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长春那些倒闭的超市!

 埂溪书楼 2014-07-07

那些年,长春那些倒闭的超市!


在这座城市里,激烈的超市竞争远没有结束 本报记者 刘阳 摄



    

更多精彩见《新财经周刊》

  Z1版~Z4版

  2014年,长春超市业又有两位“大佬”撤店。

  一个是韩国零售巨头乐天玛特,一个是法国零售业大佬家乐福。名字里共有的“乐”字,让人不禁联想,那也许是他们落户每个城市都期望的结果。但不幸的是,这一次,他们水土不服、惨烈竞争、成本难控,巨头不得不“锯头”。

  其实,在这座城市里,激烈的超市竞争远没有结束。

  回看那些年,已经离去的商家们,也都有过勃勃野心和美好憧憬,但由于叠加原因,不悦“败阵”。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篇将穿越过去,扫描历史。

  看清他们的过往,或许能给今天仍在坚守的商家们以思考。

■长春超市大事记(部分)

  1998年 恒客隆重庆路仓储超市开业,2006年9月,迁至荣德超市旧址。

  1999年12月 长春荣德仓储超市开业。2004年2月退出。

  2001年 北京华联进入长春。

  2001年 北京华普超市进入长春,永吉店在2004年11月停业,2005年3月,大经路店闭店。

  2002年12月 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长春山姆会员店开业。

  2003年2月 上海世纪联华超市入市,2006年5月退出。

  2003年12月 乐购(超市)星河湾店开业,2007年5月退出。

  2004年 华联吉买盛进驻长春,2009年4月闭店。

  2007年11月 家乐福进入长春市场(新天地店)。

  2008年11月 家乐福春城店开业,2011年2月闭店。

  2010年1月 家乐福新民店开业,2014年1月闭店。

  2011年1月 大润发超市落户长春。

  2011年8月 乐天玛特长春市绿园店开业。

  2012年9月 乐天玛特超市二道店开业,2014年6月30日关门。

  2013年8月 长春市首家永辉超市进驻。

  2013年12月 麦德龙长春商场正式开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和业内共识)

开山鼻祖

开业第一天 营业额100多万

  老张现在是长春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管理员。1998年,他第一次看到本地真正意义上的自选超市。购物进场得排队、结账出店要排队、货架商品随便选……“那种场面太震撼了。”说起当年在重庆路开业的恒客隆仓储超市,老张非常兴奋。

  老张回忆,当时,想进超市或是想出超市,都需要排队,广播会不定时地播报提示,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对顾客进行疏导。20个收银台,放在今天也不少,但在当时,需要全部开放才能勉强满足需要。迄今为止,就当时的规模和现场销售而言,恒客隆超市绝对可以载入本地商业的史册。

  而“天天低价、日日省钱”,这句现在看似平常的宣传语,一度成为商业流行语。“我就是听邻居介绍后,从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赶来的。”他介绍,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只要是休息,就会到恒客隆超市转一转。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市民一直认为,买东西去恒客隆超市是一种“时尚”,就跟现在逛高端商场差不多。

  “后来进入这个圈子我才知道,当时恒客隆重庆路仓储超市,除了模式新颖极具诱惑力外,其本地商品提供较多,畅销品齐全,消费群体全覆盖,让其尝到了甜头,第一天开业的时候,当天营业额100多万,它的开业被业内称为长春零售业的开山鼻祖。”老张说。

争相涌入

三股商业势力角力长春

  在市场经济浪潮疯狂抢滩的“世纪之交”,鼓励内资创业风向,极度开放的商业态度,长春超市业也迎来一场“中外资本”盛宴。

  1999年12月,恒客隆超市,第一次感受到了对手潜在威胁———由吉林省荣德集团与美国一公司合资创办的荣德仓储超市来了!“那时荣德就在自由大路上,我经常去买东西,该超市是会员制消费,享受会员价,当时这个模式大城市和国外才有。”曾在荣德超市长期购物的孙哲东告诉记者,刚开业的“荣德”与劲敌“恒客隆”相比,有些日用商品的价格的确更便宜。据相关资料显示,经营期内,荣德会员最多时一度高达31万人。

