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老板的讲话,热泪盈眶

 大秦笔记_文旅 2020-07-24

【题记】   

  “在万达集团工作,听过王健林董事长的讲话;
  “在安琪酵母工作,写过俞学锋董事长的讲话稿;
  “在萧氏集团工作,体会过肖勇董事长的良苦用心。
  “老板的演讲,有的让你激情澎湃;有的让你沉着冷静;有的让你热泪盈眶。”
                               ——“大秦笔记”2016年4月27日中午


     2014年肖勇董事长以《茶产业与我生命同等》为题,纪念公司成立15周年发表的演讲,近距离感受一位茶人的心路历程。原文如下:

     钱学森、袁隆平、陈景润……当代不胜枚举的“事业狂”,曾让我疑惑过:他们,难道真的没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欲望吗?

     我,没有伟人们“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博大胸怀。不过,当与茶业结下不解之缘之后,我对伟人们专注的理解有了升华。那就是:热爱一项事业接近极致的时候,事业就成了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茶产业的发展,我付出太多。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茶业,成了我这一生难以割舍的最爱!

     恰同学少年,我家十分贫困,许多孩子还在课堂上吮吸知识的营养,14岁的我,为了生计,就穿行于大街小巷叫卖茶叶,早早地融入了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街头流浪,树下倦缩,飘来的阵阵炊香犹如一根根钢针扎进我饥饿的身躯……好心人给我制做简易保温箱,教我卖冰棒求生,一天两元的微利点燃了我生存的希望。接着,贩蔬菜,学弹棉花,有了自立的基本条件,我记忆的引擎又链接上了家乡父老的身影。

     “最美茶乡”邓村,山路弯弯,满目茶山葱郁。当年茶叶尚是农副产品,父老乡亲起早贪黑,守着茶山温饱难济。

     “把产品变商品”,我在心底不断重复着这个念头,决心为家乡的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应城茶庄如期开张了,开业几天被人砸了柜台,我忍气吞声重振旗鼓。茶庄赚钱,我趁势再度开店。市场残酷的魔掌,又将我推入了低谷,亏损几百万,我“胜读十年书”啊!

     如果说我在事业上有成功的话,那么,永不泯灭的信念、善于从每个节点上思索下一个嬗变,可能就是我走向成功的法宝。

     单打独斗,势单力薄。我们策划兴建茶城,构筑全国茶叶交易中心,联成“拳头”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散茶批发失利,我潜心研发包装,开发多种营销渠道,迅速跟进“品牌经济”时代的节拍。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由荒山变为热土,大家有目共睹。我把这个变化看成是我们追逐“中国梦”的一个壮举。

     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朗,我用办工业的理念筹划茶产业发展,兴建了萧氏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引进国际顶级加工设备,推进茶叶深度加工,为机采大梗大叶找到了出路,为茶农增收拓宽了渠道。

     萧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茶产业的现代化。


     为领军中国茶产业,我的脚步从未停歇。谋划方案,融通攻关,组织协调,督阵突击,不知有多少次我被耗得精疲力竭。但无论经历多少困难与挫折,我想得最多的仍是产业的发展,以及萧氏如何持续带动产业发展的问题。

     我冷静地思考过,萧氏一路走来,我在发展中注重研判,在与外界交往中注重修身,对朋友更诚,对同事更真,对事业更加执着,可以说,是萧氏的兴起,让我修得了满腔激情。15年弹指挥间,15年大业凸显。萧氏,已成为中国茶人聚焦的热点,它是我们“萧氏人”共同绘制的画卷。 
 
     我欣慰,萧氏,给千万茶农带来了希望,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引领了航向。10多亿元的资产规模,国际顶级的工艺设备,政府力推的外部环境,系列开发的战略思路,已经构成了我们进军“中国第一茶企”的强大优势,继往开来,更需扬鞭奋蹄。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