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蜗牛的智慧(1)

 寒江读舟 2014-07-09

前不久,科学老师发给同学们一些小蜗牛,放在透明的塑料盒子里,让大家观察。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每天都给蜗牛洒水,还带了面包渣和青草喂蜗牛。一下课,大家便聚集在窗台前观察蜗牛。看着一只只可爱的蜗牛慢悠悠地爬来爬去,我也感慨万千。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现代社会,人们都淡忘了生活的根本要义——幸福而快乐。设计本堂课的初衷,是想让学生从小蜗牛的身上获取生活感悟和人生智慧。

一、             感知小蜗牛。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动画《蜗牛与黄鹂鸟》,让同学们尽情欣赏。

师: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一棵葡萄树。

师:什么样的葡萄树?请你说得再具体点,生动些。

生:葡萄树刚刚发芽,绿色的叶子在春风中摇摆,非常漂亮。

生:我看到一只小蜗牛慢慢地往上爬,伸着小脑袋向四处张望。

生:两只黄鹂鸟,他们站在葡萄树上笑嘻嘻地,它们嗤笑蜗牛呢!

师:它们嗤笑小蜗牛什么呀?

生:你们爬得这么慢,真可怜!

生:葡萄树才刚刚发芽,你们就往上爬,这也太早了吧?

生:黄鹂鸟嗤笑它缺乏常识。葡萄树才发芽,还要开花、结果,秋天葡萄才能成熟,你这么早上来做什么呀?

师:同学们说得一次比一次好。说话就要这样,不仅要把说说清楚,还有说得生动,说得有趣,让人越听越爱听。说说看,小蜗牛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生:(陆续地)很努力。很执着。傻得可爱。

二、             观察小蜗牛。

师: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观察小蜗牛,许多同学和蜗牛交上好朋友。请你们回忆一下,小蜗牛的身体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生:有身子和壳两部分。

师:身子是很笼统的。具体地讲,身子上有哪些器官?

生:触角、眼睛和嘴巴。

(板书:身体(触角、眼、嘴),壳)

师:蜗牛身上的每一部分都很有特点,等会而我们来交流一下。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给同学一个惊喜,这次你们要用心观察小蜗牛啊!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老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只蜗牛,让他们仔细观察。学生观察后进行交流大约5分钟左右。)

师:刚才大家观察得很细致,讨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为了说得有条理,同学们最好按照老师的板书一点一点交流。

生:蜗牛的身体柔软细嫩,摸起来很光滑。

师:人家可是天生丽质,不用任何化妆品的。(生笑)

生:它的身子,能分泌出液体,所以爬过后,会留下一道湿湿的痕迹。

师:那可不是普通的水,是黏液,如同胶水一般,所以它能在光猾的玻璃窗上行动自如,一点都不担心会掉下来。

生:它头上有两根触角,非常灵活,可以自由收缩。

生:我知道它的触角的作用是试探东西。如果遇到危险,它就马上缩到壳子里去了。

生:我查过资料了,触角的主要作用是试探,还可以闻气味呢,因为蜗牛没有长鼻子。

师:你了解的真多!咱们接着来谈。

生:蜗牛的嘴特别小,就像一个下点,不仔细看你是看不到的。

生:它的眼睛就更神奇了,可以和触角一样自由伸缩。我用手一摸,它马上就缩回去了。

师:你的眼睛有没有这样的功能?

生:没有。要是有我早成超人了!(生笑)

生:它的壳大大的,很沉重。

师:和柔弱的身子比起来,感觉如何。

生:极不相称。

生:壳上有美丽的螺旋形花纹,看起来很美观。

师:这沉重的壳好像是蜗牛的什么呢?

生:(陆续地)好像是它的房子,它可以躲在里面睡觉;好像是它的伞,可以防止日晒雨淋;好像是它的堡垒,可以防止敌人进攻。

三、 赞美小蜗牛。

师: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小小的蜗牛,竟然藏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呢!说实话,你羡慕小蜗牛吗?

生:我觉得它爬得太慢了,要是我,早急坏了。

生:蜗牛做事情也太慢了,和我差不多。妈妈常说我:“那么慢!像只蜗牛似的。”

师:你听了感觉如何?

生:我不喜欢这样的称呼,希望自己做事的速度快一点。

师:蜗牛的确很慢。但任何事物,换个角度看,或许缺点就成了优点呢!

生:它的速度慢,所以能看看前面有什么危险再做打算,这样行动很稳当,很安全。

生:爬得慢,无忧无虑,可以尽情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生:我想起一句很经典的话:人生如同看风景,在意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美丽景色。

师:这句话用得恰如其分。

生:蜗牛不像我们,要上课,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多轻松自在呀。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蜗牛也许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动物之一了。你看它,有天然的屋子住,不用做“房奴”(生爆笑);吃着随处可见的青草树叶,不用为生计发愁;慢悠悠地行走于花草树木之间,饮甘露,赏美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生笑)!

