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图表,巧理方志资料

 龙山方志馆 2014-07-10

利用图表,巧理方志资料

   搜集地情资料,是编史修志工作的基础。方志纵贯千年,横跨百科,再加上现代社会科学越来越发达,分工越来越精细,作为政府文化工程的方志编写,必定要发动许多人参与资料搜集工作。由于参与者地位不同,见识不一,提供的资料往往头绪纷乱而且繁多琐碎。广征博采得到的资料,如果不经过精心整理,就会如一盘散沙,发挥不了作用。理清资料,既是编纂方志的重要过程,也体现了每位编辑的基本功力。笔者在编纂市志的过程中发现,采用图表形式整理资料,化散为整,化繁为简,化乱为序,化隐为显,发现谬误,彰显规律,能在纂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化散为整,检查谬误

 最近,得到一份介绍东阳江支流的材料,内容繁多而散乱,读起来有点怪怪的味道,分开看每一条目,却又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于是,笔者将各条目列成如下表格:

                   依次汇入东阳江的10千米以上支流一览表

                                                                             单位:千米                                                               

汇入支流

          发源地

            流至

 长度

1)窈川溪

磐安县大盘镇林丰

磐安县双溪乡礼府南入义乌江上游西溪

26

2)八达溪

磐安县玉山镇与九和乡界上的合时岩

东阳市八达乡八达北入横锦水库

35

3)仙门溪

东阳市东阳江镇金竹坪

东阳市东阳江镇西山干北汇入东阳江

15.2

4)白溪

东阳市虎鹿镇东白山

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西北入东阳江

40.3

5)盘溪

诸暨、义乌、东阳三市界上的大山东南麓

东阳市江北街道陈店南入东阳江

11

    制成表格,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问题就显现出来:表格中2)八达溪“入横锦水库”是事实;(3)仙门溪、(4)白溪、(5)盘溪都清楚地注明“入东阳江”,这也合乎情理;但(1)窈川溪发源于大盘镇林丰,流至“磐安县双溪乡礼府南入义乌江上游西溪”,磐安与义乌不接壤,中间隔着东阳市,磐安的窈川溪怎么会越过东阳直接“入义乌江上游西溪” 了呢?仔细阅读前面的文字“东阳江,亦称义乌江,为金华江上游,分为北江和南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东阳江,亦称义乌江”,所以窈川溪流入“东阳江”自然也可说成“入义乌江上游西溪”了。因为标准不一致,犯了“名称不规范”的毛病,怪不得给人的味道是怪怪的。

    现在的金华城区,历史上曾有四次称为“东阳”:三国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就东阳郡置缙州;南朝陈天嘉三年(562)省缙州复东阳郡,后改为金华郡;隋开皇九年(589)改长山县为吴宁县,十二年又改吴宁县为东阳县,十八年又改为金华县;隋大业三年(607)废婺州,复置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东阳郡置婺州。所以,从三国宝鼎元年(266)置东阳郡开始,江以郡名,从现在磐安县山环乡龙乌尖,流经东阳、义乌、金华至马公滩入兰江之水,统称东阳江。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末,只是近年各县都喜欢将流经自己县的原东阳江称为“义乌江”“金华江”等。

但是,作为规范的方志,就得有规范的称呼。或延袭传统说法,将自磐安至金华的这条江统称为“东阳江”。或按时下俗称,在磐安县境内,按磐安人的习惯称“双溪”;在东阳市境内,按东阳人的称呼叫“东阳江”;在义乌市境内,按义乌人的称呼叫“义乌江”;在金东区和婺城区境内,按金华人的习惯称呼叫“金华江”或“婺江”,也未为不可。无论按何种标准,都不可能记窈川溪流至“磐安县双溪乡礼府南入义乌江上游西溪”。可见,一本规范的方志,就得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的名称,不可随意变更。

因为方志以事分类,按类制表,不同类的事物归在同一表中,就容易发现分类标准的毛病;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就容易查出记述文字的错误。可见,利用表格可以使散乱的资料化散为整,便于发现其中的谬误。

 

