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的修建

 文山书院 2014-07-05
古城的修建
□本报记者 蔡德东 通讯员 王静
  护城河
  道路排水沟(基础设施)
  城墙东门豁口卵石路面

  伴随着人类进化的脚步,澧阳平原稻作文明迎来了它的发展高峰。原始先民筑土为墙,挖壕环城,建立起了一座环形城池。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城池,它始建于6300年前,从4500年前开始走向衰落,最终废弃,期间曾经历过4次大规模的城墙修筑与扩张,城内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城垣平面呈圆形,周长约1000米,筑基起墙,保存较好处高出地面4-5米。城垣外环绕有护城河,现存护城河最宽处达35米,最深处达4米。今城内陆势高于城外约4米,最高点在城内西北部位。城内还发现道路遗迹和制陶作坊遗迹,密集的土坑墓和瓮棺葬构成的墓地位于城北偏西。 由此,有功能齐全的聚落居住区、制陶作坊区、水稻种植区、祭祀区和墓葬区。城头山人在这里居住了2000多年。城池修筑时间之早,使用时间之长,实为中国史前史上所罕见。高度发达的稻作文明,不仅成就了自身的辉煌,也辐射到周边地区。

  第一组 城墙·城门(城的防御)

  中国古代城池并称,指的是城墙与城壕而言。城池是我国最早出现、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筑城形式,它的雏形是史前社会挖掘壕沟、利用栅栏加强防御的环壕聚落。城头山城的城垣断面呈梯形,积土夯筑而成,开创了我国古城墙夯筑的先河。城头山古城由护城河、夯土城墙、城门、夯土台基和道路组成。墙基宽37米,顶部现存宽约16米,残高5米。城墙东南北各有一个豁口,分布于各面城墙的中部,作为出入的城门。东部城墙豁口间发现属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夹杂红烧土块和卵石铺垫层,该豁口正对护城河与自然河道相连通的出水口,可以判断东门是当时的水门或水岸码头。南门是有苇席木桩等护坡设备的渡口,北门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陆地通道。显然城的布局经过精心规划。

  第二组 道路排水沟(基础设施)

  作为城内主要设施,道路是相当重要的规划。为了人们进城、出城和从事生产与日常生活的方便,城头山人必须规划城中道路。从发掘现象来看,城内道路宽约2米,还有城内向城外顺坡修建的卵石路,兼有排水的功能。城池修建在高岗之上,呈西高东低之势,便于城内排水。同时道路两侧设计有排水沟排水,既可能是住房的排水沟,也可能是整个城区排水系统的一部分。

  城南揭露的城壕表明大溪文化时期该处有一通道,应为第一期修筑。第二期修筑时在通道两侧开挖壕沟,这里遂成了城头山城与外界交通的水陆码头。这个交通口开在城南,主要因为这里靠近澹水。这一时期,通过连接城壕和澹水的人工河道,城头山城与外界的舟楫往来,即或从这里开始。

  第三组 环壕护城河(军事设施)

  城头山人最早筑城之时,城垣外有环壕围绕,这种环壕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而且环壕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扩建城池成为必然。原有的规模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于是不断向城外扩张,原有城壕弃而不用,在其上修筑新的城墙,城墙外修筑宽大的护城河。护城河紧贴城墙外脚,大部分系人工挖掘,少数系利用天然河沟,河宽30-50米,最深处约4米,澹水支流在城东流过,向南注入澧水。

  第一次大规模筑城之时,在城垣外营造壕沟。壕沟东西长311米,南北宽211米,周长约为819米。挖掘整条壕沟的土方数约15776立方米。按照平均每人1天挖掘1立方米折算,需要15776人/日。若每人以每天100人次计,则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才能挖成。可以推测,城头山聚落已经有了动员和组织较多人员的社会机制。

  第三、四次更大规模的挖河筑城。如果计算城墙的规模与用工量,以南城墙和护城河估算,要建成完整的城墙的护城河系统,需要总劳力约47万人次,如果每天投入200个成人劳力,需要约6年才能建成。如果仅以城头山城内居民劳动力,显然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意味着以城头山为中心的某种联盟的建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