师:如此看来,做一只小蜗牛是个不错的主意!(笑)蜗牛也许在嗤笑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呢!如果你就是小蜗牛,你会对人类说什么?

生:人类呀?何必住那么大的房子,像我,够住就行了嘛!

生:人类呀,何必去吃什么山珍海洋味?何必住什么洋房别墅?何必开什么奔驰宝马?像我,自由自在,多好啊(生笑)!

生:人类啊?何必苦苦去追逐功名利禄?你们难道不知道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美吗(掌声)?

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类呀,归依佛门,淡泊名利,幸福而快乐地生活吧(生笑)。

……

四、 “寻找”小蜗牛。

师:我们仅仅看到的是蜗牛的悠闲,蜗牛的自在。其实,蜗牛也在努力着。你看它,整天背着重重的壳走来走去。时间长了,蜗牛也获得了生存智慧。

生:蜗牛变得勤奋了,为了找到食物,它必须不停地爬来爬去。

生:蜗牛变得更有耐心了,一点一点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生:蜗牛更执着了,认定了目标就永远往之前。

师:是呀!这就是傻得可爱的小蜗牛:勤奋、耐心、执着……

(板书:勤奋、耐心、执着……)

师: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小蜗牛的影子。

生:我想到乌龟,它也很慢,了无牵挂,所以寿命很长,人们称它为 “千年寿龟。”

生:我想到了爷爷,他做起事来总是不紧不慢,奶奶经常埋怨他,可他一天到晚总是笑呵呵的。

生:我想到了我自己,写字的速度比较慢,同学们十分钟能写完的作业,我却需要半个小时。

……

师:有人说蜗牛笨,蜗牛傻。可蜗牛也许并不这么认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它用自己的方式行走自然,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五、             描写小蜗牛。

1、            成文:请大家拿起笔来,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吧。

2、            批改:自己修改后小组合作,相互评改。

3、            欣赏教师下水文。

蜗牛不笨

“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啊嫩啊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是上小学时,老师教的儿歌——《蜗牛与黄鹂鸟》。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执着而可爱的小蜗牛。

说实话,我以前从来没有“零距离”接触过蜗牛,对它的了解只限于书本上只字片言。最近,科学老师发给孩子们一些蜗牛,让他们观察。我也因此萌发了靠近它、观察它的兴趣。

清早,我来到教室,仔细观察起蜗牛来。透明的玻璃盒里,蠕动着二、三十只小蜗牛。柔软光滑的身子,嫩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它能分泌出黏液,即使在光滑的玻璃上也能行动自如。爬行的时候,伸着两根长长的触角左顾右盼,十分可爱。可一遇到危险,就马上收缩回去。背上的壳,那么大,那么沉,与它柔弱的身子极不相称。我想,蜗牛背着如此沉重的壳,一定很累,很辛苦吧?

我时常在想,蜗牛为什么要背着沉重的壳呢?不是沉重的负担吗?也许,蜗牛并不这么看。这壳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拿它当房子,遮风挡雨;还可以用来当盔甲,危险来临时,缩缩头就万事大吉了。

蜗牛也许是这世界上爬得最慢的动物了。短短的一厘米,它要爬好长时间。但你不得不承认,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动物之一。它们有天然的房子,吃着随处可见的野草,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慢悠悠地行走,饱览沿途美景。哲人曾经说过:人生如同看风景,在意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美丽景色。我想,蜗牛一定在嗤笑无知的人类:干嘛那么脚步匆匆,神色茫茫?好不容易来世间一趟,为何不美美地享受人生呢?

曾读过一篇很经典的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感触颇多。想到自己的学生们,年幼稚拙,无忧无虑,不正是一只只不紧不张慢的小蜗牛吗?追赶、督促、逼迫又有多大作用呢?教了十几年,到现在才搞明白:原来上帝是要蜗牛牵着我去散步啊!慢慢走,慢慢品,教育的旅途有潺潺流水,有鸟语花香……

 

一点争议:

