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蜗牛教学反思

 王123子 2018-11-27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对生活中多数事物的认识还较为浅显,但也正是由于小学生作为孩子的天性和童趣,让他们对小动物表现出来独有的兴趣和喜爱,所以对蜗牛这一课的教学,我并没有采用常规的传授式教学。而针对性的采用“接触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去接触真实的活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习性,爬行轨迹使他们在观察中体会,在观察中提问,让学生们在各自观察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体会,“一花一世界,用一叶一菩提”,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学生观察的角度往往不尽相同,让学生在交流彼此的看法中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在观察交流中,不仅从多个角度丰富了学生们对蜗牛的认识,更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身接触,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
        具体的教学方法:我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蜗牛的外形,可以直观的看到蜗牛的壳、头、眼睛、触角、柔软的身体,让学生对蜗牛先有一个直观的整体认识。然后我让学生用手轻轻的触摸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立马缩回,又轻轻地触碰蜗牛的头,身体,蜗牛柔软的身体完全缩进坚硬的壳里,从而对自己柔软的身体起了很好的保护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了蜗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生存能力。最后我将一片树叶倾斜45°角,把蜗牛放在树叶上,让学生观察蜗牛慢慢地从底部一直不断的往高处爬,虽然很慢,但它还,但他最终还是坚持爬了上去,这一说法让很多学生改变了以前仅仅认为蜗牛很慢的看法,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学生认识到蜗牛虽然很慢,但却坚持不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习蜗牛那种坚持不懈的那种精神。
        在完成了上述一系列的观察后,我用手机给学生放了一首我提前找好的宋梓欣用充满童趣的声音演唱的《蜗牛》歌曲,让学生们从歌声中感受这首歌对蜗牛的赞美。正如歌词所携“我要一步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理想。你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任风吹干流过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作为科学老师,要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到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单纯的用传授式的教学。要拓展我作为科学老师的思路,增强科学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给学生更大的参与空参与互动空间,老师更多的成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像这节课观察蜗牛一样感受科学的乐趣,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