  “当时的恒客隆遭到了挑战,但在经营上还处于不错的上升势头。”一位过去在恒客隆工作过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真正让恒客隆感受到压力的,还是接连涌入的国内外模式更为先进的超市。如同该人士所透露的那样,因为它们的到来,市场变得更加复杂。2001年,在恒客隆和荣德潜对抗时,北京华联和北京华普两超市同年出现。初来乍到的两家超市,凭着全新的经营理念让众多顾客蜂拥而入,偌大的超市挤得水泄不通。

  就当外界认为,长春超市短期内基本格局不会改变的时候,一条消息不胫而走,长春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正无限接近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2002年12月12日,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长春山姆会员店正式开业。转年,沃尔玛大举扩张,包括重庆路、银座店在内的分店也投入经营。

  “人们都认为,沃尔玛都来长春了,其他企业一定不会跟进,因为本地超市真的不少了,可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显然是低估了商家能力。”曾经在超市有过多年供货经验的李明志告诉记者,就在沃尔玛开设新店同年,上海世纪联华超市、乐购超市亮相长春。据当年不完全统计,长春市内营业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的大超市有16个(含上述超市连锁分店,以及本地刚刚崛起但不在主流竞争范围内的本土超市)。

  至此,本地独资、中外合资、外资超市聚齐长春,三股商业势力间的角力,也正式开始。

恶性竞价

有超市芹菜每斤论分卖

  商人逐利有时候要靠手段。而在当时市场环境下,为了让市民认可,超常规手段的营销,见效最快。这一点,在长春市场上被无限放大。

  一位熟知当时商业情景的业内人士透露,当时“某外资超市”入市之初,其实并不顺利,跨国巨头的风范,没有在第一时间显现出来,虽然成绩单尚可,但不具备统治力,况且有恒客隆、荣德、北京华联和北京华普超市,以及上海世纪联华超市、乐购超市的混战,市场彻底乱作一团。

  记者了解到,2002年~2003年期间,持续低价的促销大战,在长春频频上演。结果可想而知,这种短期战略性亏损,瞬间让消费者回归。但好景不长,亏本赚吆喝,家家户户跟进模仿。

  “有的超市芹菜每斤论分卖,买一管牙膏就送牙刷,你想一想大家能受得了吗?”李明志坦言,当时包括自家在内的供应商都蒙了,拿着高昂的进场费,原本对市场充满希望,但却越来越渺茫。

  恶意竞价,低价围剿,长春超市业,正在极不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前行。这期间,不少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开始私下叫苦,寻求“自律”。

  “不少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对当时掀起这轮价格战,都十分不满,就这样大伙通过在吉林省商业联合会聚齐,商讨行业的那些事。”一位当时参会的知情者透露,当天开会,本地有影响力的超市差不多都来了。

  这名知情者还透露,当天的气氛极度紧张,有几位本地超市负责人,一度情绪激动。理由很简单,斥责“某外资超市”发起价格战,并称这种行为有悖于中国的法律,低于成本价销售,涉嫌不正当价格竞争,违背商业道德。

  此后,伤了元气的超市,在没有价格困扰短暂空歇期,并没有满血复活。相反,有的企业因水土不服,前期失血过多,有了倒闭的迹象。

闭店出局

  水土不服“外来店”多次退市

  水土不服,沃尔玛就尝到了这样的滋味。

  “会员制根本就不适合长春,买瓶洗发水有会员卡的一瓶20元,没有会员卡的30多元,洗衣粉要买一大袋子,啥时候能用完啊?”家住前进大街附近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开业不久就转为卖场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沃尔玛当时即刻转型真是逃过一劫。

