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艺之发展

 真友书屋 2014-07-07

茶,发乎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艺一词出现在唐宋年间,兴于唐,盛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

从西汉到唐代,我们将喝茶的方式叫做煮茶

煮茶:将茶叶放在锅里面,放一些佐料,煮好以后盛在碗里,每个人分着喝。

唐代的时候,出现了中国茶圣陆羽,他倡导餐具与茶具分开用,饮茶的方法由煮茶变成煎茶

唐代---煎茶

煎茶:水烧开以后,茶研好了,投进去以后用适当的火候煮好,盛在碗里喝。

唐代到宋代的时候,人们对喝茶的品质逐步提高,在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专门提到过安吉白茶,稀少而珍贵,说明当时人们喝茶的品质要求提高了同时也延续了茶具。那么宋代的饮茶方法是点茶。

宋代---点茶

点茶:将茶末(研好的茶粉)投到茶碗里,然后将开水倒进茶碗里,轻轻摇晃茶碗,使茶汤均匀,这个方法就叫点茶。

到了元代以后,朱元璋倡导废团茶,兴散茶。由此就出现了各种新型茶的制作,喝茶的方法也就各有不同了。根据茶叶的不同的条形就有不同的冲泡方法。这些知识流传下来以后,我们称之为茶艺,(简单的说就是,喝茶的方法,泡茶的技艺)。

现在的茶艺就更全面了,比如说,功夫茶的泡法,绿茶的,盖碗茶的冲泡等等。我们最早的喝茶方法是叫“潮汕功夫茶”,有一句民间俗语说到:福建人种茶,广东人喝茶。当时的广东人相对比较富裕,我们将这种饮茶方式归纳成现代茶叶的起源。

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台湾人将潮汕功夫茶进行了演绎和发展。发明了闻品分开

闻品分开:也就是闻香杯和品茗杯,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也叫若琛杯,品茗杯就用来品尝茶汤。在那个时代,台湾人生活的品质有所要求,紧接着又发明了公道杯,将泡好的茶汤倒进公道杯,然后依次倒在每个品茗杯里奉给客人,这就是现代茶艺一个演绎的进步。

从八十年代到现在,茶艺分了很多流派,但只要不违反茶叶规则的,我们都可以接纳。在功夫茶里呢,有几个经典的步骤,比如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两个步骤就是代表了中国茶文化,使中国的饮茶方法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结合。

有句诗说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从而可说明其实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句说到,琴棋书画诗酒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被茶深深的吸引着。茶对于我们来说,养身亦养心。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福气。在我们闲暇之余,俩仨好友围在一起亲手泡上一壶自己喜爱的茶叶,以古典轻音乐相衬,品茶的同时,品味中国茶艺之幽香,品读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