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西500年前,仿佛是远古的中国

 蒋建军书斋 2014-07-09

巴西500年前,仿佛是远古的中国

 

 

 


 

 

1.   1500年葡萄牙人在巴西登陆时,以为到了“中国”

1500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和船员巴西东北部登陆时,  惊奇地发现, 这片土地上住着大批的土著,其长相酷似亚洲人, 在此繁衍生息, 但是他们没有文字和历史记载。  这里肯定不是印度, 因为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带领船员于1498年 5月20日抵达印度, 开辟欧洲至亚洲的航线, 卡布拉尔知道印度是个大的王朝, 处于北半球, 那里能看到北斗星, 中午的太阳在南方。 显然, 这个“巴西”是一块过去不知道的新大陆, 是偏南的遥远大陆, 在此处的夜空,看不到北斗星,但是看到了南十字星,中午的太阳挂在北方。 那么这些土著像那个人种?难道是一个新人种? 不,航海家直觉感到,这些人似曾相识,他们很像在欧洲大陆北部出现的“契丹人”, 而契丹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游牧部落, 这也是古代欧洲人称呼中国人的代名词。 可是他们如何抵达这么遥远的地方? 哥伦布在1492年抵达美洲时,他以为到了印度,后来证实那些被误称的“印地安”土著根本不是印度人,他们更像“契丹”或者蒙古/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然而,他们的面孔让葡萄牙航海家不寒而栗,那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冷峻而无畏,他们的金戈铁马曾经横扫欧洲。 难道巴西就是这个神秘“中国”的南方边界? 不过,巴西那时可没有“马”这种动物。

后来经过勘查发现, 这些土著人遍布巴西各地,从东部沿海岸到西部山区,再到北部亚马孙雨林,他们分成不同的部落、种族,没有统一国家, 使用几百种语言,秉承不同的风俗习惯, 估计人口多达500万。他们主要靠狩猎、捕鱼、采集果实, 也有简单的种植, 包括玉米、木薯,也进行陶器制作。 当时整个美洲土著当时人口大约2000多万, 而那时欧洲人口大约是5000-6000万。 葡萄牙航海家惊呆了, 一定是上帝的旨意,让他们来到巴西,那里有生命的呼唤。其实,早在由里斯本出发时,葡萄牙航海家本来南下沿着非洲大陆西岸去南非好望角,神出鬼没地,他们半路导航出了问题,偏航漂到了南美大陆,无意中发现了巴西。

 

     我好奇地问:

    “欧洲人为什么在15世纪开始航海,寻找新大陆?”

 

     人类学家帕特教授说,13世纪以来,欧洲人在陆地上被亚洲的成吉思汗蒙古打败;在11-13世纪欧洲人以宗教名义发动十字军东征,历时近200年,最后被伊斯兰文明打败;15世纪,郑和船队下西洋是重要历史事件,这在海洋上震撼了欧洲。 所以,这期间,欧洲“病夫”丧失了对自身文明和制度的信心,开始了三百年文艺复兴,试图找回“古罗马”的自信。 这期间,哥伦布代表的大航海地理探索是被迫的,欧洲因为无路可走,被迫考虑“大撤退”,进行海洋“万里长征”, 去寻找西方传说中的大西洋亚特兰蒂斯国。  

欧洲人没有找到传说的伊甸园,但是找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面积相当于欧洲的六倍还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可是在那里他们又碰到了另一群“中国人”, 不过这群善良的“中国人”送给欧洲人食物,教他们如何种植玉米, 所以有了后来的“感恩节”。 然而,不幸的是, 欧洲殖民者图穷匕见,霸占了土著的财物和土地, 杀害土著,2000万土著死于欧洲人带来的病毒和细菌。 或许,这是欧洲对亚洲的报复吧。当成吉思汗蒙古大军侵略欧洲时,导致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一部分欧洲人被杀死,而2000万欧洲人死于亚洲的传染病, 即黑死病,从此黄祸成为东亚的代名词。 

 欧洲人占领了美洲,反客为主,开始编造“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 而西方历史学家羞于提及土著的历史,将他们视为野人,也不敢讨论土著与中国的血缘关系。

   

2.  巴西土著是我们华夏的表亲

 

现代DNA监测发现, 美国与巴西人类学家对巴西土著血液采样,大部分巴西土著属于“蒙古”人种基因,也就是说,与中华民族的主体基因分布接近。少量土著基因接近印度和太平洋岛国居民。 那么这些土著是如何抵达美洲? 为什么去美洲? 又是怎么与我们失去联系的? 目前,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大部分土著是在12000年前, 地球冰河期结束时, 通过西伯利亚到阿拉斯加的一条狭窄大陆桥,抵达北美,之后南下。 当时由于地球的海水在大陆冰冻, 海平面较低(约-100米处),有狭窄陆地可以行走。 我国东北,西伯利亚, 北美地区,均有猛犸象,这说明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通过陆地连接着。 冰河期结束后,海水上涨,白令海峡下面被海水占据, 从此,所以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直接交流中断。 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万年前没有文字,我们祖先忘记了他们的兄弟迁徙去了美洲繁衍后代。 冰河期结束前一段时间, 温度上升, 全球变暖, 冰盖融化, 陆地增加,植物生长迅速,动物跟随草场而行,而人类狩猎和畜牧则跟着动物行走, 因此大家一起奔向树草茂盛的北美, 之后开始南下扩散。 从此亚洲与美洲兄弟天各一方, 杳无音讯,独立发展。 约一万年前,华夏文明中心区域移动到辽河/黄河/长江,而西伯利亚地区寒冷,只有一些少数民族游牧生活。 直到哥伦布从大西洋方向登陆美洲, 他以为是到达了东方的印度, 所以称呼土著为印第安人。

