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掇球壶

 鼠书散笔堂 2014-07-09

   在国家灾难深重,人民颠沛流离的清末民初.程寿珍的<掇球壶>在国际巴拿马陶瓷评比中荣获金奖.是时这件事,给国人一个振奋,给你艺者一个震惊,给紫砂业人一个震撼.

   当时掇球壶何以吸引国际评委眼球,并给予如此殊荣?

   先说这个"掇"字,一是拾取之义.<诗经.周南.fouyi>采采fouyi.薄言采之,二是摘取,选取.<汉书.贾谊传>.凡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球体之物,世间俯拾皆是.而需拾取,摘取.三个大小不同的球体.整合,塑造成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请看本人相册.紫砂)就非易事了.

   掇球的壶身是大半个球体,从实空间外延线看.一根由急到缓的线条的肩部直达到底.底部外径与壶盖戳口内径相仿.这即使此壶的重心向上,又保证了它的稳定性.壶盖誓如"马德堡半球".盖与壶口两线灯草线"相吻合.上线粗于下线,的是一个圆球体.是清代官员的顶带?是农家园中的葡萄?还是村头场角的重枣?足以让人玩味.壶身,盖,的,是三个同心圆体.大小得体,配合适宜,浑然一体.嘴与把离开壶身的距离一致,是传统的对称形.一根上粗下细的张力十足的把,恰能塞进二个手指,拇指捺在把上稳稳地把壶沏茶而碰不着壶身.其把与壶体的开档,切到好处,此又一高妙之处.一壶在手,抚摸沏水.圆润光洁,线条流畅,典雅朴质.难怪此壶,近百年来受众包括文人雅士,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庶民,爱之如宝历久不衰了.解析掇球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