 二.化繁为简,清楚记述

 

编纂方志,既怕搜不到资料,写不成志稿;更怕资料太多太乱,抓不住要点,落实不了重点。化繁为简是编写方志的必要途径,列表是化繁为简的有效方法。气候,是方志的必记内容,气象灾害更需重点记述,特别是哪些月份容易发生何种灾害应明确记载,可以引起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注意,为现实生产与生活服务。旧志和年鉴中关于气象的文字数量不少,自1989年至2010年,光《东阳年鉴》气象部分就有3万多字,但气象内容在各种方志中所占字数大约二三千字。想确切记载一个地方的气候概貌,就必须经过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笔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把气温、降水、入季时间等情况列成一张张表格,然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记载。

在建立“1989~2010年灾害概率表”时,笔者将自1989年至2010年这22年中发生的旱灾、水灾、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霜雪冻和其他灾害按月份列出,画出了如下“概率表”:

 

1989~2010年东阳市灾害概率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旱灾

次数

1

1

2

4

4

5

10

7

4

1

 

 

39

%

2.6

2.6

5.1

10.3

10.3

12.8

25.6

17.9

10.3

2.6

 

 

100

水灾

次数

 

 

 

 

1

12

6

7

4

1

1

 

31

%

 

 

 

 

3.2

38.7

19.4

22.6

9.7

3.2

3.2

 

100

风雹

次数

 

1

1

6

4

1

2

 

 

 

 

 

14

%

 

7.1

7.1

42.9

21.4

7.1

14.3

 

 

 

 

 

100

霜雪冻

次数

2

1

4

 

 

 

 

 

 

 

 

4

9

%

22.2

11.1

333

 

 

 

 

 

 

 

 

33.3

100

其它

次数

 

 

1

5

 

1

1

 

 

 

 

 

8

%

 

 

12.5

62.5

 

12.5

12.5

 

 

 

 

 

100

 

整理“概率表”,我们很容易看出,东阳市域7月份最容易发生旱灾,占全年旱灾总数的25.6%,究其原因,7月份正是伏天,高温乏雨,就会发生旱灾;但如果暴雨,也容易发生洪涝,在22年中,7月份的水灾占了总数的19.4%。而最容易发生水灾是6月份,因为东阳受梅雨影响较厉害。4月份最容易刮大风、下冰雹,是由于强对流天气在乍暖还寒的4月最喜欢光顾地形呈西高东低、盘地呈西宽东窄的东阳,于是其它灾害如雷击等也就接踵而至了。

运用表格化繁为简,关键是抓“点”。干旱、暴雨、洪涝、强降温、大雪、强热带风暴、强对流天气等都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阳的常见灾害性天气,都是应抓的重点。如果将这些重点机械地平铺,就会造成“点”的重复、交叉,如上面的暴雨、强热带风暴等都会造成洪涝,我们将它们归到“水灾”里;而强对流天气也带来大雨,但更大的危害是大风与冰雹,我们将它归到“风、雹”里。这样,分类就会清楚一些,真正起到网罗诸事、执简驭繁的作用。

 

三.化乱为序,确定主线

   

社会现象纷繁芜杂,千变万化,社会工作千头万绪,纵横交错。方志资料图表,经纬结合,时类相兼,能显现脉络,确定主线,从而表现时代的特色。

东阳市煤气销售已经二十几年,从一个销售点开始,发展到十个液化气贮配站、七十九家供应点,后来又合并成两家固定资产超亿元的“燃气有限公司”,发展可谓迅速。但在纂写资料长编时,不能在相关部门找到完整确切的资料,后来找到一位热心人——原东阳市供气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士宁,联系到许多以前的煤气经销商,找来一大包资料,内有经销煤气的华洋公司文件,东阳市建设局、金华市城建局、浙江城建局文件,会议纪录,销售情况表格等等,资料显得杂而乱,怎样才能有条理地记好东阳市煤气销售发展情况呢?笔者将有关情况列成一张表格:

                      东阳市煤气销售发展情况表

时间

华洋煤气公司

东阳市煤气公司

    

