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敏洪的老友记

 昵称903511 2014-07-06

俞敏洪 

也许是因为天资愚笨,我总是羡慕那些比我优秀的人,追随在他们后面,还热心地为他们做事。我的优点之一就是从来不嫉妒比我优秀的人,而总是努力模仿他们,把他们作为我学习的榜样。正是这一优点成就了我的今天。

进了大学后,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相比之下自己真是一穷二白。穷是经济上的,白是知识上的。经济上的穷不可怕,知识上的空白却让我陷入了极度的自卑中。好在我的自卑没有让我心胸狭隘,反而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在北大读书的几年,我尽管从没谈过恋爱,但却追随了不少优秀人物,公开或偷偷地从他们身上汲取精华。

做人就要跟着牛人跑,这样你会不知不觉跑得更快。

新东方的王强和徐小平都是我在北大的朋友,他们都是我在大学追随和学习的榜样。前文提到过,王强是我的读书老师,他的藏书接近6万本。到现在为止我都在不断地读书,因为每当新东方人聚会,谈论最多的就是读书,一旦哪本重要的书没有读,就会被他们说“你大学时候不用功,怎么现在还是这样”。新东方读书氛围之所以浓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强,而你非常需要这样的朋友。

我认识徐小平老师的故事也挺有趣。他当时教了一门西方音乐史的选修课,我听了课之后觉得他才华横溢,很想认识他。一个星期后我敲开他家的门,他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你的学生,听了你的课后很感动,想来拜访你向你请教。徐小平把我让进去,进了他家门发现有一群年轻老师在那。原来他有个习惯,每到周五晚上都会招一批老师来他家聊天。我当然很想听,就问我能不能留下来听,他说不行啊,我们聊的都是些男男女女的问题,像你这样的纯情少年会被污染的。幸亏我反应快,说徐老师我在这方面刚好需要启蒙教育。在听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没有人给他们烧水,于是,我就帮他们烧水煮方便面。连续去了四个星期,到了第五个星期我不去了。为什么不去?不是因为我烦了,而是我觉得一个人在该显示重要性的时候一定要显示出来。果然徐小平一个电话过来说,你这个兔崽子怎么还不过来?我知道,这个时候不是我离不开他们,而是他们离不开我了。

从此,在一年的时间里,我经常听他们聊天,他们的思想源源不断流进我的头脑。

后来我做新东方,想要寻找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去北美拜访一批朋友,去的第一家就是徐小平家。我跟他说新东方不缺英语老师,但缺有思想的人物,希望你回去管理新东方的思想。后来王强、徐小平一起回到新东方,我们共同托起了新东方的一片天空。

本文摘自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