 

     我观察发现,巴西土著人的面孔相貌许多类似于我国的鄂伦春人, 也有像藏人,黑彝族。当我去土著部落参观时,见到土著人,联想起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锡箔族/赫哲人/蒙古人, 他们也有类似萨满教一样的法事。巴西土著也觉得我的面孔好像与他们一样, 十分好奇。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 偶尔有巴西人突然愣愣的注视着我,若有所思,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那是无法言语的远古记忆。 我们彼此从对方发现了自己的痕迹。 难道这就是巴西与中国对眼的原因? 其实这不是乌龟绿豆效益,而是拥有共同的生命基因。 我们一起彼此冥冥地寻找,终于在巴西相遇。

 

我有个巴西同事, 他是秘鲁的土著后裔,家乡靠近亚马孙雨林西部,他去过北京后告诉我说, 到北京一下飞机,他感觉到像似回家了, 这是从来没有的感觉。他的祖先传说是, 他们来自遥远的北方, 这说明他们不是由大洋漂泊而来的。

 

3巴西土著迁徙之谜,为何有百种语言?

 

 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也是不同的,大家发源不一样嘛。巴西学者认为,大部分土著来自北方的中美洲,那里是曾经的美洲文明中心,地处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奥尔梅克文明有3500年历史,也是玛雅人的祖先,他们长相与我国的鄂温克人/黑彝族相似, 也有学者认为他们混有非洲黑人相貌,或者印尼人相貌。巴西土著分批迁徙,所以语言不同,原来是不同的少数民族,是不同时代迁徙而来的。 奥尔梅克文明接近我国殷商文明,他们信奉羽蛇神,好比我们的龙图腾,另外那里也发现了类似甲骨文的文物字迹,两者联系仍然是个谜。

 

还有一些土著可能沿着太平洋环流,由菲律宾和印尼一带,或者我国台湾高山族,逐步漂到美洲。目前已经有实验证明,太平洋岛屿的居民,使用五千年前的航海技术, 可以驾驭漂流3000-5000公里往返没有问题。 所以, 小规模的南亚居民经过几代人迁移, 逐步漂流到巴西是可行的, 他们与华夏土著基因交换产生新的种族, 看上去更像尼泊尔人。

     此外, 四川三星堆文物与墨西哥中美洲的文物也是相似度惊人一致,这可以解释为最近4000-5000年左右,通过传播, 如经过印尼等地向东漂流。比如, 日本2011年3月大地震后,当年9月在美国加州外海发现日本东京的沉船, 这说明洋流运载船舶沟通两个大陆的文化是可能的。 考古学判断美洲奥尔梅克文明比殷商文明晚了一些, 好像是传承关系, 有着相似的玉文化。 不过,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如下可能,陆地传播。 我国辽宁西部与内蒙赤峰地区的红山文明大约在5000年前,这里出土第一个古代玉龙,所以巴西土著故事是这样推理的。 5000-6000年前,全球突然变暖,出现气候反常,全流域大洪水弥漫(这在世界各地有考古和文化传说依据), 红山文明区域遭到灭顶之灾,一部分人北上迁徙, 向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进发,到达美洲,这是最后一次迁徙,从此欧亚与美洲出现白令海峡。 最后的猛犸象就是在约5000年前灭绝的,依次佐证那时的特殊时段。另一部分红山古人南下,与黄河和长江文明圈汇合,创立了中原的殷商文明。 这就可以解释,殷商文明比奥尔梅克文明发达,但是相似的玉器和蛇/龙图腾。 之后,玛雅文明兴起,再之后,部落分散美洲各地。 巴西土著的语言和面相的多样特色,归结为12000年-5000年前,我国东北和西伯利亚少数民族多批次和多部落的迁徙, 所以在巴西曾经见证了远古的“中华”,西方的历史学家居然“故意”忽视了一个遗忘的华夏前文明,古华夏环太平洋的玉器文明圈, 所以重新改写万年华夏历史时,巴西将是我们的“南国”, 我们华夏前文明的南疆不再是海南三亚,而是巴西里约热内卢, 中国历史学家应该到巴西和中美洲去考古获得华夏前文明的证据(待续)。(感谢王昌遂/徐琳/范毓周三位考古学者关于巴西土著和华夏先人关系的讨论和提供相关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