听课的老师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教学中,你一直在向学生渗透清心寡欲、享受生活的人生哲理,这与“竞争”、“效率”等社会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这样的种子,会不会让学生变得自由散漫,不思进取?其实,在上课前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中的确存在拖欠作业、浪费时间的现象,我们为此伤透脑筋。这样的痛苦和担忧,缘应试教育的阴影。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人生智慧,进而幸福快乐地生活一辈子。教学中我们总是崇尚伟人、名人,崇尚精英教育,给孩子们定下大而空的人生目标,而忽略了平常心的培养。我们恰恰忘记了,名人、伟人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极小的一分子。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他们要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贵族有贵族的生活方式,平民有平民的生活乐趣。所以,平淡而快乐地渡过一生,未尝不是一件快事。这让我想起报告会来。西方的报告会,医生、消防员、警察、邮递员等都可以成为主讲者,向人们传递的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任何职业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而中国的报告会,只有个别的“成功人士”可以成为主角,大谈奋斗历史和成功哲学,遮蔽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扭曲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近些年,在西方社会逐渐兴起一种“慢生活”的价值理念,回到生活的原点找幸福,劝慰人们慢慢地进食,慢慢地交流,慢慢地阅读,慢慢地回味……这是对人性的关照和对“人生要义”的重新解读。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一部苦难史。我们为何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生命的过程顺应自然的节拍,简单纯粹而又充满诗意呢?所以,我把教学的落脚点定在蜗牛的智慧上:简单、勤奋、执着……这样的理解,又何尝不可呢?

 

教后反思:

1、    教师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什么样的话题学生感兴趣?什么样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什么样的话题学生能说得精彩?教师要心中有数。小学教师,要有简单而纯净的童心,要做孩子的“知音”。于永正老师写过一篇教学随笔,说教了几十年书,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只有“孩子”般的老师,才有可能去研究孩子,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去;只有“孩子”般的老师,才会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才不会让教育素材白白溜走。当科学老师把小蜗牛放到教室里,我从学生的眼神里、欢笑中读出了他们对蜗牛的喜爱。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另一方面,我也对蜗牛情有独钟。对于我们这些“活在战场上”的私立学校教师来说,不知道多长时间都“品不出饭菜的味道”了。因此,我更羡慕蜗牛慢悠悠地行走的姿势,渴望蜗牛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状态。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多数是我心灵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课堂上,我才真正体会到“人课合一”的快感。

教育资源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要想让事物成为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赋予学科内涵。否则,教学就会归于肤浅,流于形式。课前,我和他们一起查阅资料,加工整理,详尽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有序观察、重点观察。准备充分,指导到位,确保了此次活动的质量。

2、    教师要做学生情感的唤醒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心中喜悦,其进不能以矣。”大师们的真知灼见无不告诉我们,教学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学生的情感闸门一旦打开,教学就成功了一多半!一个好的语老师,是以对生命的感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的。如何激发学生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如何让他们保持持久而浓厚的观察、学习兴趣?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在开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滑稽幽默的动画,精美的图片,轻快的旋律,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特别是那只傻得可爱的小蜗牛,成了大家的“挚爱”,观察蜗牛的时候,显得特别细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在视官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到听官的跟前……”虽然,学生在课前曾观察过蜗牛,但随意散漫的观察,难以获得准确而全面的认知。所以,在课堂上,通过回忆,归纳观察顺序,然后把小蜗牛分发给各个小组观察,学生有了更深刻的的体验。他们或看或摸或议论,课堂显得情味十足。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时,“好感回报”法则起决定性的作用,人们总是“喜欢爱自己的人,讨厌恨自己的人。”所以,教师要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学们说得一次比一次好。”“人家可是天生丽质,不用任何化妆品的。”这些充满鼓励和情趣的话语,彻底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激活了学生的趣味因子,童心童趣因此弥漫着整个课堂。特别是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置换,移情体验,一句“蜗牛也许在嗤笑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呢!”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诗意,灵性的文字如同天际的流云般肆意流淌。

3、    教师要做儿童语言的点化者。

潘新和教授说:学生言语生命的生长,是一个由自为到自觉的过程。在向着“自觉”的途中,往往需要适时的点化。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教师通过言语感悟和言语智慧,促发言语灵性和悟性,让学生的语言实现拔节和成长。学生语言能力欠缺,语言智慧不足,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简单稚拙,而要启发诱导,让他们往语言的丛林深处漫步。“什么样的葡萄树?请你说得再具体点,生动些。”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的言语表达有新的突破。“说话就要这样,不仅要把说说清楚,还有说得生动,说得有趣,让人越听越爱听。”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暗示和鼓舞下自觉提高言语表达质量的。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每个处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都是一首最美丽的诗。他们的心里充盈着创作的激情,蓄积着表达的欲望,扑棱着想象的翅膀。教师要给他们的思维成长创造空间,要为他们的语言发展搭建舞台。“这沉重的壳好像是蜗牛的什么呢?”“但任何事物,换个角度看,或许缺点就成了优点呢!”“如果你就是小蜗牛,你会对人类说什么?”“时间长了,蜗牛也获得了生存智慧。”“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小蜗牛的影子。”这些极具开放性和亲和力的问题,不停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引领让他们链接生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没有刀削斧凿的规劝,没有空洞乏味,有的是淳如鸡汤的心灵对话。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人生哲理,更是言语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