯苓的健脾渗湿,这个结构是一种通补结构,这考虑到因虚可以产生脾胃运化障碍,有水湿渚留,水湿停留。四物汤,熟地、芍药补血可以了,还来点当归,特别是川芎,考虑到因虚可以致郁,血虚可以血滞,自来水管里水少了,必然要流出来黄水来。水少了,虚了,流速慢了,要瘀了。所以养血当中要配活血。当然用量,药的种类这些要控制,这种思想是一种双向调节,考虑到一类病性引起对立病性,对立病性同时存在。

 

在临床上,严格地讲,绝没有纯虚、纯实、纯寒、纯热的。没有纯的。冬天我到北方,经常去看那些,冰天雪地,有一次到嫩江,冰天雪地的时候,你看他们北方人,放一大堆大白菜堆在那里,一场雪盖上了,对吧?反复下雪反复冻,最后像个碉堡一样,打个洞,里面热烘烘的。你往稻草上泼点冷水,外面很冷,冻冰了,里边热烘烘的。因寒郁可以化热。因热伤气,从性质上可以出现寒的现像。所以对立病性往往同时存在。

 

但是我们学《方剂学》,有的学生就要问了,你说四君子汤,四物汤,从广义的补泻角度扶正祛邪都结合了,使它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那大承气汤里边,是不是考虑对立病性同时存在呢?哪样药是补葯呢?它光泻呀?但要注意,他治疗有一个程序先后,大承气汤用过之后,“吐下之后,定无完气”,前人告诫的。你还要调理脾位。这是考虑到先决条件,叫主要矛盾。独参汤有没有泻药呀?纯补呀!你不是说整个治疗应该是个考虑对立病性吗?独参汤是用来益气救脱,脱挽回之后,有没有病理产物?因为这个虚,会产生体内相应的病理产物,你这又要来调理,并不是他这个对立病性不是同时存在。但是这种对立病性同时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其主要矛盾。这个不能算和法。

 

和法是什么?涉及到双方,没有一个矛盾是占据主导地位,占据绝对地位。这种情况下才去用双向调节的方法,使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双方,复归于平衡,归于协调。和法本质是在于这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