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调查实验:当你对世界微笑时,世界也对你微笑

 浩之瀚海图书馆 2014-07-06
       图片:《搜索》

作者:周不润,


情绪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太大了,但是答案是肯定的,先举几个小栗子感受下。

1. 很多人都梦过在考场上什么都不会做的场景,这是一种焦虑的情绪。当然每个人都讨厌焦虑的感觉,焦虑是因为我们在担心,将来可能有我们不想看到的情况会发生,比如说考试的时候发现什么都不会。于是理性的学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逼迫自己平时多学一点,早点开始复习,虽然不一定取得多好的成绩,但应该比大大咧咧地到考前才看书好得多。这就是“焦虑”这种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力量。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就揭示了这样的作用:适当的压力能让人的表现变好。


不用纠结负面情绪下的不理智决定,每个人都干过

2. 小明出门前,家人总是嘱咐他要路上小心,可是听多了总不放在心上。终于有一天他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时没有注意,被车撞了,万幸没有太大的事,很快就恢复了。但当小明每次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都会有害怕的感觉,于是家人的叮嘱牢记心头,每次都小心翼翼,左看右看之后才敢走。这就是“害怕”这种情绪带给我们的力量,增强我们的某些记忆,有时候会帮助我们避免危险。

3. 下面的图即使什么都不说,大家也能理解这哥们的意思,无非就是“尼玛有怪兽!”,或者“尼玛有人跳楼了!”,或者“尼玛有个 70 码正在冲来”,诸如此类。总之,有很不好的事情正在我们周围发生。这个时候的反应一般都是扭头去看并作出相应动作。这种情绪在脸上的流露和我们对此的心领神会,都在一瞬间,比他来一句“快看怪兽!”或者推你一把的速度快多了。


不用纠结负面情绪下的不理智决定,每个人都干过

4. 开始恋爱的情绪应该总是美好的,积极的。那么有没有负面情绪能让人陷入爱情呢?《搜索》里的台词说:“你要想让他爱上你,就跟他去蹦极”。虽然真实生活中不会这么绝对,但是想一想,什么时候女孩更容易依赖别人,是在海洋馆安静地参观的时候,还是在蹦极台上心跳加速、手脚发软的时候?同在蹦极台上,哪个女孩更容易信赖面前的男人,是视蹦极如无物的正宗女汉子,还是正在恐高发抖的女孩?这种情形下,情绪本身是可以转化的,恐惧可能转变成了爱情;而另一方面,女性恐惧情绪的流露,也更容易吸引男性。


不用纠结负面情绪下的不理智决定,每个人都干过

5. 曾经有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受试者叼着铅笔看动画片,并对动画片的有趣程度打分。一组受试者用门牙咬着铅笔,这样脸上表现出的是微笑的表情;另一组用嘴唇叼着铅笔,笔不能碰着牙,这样表现出来的是比较严肃的表情。结果,被铅笔“强制”摆出微笑表情的受试者,比起另一组严肃表情的受试者来,觉得动画片更有趣。这意味着,我们不但能从别人的表情中看出情绪,而且我们自己带有情绪时,可能更容易理解外界类似的情绪信息。套用一句鸡汤文:”当你对世界微笑时,世界也对你微笑。“其背后的机制可能就是:当你拥有正面情绪时,可能就更容易接受外界的正面情绪。


不用纠结负面情绪下的不理智决定,每个人都干过

以上事例远远不够解释情绪的重要性,只是随便举了一些来说明,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情绪,都是有存在意义的。实际上,情绪是我们自身感觉、生理情况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应。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情绪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情绪的波动可能是频繁而且没有征兆的。无需太纠结负面情绪下作出不理智的决定,每个人都这样干过。重要的是学会下次把做决定的时间推迟一点,放到更理智的状态下。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内心充满了悲伤矛盾绝望:


不用纠结负面情绪下的不理智决定,每个人都干过

但却希望在人前表现得意气风发:


不用纠结负面情绪下的不理智决定,每个人都干过

其实当你这样表现了,别人和自己可能都会更好了。Just try it!

作者:冯慎行,


哭了,这个表述直接否定了我正在做的和以后要做的事情,人生瞬间就灰暗了。

简单的回答: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和认知在认识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是一致的,是不可代替的。或者可以这样说,情绪和认知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的。情绪的感知和你情绪相关的直接感知、内脏活动、肌肉运动再体验相关(Niedenthal,2007),从这个角度上讲,你也无法剥离开情绪

至于情绪的作用,从情绪的发生来说,从情绪的早期理论到认知理论,无外乎应激,实际上是利用情绪更迅速的发生机制来弥补认知虽然系统但是缓慢的作用方式,当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上讲,也正是有快速的情绪作保证才可能发展出复杂的认知系统;从情绪进一步的作用来讲,情绪实际是快速接收环境信息来反馈修正认知(当然认知也会修正情绪,这种复杂的交互作用使得对情绪的研究并不像对认知的研究那样卓有成效),这种环境信息有可能是自然环境,但主体是社会-文化环境,比如他人的行为和情绪。

从实用的角度讲,情绪是获得他人真实倾向控制他人行为的最佳方式。因为情绪发生的快速且自发的性质,所以任何人都很难完全掩饰情绪的出现,这种情绪表现包括表情、肌肉活动、呼吸变化等等。同样,由于我们的某些机制(现在认为可能是“镜像神经元”,对此保留看法),在一个人出现情绪的时候,其他人,尤其是和他交互度高的人,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绪(情绪价和唤醒程度),这是完全可以利用主动出现情绪来驱使他人无意识的完成某些活动的,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也在运用这种方式,只是没有意识到。

我想之所以提出这种问题,可能是被某些消极的情绪影响,不能很好的调节情绪,那就更不用提理解并影响他人的情绪了。虽然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作用的,但是通过某些策略也是可以很有效的改善,这种时候也许你就可以发现发生了的事情真的可以因为情绪来获得改变。

而已。

Niedenthal, P. (2007). Embodying emotion. Science (New York, N.Y.), 316(5827), 1002-1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