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趣编

 虹72 2014-07-11

汉字趣编

  丁:古代四十曰丁,隋代21岁为丁,唐代天宝年间定为23岁。"丁"是"丁实"、"当壮"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为专司某种职务,即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如"园丁"的"丁"。"目不识丁"的"丁",笔画太简单,如果一个人连简单的"丁"字都不懂,更何谈其他?

  九:在基数词中,九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数。它既是实数,又是虚数,既是全数,也表极数,也称极阳数。实数是指小于十大于八的数,虚数是说九常表多数。这多数既表物量之多,又表动量之多。

  三:一横表示一,三横表示三,三的每一笔都是表数符号。以符号表示意义,在六书里属指事字。文言文中,三表多数是常见的,如"韦编三绝"。"三"也能表示少数,如"三句不离本行"。三还能表示全数,表示约数,或起指代作用。如"一问三不知。"

  门:是象形字,从二户,户是半门。《说文》:"户,护也,半门曰户。"门的名称特别多。门的引申规律,比较明显。门原是指建筑的出入口,是一种安全设施,后来"门"引申为关塞要口。门的再引申就是门路、途径。门还有等级之分。贫寒之家称柴门、蓬门。有钱有势之家称侯门、豪门、朱门。门也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女: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妇女双臂反绑跪倒的形状。从字形,可想见古代妇女的奴隶地位。许多带女旁的字,都能反映对妇女的歧视和侮辱。如:妒、嫉、嫌、奸、婪、妨、妄、妖等。根据专家统计,这类字有168个。在古代的氏族社会中,对战败敌人的处理,男女各有不同: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是奴隶。女和奴隶既然相等,这就无怪妇女的妇,是女旁加一个扫帚,婢是女旁加一个大扇子,都是为奴隶主服务的。由此可见,汉字中出现那么多侮辱妇女的,就不足为怪了。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居支配地位,这样出现了很多从女旁的姓,如姬姓、赢姓、姜姓、姚姓等,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大姓。在古代不但姓氏从女旁,而且有许多人名,也是女字当头。如传说中的女娲、尧的女儿女莹等。带女旁的字中,还有许多表示美好意思的褒义词,如媚、娟、妙、媛等。

  马:是象形字,繁体字的"马"字,上有三横,象马颈上的鬣毛,下部象四条腿。马的同义词多,名称多。如纯黑为骊,黄马白点斑驳为骠,青黑相杂为骢,苍白相杂为骓(如项羽的座骑即为骓),白额入口者为的卢(如一跃而过檀溪救了刘备性命的那匹刘备的座骑),白身黑鬣为骆等等。历史上的名马很多,名马们屡立战功。如关公有赤兔马,张飞有玉追马,秦叔宝有忽雷马,李广利从大宛国得到的汗血马。马是六畜之首,它体型伟健,任重致远,是重要的生产交通工具也是战争的重要工具。有关马的词语很有趣,如"马齿徒增"作为年岁增长的谦词;"驸马"是帝婿的代称;"拍马"本是蒙古人互相夸奖对方马匹的常用语,但后来有了奉承谄媚之嫌。

  子:是象形字,就像婴儿在襁褓中的情状。"子"既指儿子,也指女儿,子是不分性别的。但随着"子"的引申发展,后来多指儿子、男子。"子"也常用于尊称或贵称,这与历史上男子的社会地位有关。以"子"称人,表示尊敬。如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子"组成的双音词,子男为儿子,子息为儿子,子息为儿孙。赤子指婴儿,因为刚生下来的初生儿为红色。竖子为小子,鄙称。由"子"组成的字很多,如"好"是女加子,意为母亲逗小孩,是一个美好的意思,故有"好"的意思。"好鸟"是美丽的鸟,"好音"是美好的消息。

  见:从目从儿,下半儿在甲骨文中是一个朝右跪着的人。人字头上加目,"用目之人也"。所以"见"是见到、看见的意思。见又引申为见面、进见等等。后来,见又引申为召见、接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见的同义词、近义词多。如望、看、睹、察、相、观、览、顾、窥、眺等。看是主动看人看事物;见有见到的意思;睹有见到的意思;察是仔细看;相也是仔细看;观的目的比较明显,是注意地看;览也是注意地看;临是下看;顾是回头看;窥是偷看;睨是斜看;望和眺是远看。

