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隆华楹联书法赏析】

 凤凰山书院 2014-07-07
  楹联书法是书法与楹联的巧妙结合,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作为一种视觉冲击比较强烈的艺术,楹联是将两条对等的文字,分别挂在中堂的两边,或者装饰在对称的楹柱上,左右两联相对独立而实则一体。因此,一般的要求是对称协调、风格一致、相互顾盼、统一和谐。
  然而,楹联书法艺术的创作,更难的是在继承传统、保持和谐的同时,体现独创,形成风格。姚隆华先生的楹联书法,就匠心独运,在和谐的基本要求上,体现了个性追求。如姚隆华所书启功先生对联“宝露春涵芝圃秀,橘云晴护玉阶明。”书法家即以遒劲古雅的行书,来表现对联的意境。楹联书法的整体,在稳健平和的格调上,通过字的粗细收放、体势调整,产生了错落与动态的变化。可以说是看似平淡却新奇,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而此联字体的结字与动态,沉着遒劲,安闲舒畅,宛若晴岚出岫,晓雾初开,神清气爽,春意盎然。书法与楹联意境,产生了内化外现的契合。
  姚隆华还从字的笔法墨法上,努力寻找与楹联意境内涵统一的审美境界。我们来看看姚隆华所书清代陈希祖名联“精勤经史学人事,坐起恭敬仁者风。”这副楹联书法从字的结构体势上,我们会看到与上副楹联书法的共同根源与相近风格。然而,从笔墨上看,就完全不同了。这副楹联书法,用笔吸收了碑版的神韵,用笔沉着涩重,转折斩钉截铁,起乞方圆相济,而用墨也浓厚丰满。这样的笔墨,体现了严谨与厚重的精神,从而体现了严肃与深沉的意境,完全与本联所抒写的儒者长者风范相一致。可见,由于字数不多,意境明了,楹联书法更重于用书法表现楹联的意境与格调。姚隆华先生在这方面可谓是得心应手。
  姚隆华先生书法师法王羲之、米芾、董香光,临池不辍,书法清厚奇古,既重时代精神,又得古人意趣。其楹联书法在充分表现他的书法功底的同时,巧妙地结合了对楹联文化的理解与运用,实现了书与联的契合,堪称姚隆华书法作品中的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