  商战,“弯道”不可预知。第一个出局者出现了。2004年2月20日,长春荣德超市出现数百供货商连夜撤货的“哄抢”局面。2月21日,该超市被法院查封。本报曾对此做过跟踪报道,关闭原因是会员制模式水土不服,潜在消费者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地理位置难以承载更多的利润,价格失利后,到点客源骤降,营业额大幅下滑。另外,超市拖欠货款以补流动资金不足,商家和供货商产生诚信危机,局面失控,造成了最后的破产倒闭。

  当年最重磅新闻莫过于此,以至于人们差点忘了2004年还有华联吉买盛入长。

  类似的命运也出现在了北京华普身上。同样是闭店,早早入长先后成立了大经路店和永吉店的华普超市,也因经营中出现资金危机,无法维系,永吉店在2004年11月停业。

  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是否为店面调整考虑的时候,大经路店也于2005年3月25日宣告闭店,彻底退出市场。

  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倒了,那个也就不远了。上海世纪联华与北京华普超市败走也有惊人的相似,2006年5月退出长春。2007年5月1日,长春乐购超市星河湾店发出公告,由于经营场所业主的经济问题安静地离开。

新生力量

本地超市一年比一年“亮”

  在乐购超市离开半年以后,同样名冠全球,世界500强常客,法资零售巨头家乐福进入长春。它的第一家店,选在了亚泰大街上“新天地购物中心”内。

  “家乐福来势汹汹,我们在附近开小店的都十分担心,以后会不会有饭吃。”在“新天地”对面胡同里开食杂店的张秀英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家乐福进驻的一年后,因有一些商家败走长春,长春超市业饱受“战乱”之困。在僵持的市场下,大家开始拼忍耐,等待着理想中诱人的“果实”。很可惜,平静是一个假象。

  “从2007年10月开始,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消费者购物意愿下降,长春也难以幸免。”长春本地一家超市店长助理吕博就表示,一些企业开始减员、降薪,普通老百姓开始精打细算。

  当购买力遭遇致命伤害,超市日子并没有变好。这期间,又有一家超市易主,2009年4月,华润万家与华联吉买盛在长春正式签署收购协议,接盘者到来,也意味着华联吉买盛走开。

  不知是否为了平衡战略布局,在外界看空一片中,硬着头皮的家乐福在2008年11月21日在长春开了第二家分店。而此前,沃尔玛第四家临河街分店已经完成布局。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本地超市凭借着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和控制成本先天优势开始显现。让人欣慰的是,包括欧亚、远方、新天地、恒客隆迷你超市(现已被一号店整体收购),在经过多年打拼后,正成为市场上的新生力量。这其中,“欧亚”表现得格外抢眼。吉林省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宋君东说,经过多年发展,经营版图逐步扩展。过去单一门市的商业小店,经过多年努力,市场已经完成布局。凭借着其独有促销方式和巨大的价格优势,以及供应商追逐、物业独立性,成绩一年比一年“亮”。

“负重”前行

物业成本占比近半

  直到2010年后,长春超市业又有了2002年~2004年竞争的影子。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当年1月5日,家乐福新民店开业。

  此后在2011年~2013年又迎来了乐天玛特、大润发、永辉超市、名声显赫的麦德龙。

  史无前例的竞争,让长春超市行业严重“负重”。靠一时促销所积累起的人气,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好运。

  “经济复苏了,租金不断走高,人员开支攀升,价格打不过本土企业,消费者消费意愿不强,外资超市关店其实并不意外。”宋君东说,现在多数外资超市,都是租用物业,每一次房租上涨时候,成本都会跟着涨,行业估算调研,经营成本中物业成本要占到40%~50%。

  赚钱的买卖没人舍得扔,如果扔掉定有原因。租金上涨,价格不优,产品同质,供应商不买账……挺不住,一定是这样的结果———关门。

  家乐福春城店就是当时受害者,2011年2月闭店。而这种闭店的势头,在2014年依旧延续。

  今年1月11日,家乐福新民店闭店。当年,为了促销疯狂供应鸡蛋的乐天玛特二道店,也在6月30日闭店。

  活下来的商家,促销火热,吆喝如初。 (下转Z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