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美丽的息壤

 龙首村夫 2014-07-09
         荆州名胜,最古老的要数“息壤”。《辞海》释义:“传说中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
       “息壤”的传说最早源于二千多年前,西汉初年无名氏撰著的《山海经?海内经》。四十多字的短文,讲述了一个美丽而惨烈的故事:远古时代,洪水滔天,一个叫鲧的英雄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填埋洪水,但是治水失败,天帝命令大臣祝融将鲧杀死。鲧生有儿子禹,于是天帝又命令禹继续治水,终于安定了天下。
       禹是怎样运用“息壤”平定洪水的故事,《山海经》没有详写,但是其后的《淮南子》、《溟洪录》、《路史》、《玉堂闲话》、《江汉丛谈》、《清统志》等古籍上均有记载。
       据说:“禹”治水来到荆州,他疏导长江、汉水入海,使一片汪洋的江汉地区,变为绿洲。正当大家庆贺大功告成之际,突然一股水流汹涌而至。顺着水流察看,禹发现这股水流源于荆州南门城墙脚下一个洞穴,洞穴通往长江,若不堵住,大功便会毁于一旦,江汉地区又要沉溢成灾。于是禹将“息壤”堵住洞穴,又以石头雕刻了一座小屋,同时填入洞穴中,再用土掩埋,从此洪水不兴,天下太平,划定九洲,禹因此而成为我国历史上夏王朝的第一位建国君主。
       宋代《玉堂闲话》准确地说明了“息壤”的填埋地点,在“江陵(即荆州)南门之外雍门之内城垣下,”。明代,陈士元《江汉丛谈》进一步叙述了“息壤”古迹形成的经过与状况:“明代万历年间,息壤掩埋处已辟有长三十五米,宽二十二米的保护区。四周建有石柱和围墙,围墙内建有禹王庙,庙内藏有宋代的石刻和元代的断碑”。
       关于大禹治水和“息壤”衍生的故事,还可以在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篇《息壤歌》中得到印证。诗的小序说:“息壤旁有石,不可犯。畚分旋 所及,辄复如故。又颇至雷雨,岁旱屡发有应”。兴风作雨,神灵保佑,不可冒犯,这些传说化的记述,给“息壤”装饰了许多神秘的宗教色彩。
         最早相识“息壤”在1955年夏天,我就读于江陵中学时。江陵中学临近古城南门的城墙边上,城墙很低,且有许多千疮百孔、历尽沧桑的陈旧坑凹,很容易攀登;城外护城河的水很清,桥下湍急的水流,常给泅泳者许多难言的刺激和快感,于是游水、爬城墙成了我们这些初中生的日常游戏。
       一日,游水完毕,我与小伙伴到南门城内雍门里休息,无事东瞅西翻,见到西侧城墙根内嵌入一石,离地仅五寸许,上面歪歪斜斜地雕刻着“大禹治水息壤埋于此”九个大字。“息壤”为何物,当时无知,“禹”是古代治水英雄,已是家喻户晓,这块微不足道、被人遗忘的小石碑是否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带着新发现和疑问我回家询问了父亲。父亲对此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知道“息壤”的传说,可是意想不到它竟然会葬埋于荆州南门。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们实地考察了一番,父亲结论说:
       “一块简陋粗糙的小石碑,几个潦草歪斜的字迹,无法证明历史事实的存在。也许这是好事者为之,但是空穴来风也有源,往后读书多留意”。
       于是,“息壤”到底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史实?这个疑团在我心中盘垣了近半个世纪。
       长大了,我多识了几个字,又多唸了几本书,大体弄清了“息壤”传说的来龙去脉。能否如此诠释:最早“息壤”并非实物,只是一种传说,一种理念与精神的物化产物,经过数千年的演绎,物化后的“息壤”在人们的文化与物质的装点下,又沉殿积累为历史,成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象征而受到人们的膜拜。不过,我仍然有一事不解,中华之大,世事之奇,无所不有,为何“息壤”对荆州古城独有情锺?大禹治水奔波于江河,五嶽之间,足迹遍布中华大地,所到之处留下后人不尽的崇敬和缅怀,那个神奇的永生不灭的“息壤”为何竟长埋于此而少为人知?“息壤”传递的究竟是怎样的信息?
         在我国有关“禹”的名胜遗址众多:如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传说禹死后埋葬于此,苍翠幽静之中蕴藏着雄浑,令人肃然起敬;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中流开凿的龙门,雄奇险峻,鬼斧神工,令人慨叹禹的不朽功绩;山西永济和安徽怀远的禹王城,禹王宫都是夏禹曾经建国立都的地方,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从此拉开了庄严的序幕。
诸如此类,犹如河南开封的禹王台,四川南江的禹王宫,湖南长沙的禹王碑,贵州遵义的禹门山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建筑,讴歌了先祖先辈的丰功伟绩,唯独“息壤”的传说罕见和清冷,甚至有中断湮没的危机。
       《玉堂闲话》、《江汉丛谈》之类的史籍已封存档案馆,常人难见,我怕历史的荒草砾石掩盖了“息壤”的填埋地,同时也掩盖了历史的记忆。在现实的状况下品读历史进程,不免有了几分空濛,几分深沉。

