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亏损、关店、倒闭,谁才是中国的关店王?

 优学习 2017-07-19
2017-07-1840评

关店,或意味着悲情退出,或意味着断臂自救。不管是刻骨铭心的教训还是以退为进的战略,都表明一点:时代确实已经变了,大洗牌正在上演。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都说了,电子商务冲击不是实体店关店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要轻言马云所害,而是你被自己所害,你必须拯救你自己!

17年已经过去一半,小二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到目前为止,主要的商超百货它们的关店情况。

1

沃尔玛

世界的500强,中国的关店王

2017年6月8日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沃尔玛以4858.73亿美元(约合3.32万亿人民币)年营收位居第一,这已经是连续第五年蝉联榜首了。何止《财富》美国500强,沃尔玛已经在《财富》世界500强的头把交椅的位子上已经稳坐连续3年。

在美国本土,曾经有个关于沃尔玛的著名的“5公里死亡圈”理论,即有沃尔玛门店存在的方圆5公里内,其他零售业卖场都没有生存空间。但这个“神话”,正在被打破。

6月28日,沃尔玛超市沈阳鹏利店贴出公告称将于2017年7月5日停止营业,据悉,自2001年9月20日正式营业至今,沃尔玛沈阳鹏利店已经营近十七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沃尔玛2017年上半年累计关店以及确定即将关店共17家,创六年来新高。

半年过去了,留给沃尔玛的时间不多了,留给中国传统大卖场的时间也不多了。

2

大润发

金身已打破,后续难预测

近年来为应对电商冲击,大润发做了一系列的转型尝试:2013年成立B2C电子商务网站飞牛网,尝试线上线下结合。同时,大润发还将于今年开设生鲜O2O概念店—飞牛优鲜,专注于提供生鲜产品,辅以日用品及餐饮服务并将以配送速度(1-2小时送达)为亮点。

可是,尽管如此,仍挡不住大润发上海港澳店关门。该门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水清路1390号,于2006年开业,是大润发在上海开的第八家门店。此次大润发港澳店关店停业,是继去年10月山东潍坊大润发关店后,其大陆市场关闭的第二家门店。

不过,大润发发展部总经理洪万康在潍坊关店后不久谈到对关店的认识。他认为零售行业关店将进入常态化,大润发对于门店选址一直比较慎重。最长租期是20年,租期到了可能面临租金要上涨的情况,如果大润发不能接受就会选择离开。所以说,关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2

新一佳

无奈的反面典型

新一佳曾经和人人乐、华润号称广东超市三巨头,年销180亿元,门店超百家,排名中国连锁14位。如今,一则破产清算公告,宣告其22年历史正式终结。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历年连锁百强统计显示,新一佳在2005~2012年的8年时间里,销售规模从110亿元逐步攀升到180亿元,门店从79家扩大到116家,百强排名最高时位于14名。

然而事实上,早在2008年前后,新一佳便迎来了它的关店潮,甚至有供应商反映:新一佳80%的店不盈利。

到了2017年,新一佳全国门店已从去年的42家锐减至18家,并更名为“悦购汇”。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则破产清算公告,则为新一佳这一巨头的倒下划上了终止符号。

巨头倒下,不可否认有来自电商的冲击,但在新一佳这一死亡案例上,内部因素远远大于外部因素。

新一佳的快速扩张,掩盖了自身企业管理方面的隐患。2015年经济放缓之后,新一佳的业绩陡然下降,诸如资金链断裂、战略失误、管理混乱等问题刺破了美丽的泡沫。

4

乐天玛特

强行作死,实在怪不了别人

韩联社4月20日引用韩国乐天玛特的消息称,在中国境内的99家乐天玛特门店中,被勒令停业的门店总数达到74家,另有13家自行停业,剩余12家店铺虽然正常营业,但几乎无人问津。受其影响,乐天玛特在华营业损失已高达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

华东一名超市行业业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由于管理水平差、本土化不够等原因,乐天玛特华东70多家门店一年的收入才20多亿元,单店平均销售额仅3000万元,跟永辉、沃尔玛、大润发数亿元的单店销售差距明显。

5

卜蜂莲花

恨铁不成钢

谈起大型商超的入华的时间,卜蜂莲花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7年6月23日,原本叫“易初莲花”(该名于2007年改为卜蜂莲花)的卜蜂莲花第一家大卖场在上海浦东杨高南路开业。

但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卜蜂莲花的入华之路走得颇有些坎坷,扩张速度明显慢于同行许多。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卜蜂莲花在中国拥有61家大卖场和1家购物中心,其门店分布于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河南、陕西、湖南、山东等8个省市,总经营面积近52万平方米。

不仅门店扩张速度一直较为缓慢,卜蜂莲花的“连亏五年”也在外资零售企业的业绩中有些显眼。

据卜蜂莲花的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卜蜂莲花实现收入100.86亿元,销售收入下滑的同时,亏损更是扩大到上一年的28倍多。2012年到2016年5年间,卜蜂莲花亏损已超过11亿元。