1986

华洋公司职工陈宝素创办“朝阳煤气供应点”

县食品公司申请采购石油液化汽,供职工使用

 

1988

7,供应点被华洋公司接收,称“华洋公司煤气站”

89日东阳市煤气公司开始营业

 

198939

 

省建设厅39号文件同意市煤气公司承建煤气储配站

 

1990614

省建设厅151号文件同意华洋煤气公司承建第二液化气储配站

 

 

1991729

东阳市液化气储配站验收并开始经营

 

 

19911022

 

东阳市煤气公司储配站竣工并经营

 

1993

 

 

南马储配站成立

1995

 

 

巍山储备站成立

1996

 

 

横店储备站成立

1997~1998

 

 

新增黄田畈、千祥、北江三个储配站

19981224

东阳市供气协会在横店度假村成立

199911

由横店集团液化气储配站、东阳市煤气公司、东阳市液化气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合并成立“东阳市燃气有限公司”

2004 11

东阳市人民政府授权东阳市燃气有限公司经营东阳城区的管道燃气

2011年底

2011年末,城区铺设燃气管线37.28千米,供气站6个,石油液化气用户86946户。其中,工业用户5921,居民用户81025户。燃气普及率为99.2%。月液化气平均用量959立方米。形成了输气、混气、供气及设计、安装、抢修、维修一条龙的生产输配管理体系和城乡燃气供应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格局。

 

各类事物以时为序,按性归类,制成表格,就能化乱为序,分清主次,确定主线,看清全貌。从上表可以看出,华洋煤气公司和东阳市煤气公司是东阳成立最早也是前期规模最大的煤气销售公司,也是组成“东阳市燃气有限公司”的三个基础单位中的两个,理清华洋煤气公司和东阳市煤气公司以及东阳市燃气有限公司发展变化主线,再记清横店集团液化气储配站与东阳市燃气有限公司的情况,也就能记清东阳煤气销售的总体发展情况了。

 

四.化隐为显,彰显规律

 

东阳地形东高西低,气温则西高东低,所以,强对流天气很容易光顾,造成的危害也很大,记载强对流天气的行踪,探索强对流天气的规律,对东阳的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强对流天气时间短促,但是几乎遍及全市,经过的乡村多而每次各不相同,光从《东阳年鉴》记载气象灾害文字上分析,很难加以概括。

 

 

笔者将自1991年至2011年发生在东阳的20多次强对流天气加以整理,将每次强对流气流经过的地方用箭头画在东阳地形图上,发现如下现象:1.大多数的强对流天气都是逆江河而上,这是因为春夏潮湿时期,东阳地区往往会聚集大量积雨云,当强冷空气入侵时,地面冷锋前部的暖气团中(或者低压槽附近)很容易产生飑线东阳山区和半山区的迎风坡对气流具有动力抬升作用,这一作用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而产生上升气流,引发强对流云系的发展2. 强对流气团容易在钻过狭窄的山峡的时候,因受狭管效应,促发强对流系统突然加强,如南马附近“金鸡弄”就是这种情况;3. 东阳江盆地、南江盆地、千祥盆地都是西宽东窄,呈畚箕形向西袒露,触发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和爆发,会助推强对流气流,造成更大灾害。4.东阳强对流天气主要路线有四条:逆东阳江而上为第一条,逆东阳江最大支流白溪而上为第二条,逆南江而上为第三条,逆南江最大支流柽溪而上为第四条。利用图表,将相关资料依次排列,体现资料的科学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供借鉴的依据,就能更好地发挥志书的功能作用。

 

借助图表,不仅能在内容分门别类的过程中用形象直观的方法整理资料,找出大量客观、典型、权威的资料,使资料的内容和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而且编纂者在制作图表的过程中能增强实感,透过材料表面看到本质,从而获得感悟,以便准确选择材料,灵活使用材料,使编出的方志更加完善。当然,用图表法整理资料也不是万能的,只有在资料要素齐全、标准统一的情况下才适用,而且资料图表要设计合理,排序恰当,前后一致,使图表具有科学性,才能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