         去年回到故乡,在南门雍城内问询,众人大多不知“息壤”为何物,更不知它竟然埋藏在眼底。

       今年春天,旅居国外二十多年的中学旧友,探亲访故回到荆洲后,又绕道西安看望了我。我们促膝而谈,摩掌而笑,时而抚膺顿足,时而长吁短叹,恣意在往日少年时空里翱翔。我们一齐回味故乡的富饶、秀丽、温情;一齐品读故乡的沧桑,艰辛和刚毅。

这里(古城荆州)是被《史记》称为“饭稻羮鱼”“出产众多”的鱼米之乡,壮丽的长江在此延绵蜿行千里。白帆点点,鱼歌阵阵;芦花纷如毯;莲藕鱼虾,甜桔香柚,四季丰繁;幽幽的小巷弥漫着桂花的芬芳;斑驳的城墙上绿树成荫,荒草滋蔓;金银花的枝条牵挂着游人的衣襟,袅袅的炊烟晚霞中摆动着对亲人的呼唤。
       这里处处镌刻和回荡着历史的悠久和永恒,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龙凤呈祥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博大。我国第一位署名文学巨人屈原在此诞生,从政、创作,一曲荡气回肠的《离骚》开启了有志者“求索”道路的崎岖和壮烈。
         这里是诞生《三国演义》故事的历史大舞台,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关公、张飞、周瑜等俊杰枭雄在这里演绎着历史轮转。春秋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曾在此悠然建都411年,成就了一方霸业。这里还是传世美玉“和氏壁”的故乡,纯美的品质,外圆内方的内涵,坚韧不阿的精神,浩然长存于楚天大地……
         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强刚毅。我们曾亲身参加过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第一个伟大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设,30万军民忘我劳动,在75天内创造出的人间奇迹,惊鬼神而动天地。我们曾目睹1954年洪水恣虐之际,荆江大堤多处出现险情,是无数的无名英雄奋身投入洪水中用血肉之躯堵住溃口,挽救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数千年来荆楚人民,默默劳作,无私奉献,直面历史的艰险和厄难, “虽九死一生”而不言悔,从未放弃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我们愈说愈激动,老同学不禁热泪盈眶,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绣小囊告诉我,里面装得是刚在故乡采集的泥土。人到老年,不自觉中有了叶落归根的想法。他要将这故乡的泥土,天天戴在身上,紧贴心窝,以慰思念之情。
         谈话中,我讲了“息壤”的故事。老友惊讶之际又讲出了一个令我更惊讶的故事。近几年,美国曾轰动上映过一部类似“息壤”题材的动画大片,影片中的英雄在遥远的洪荒时代,将一块神奇的泥土投入滔滔的洪水之中,奇迹顷刻出现,这块神奇的泥土迅速滋生漫长遍布世界,于是出现了陆地和海洋,沙漠,绿洲和山川。这块神奇的泥土如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息壤”,“自生自长,永不耗减”。而影片中的英雄犹如大禹般威严挺拔,创造出人类与世界的新纪元。影片将中西传统文化奇妙地结合一起,宣扬世界大同的和平与美好,编导者的勇气和愿望令人钦佩。
       我的心不觉为之一动,半个世纪来,我曾努力地探求“息壤”故事所隐蔽着的、数千年的文化信息,现在不是有了答案么?作为文化精神载体,“息壤”寓含和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勇敢无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虽然“息壤”掩埋于荆州,但是人们赞美的绝非仅是荆楚平原,生生不息的“息壤”已滋生为祖国大地,连外国人、美国动画片也认为世界大地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息壤”的寓意应该更博大,更深远。
       数千年来,人们在创作丰满“息壤”故事的过程中,因为历史的局限,存在过误读和迷信,曾以宗教色彩装饰过“息壤”。但是,勿庸置疑地肯定,古代的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在讲述、祭祀“息壤”时,总是怀着满腔的真诚和热情赞扬祖国大地,讴歌这块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伟大人民。
       想起寻访“息壤”的情景,我的心不禁有些悲凉:当地人们现今已有许多不晓息壤的故事;往日清澈流畅的护城河水已变得浑浊腐臭;“三管笔”不复存在;玄妙观仍被文革时期的入住户占据;开元观冷落在博物馆的偏隅;民主街被房地产商开发得七零八落,难道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要以牺牲传统物质文明为代价?社会进步的形式只是简单地以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剔除苏轼《息壤歌》里的封建色彩,神话化的“息壤”已是崇高精神的象征,所以人们才会对它如此敬畏和虔诚。
       我突发奇想,如果在古城荆州南门城外护城河边“息壤”遗址上,重建明朝禹王庙,搜集陈列各朝各代石刻碑文,岂不可以光大和发扬“息壤”精神和大禹精神?
       不知谁能如此善举?我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