与同行相比,不管是与卜蜂莲花同时期进入中国的沃尔玛、家乐福,还是与后来居上的大润发等以大卖场为主要业态的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卜蜂莲花都逊色不少。沃尔玛和大润发均已进入年销售千亿元时代,门店数300至400家,而卜蜂莲花是营收始终在100亿元徘徊,并且放弃了其2004年就提出的百家门店计划。

6

迪亚天天

如履薄冰的中国之旅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在电子商务强大渗透的重压之下,西班牙迪亚天天集团最终结束了在中国的“冒险”之旅。这家连锁超市在2013年已经被迫关闭了在北京的160家门店并撤销分公司,如今正准备撤出唯一还有门店运营的上海市。这家公司目前在上海共有379家超市门店,其中大部分为加盟店。

2003年,彼时还隶属于家乐福集团的迪亚(2011年迪亚脱离家乐福独立)分别与联华超市和首联集团合资,以“迪亚天天”的品牌进入上海和北京,当年即在两地开设了多家门店,并提出五年内开设1000家门店的计划。

然而,由于之后业绩不佳,合作伙伴纷纷撤资,迪亚天天2011年顶峰时在中国只有447家门店,2013年底则只剩下361家。2014年初,集团全面撤出北京,转战上海市场。迪亚天天是全球第三大折扣零售商,不过,中国市场对于折扣超市的定位并不清晰,折扣店赖以生存的自有品牌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规模生产和消费。

不得不说,100家店、1000家店这样的开店计划真的有毒。

除了上述的几家“被抓了典型”,下面的这些商超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家乐福:全球影响力下降

2015年家乐福在华关店数量超过15家,2016在中国已关3店,目前综合影响力大不如前。在中国,正在被大润发、华润、永辉等逆袭。

2.易买得:关店6家,全面撤华

据媒体报道,韩国最大零售集团新世界集团旗下的大型折扣超市易买得(E-Mart)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关闭在中国现有的6家门店,结束20年的“入华之旅”。

3.华润:18个月自营门店关800家

2016年,华润万家全国自营门店实现销售1035亿元,自营门店总数为3224家。一年半的时间,华润万家的自营门店减少了800多家。

4.永辉:新开33店关闭2店

据悉永辉一季度永辉在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陕西、山西、四川、贵州、北京区域新开33家门店(含优选店、超级物种店各1家,会员店9家);在广东、福建各关店1家。

5.中百:关店30家,净利润暴涨2674.05%

在2017年前三个月内,中百集团新开门店集中于社区超市、便利店和生鲜超市,新增小型中百超市3家、中百罗森便利店36家,以及生鲜绿标店6家;同时,关闭30家中百超市以及武汉市外中百仓储门店4家。2017年全年规划新开10家仓储超市、40家标准超市、150家便利店。

6.联华:开店39家,关店51家,整体“负增长”

一季度,联华新开门店39家,关店51家。其中华东地区新开门店22家,关店39家;华北地区新开门店2家,关店2家;东北地区新开门店2家,关店3家;华南地区新开门店13家,关店7家;华中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无变动。

7.家家悦:新开7家关5家总数达633家

一季度,公司新开门店7家,其中胶东地区6家,山东其他地区1家;各业态新开门店情况:综合超市4家,宝宝悦3家。报告期内关闭门店5家,关闭门店面积5436平方米。报告期末,公司门店总数633家。

那么,既然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不是这些卖场关店的主要原因,什么才是呢?

1.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

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谓成就了不少企业,不少品牌。从物资匮乏到人口增长,给零售业的大卖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到中国零售巨头华润万家、华联等纷纷开业,中国零售业大卖场取得了近20年来的长足发展。

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大卖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衰退。

2.同质化的竞争,趋于饱和的市场

人口红利的消失是一个过程,对大卖场的影响并不是致命的,然而同质化的竞争也许才是大卖场不断关店的核心原因。多年前,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大卖场们也曾经霸气的对竞争对手们说“你开那试试,我就开在你的对面”,这种情况已经在很多城市的卖场布局中司空见惯。

然而这也为“同质化的竞争”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商品同质化、价格厮杀化、服务同质化、卖场环境同质化等等都成为他们竞争力减弱的根本原因。

3.小业态,专卖店不断“侵蚀”和“瓜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产品可选择性丰富的要求。大卖场已经被“瓜分”为多个小业态,专卖店。可谓零售业的“零售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卖场在开始以“包容天下”的姿态抢占了包括服装,杂货店在内的很多分散性零售企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的小业态零售越来越多,当然也包含瓜分“电器”、“建材”、“家具”等品类的大业态,成就了诸如苏宁,国美,红星美凯龙这样的超级单一品类大零售业态。

然而各种便利店、水果店、休闲食品店、专卖店等小业态已经成为今天零售业态的新秀,不断瓜分着大卖场的份额,这使得本来就走到困境的大卖场更是举步维艰。

来源:愿达开店邦

-END-

版权问题 | 商务合作 | 项目咨询 | 读者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