  日:象形字,篆书写日是圆的,隶书出现后才改圆为方。日为什么要从圆变成方的呢?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方的比较适合刻画书写。所以隶书之后日一直是方的。日的同义词很多,如东君、羲和、金乌、白驹、日轮、日驮、日头、三足乌、太阳等等。其中太阳用得最多。"日"是太阳,又指白天,引申为记时的一日,又引申为一段时间,如来日、昔日。至于记时的一日,即一日一夜二十四个小时。在古汉语中,日在动词前,有每日的意思。"他日",既有往日、昔日的意思,也有来日、异日的意思。"无日"谓时间不长。"有日"也指时间不长。

  牛:象形字。牛是反刍类哺乳动物,家养牛是从野牛驯化而来,为"六畜"之一。从文字来考察,甲骨文中已见"犁"字,说明驯养、牛耕不会迟于殷商以后。汉代马不多,将相有的坐牛车,晋朝也这样。牛与文字的关系十分密切。《汉语大字典》收牛旁的字282个。有些牛字旁的字也并非非用牛旁不可,如放牧的"牧"字。这其间的道理,应该是牛对人类的贡献太大了,对人类文明史的贡献太大了。尽管牛的贡献那么大,但最后被人类作为肉食,落得个遭受杀戮的下场。让人生出不少感叹。

  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如:打油、打扫、打庄稼、打麦、打人、打毛衣、打电话、打这边走、打掩护、打乒乓、打牌、打秋千、打先锋、打游记、打靶、打气、打针、打印、打鸟、打鱼、打头、打工、打公、打量、打倒、打算盘、打手、打字、打牙祭、打住、打转、打整、打造、打眼、打消、打铁、打胎、打食、打炮、打光棍、打赌、打官腔、打滚、打开、打扮、打柴、打草稿、打定主意、打草鞋、打饱嗝、打屁、打开、打官司、打点、打动、打水、打球、打扑克、打麻将、打边鼓、打官腔、打下手、打头阵、打跟斗、打进账号、打拳、打肿脸充胖子、……。由打组成的字,不计其数。"打"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左右腾挪,变化自如,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打"字左右逢源,人缘极好,深入人心。当人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舌头打转时,"打"字总会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打",绝对是个好东东。

  玉:是洁白半透明,带光泽的石头。质地细蜜坚硬,晶莹有光泽,制成器物,常见的有玉镯、玉环、玉玦、玉佛、玉雕、珠、碧、玑等。玉有软硬之分,软玉指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五种。硬玉指翡翠、南阳玉等。玉向来为人贵重,是纯洁、温润、有德、高贵、美好的象征。古代的玉不仅做各种器具,如玉刀、玉斧、玉牒、玉玺、玉佛、玉香炉,还可做玉磐。在古代,玉长作为佩饰,君子贤德之人,必佩带,如屈原就常佩带。玉也常用于祭祀,奠于神座。在古代,玉用于生活常常显示尊严,用于祭奠,又往往是为了显摆场、显地位。在日常生活中,玉是美好的代名词。由玉字构成的许多美好的词语,丰富了词汇。如:玉容、玉颜、玉貌、玉照、玉人、玉体、玉趾、玉郎、金枝玉叶等等。美玉名称很多,为瑾、瑜、琨、琳、瑶等,都是美玉,这些字也常用于人名。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的有"昆山玉"、"蓝田玉"、"荆山玉"、"酒泉玉"等等。古人开采玉,很辛苦,唐朝李贺笔下的《老夫采玉歌》,为我们了解古代人民采玉之艰辛,提供了一面镜子。

  左右:古人造字,有不少字是从人的手足以及耳目口鼻取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近取诸身"的说法。左右两字,都是从手取意的。右是从手从口,左是从手从工。右有助的意思,左有辅的意思。在朝仪官序上,尚左尚右的问题,可分几个阶段来说。三代以上,朝班官序皆尚左,只有宴饮尚右。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一概尚右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对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位居我上"很不满,并决定找机会羞辱相如,多亏相如宽宏大量,才免了一场龙虎斗。魏晋以后,又改为尚左,尊左一直延至唐宋。元朝尚右。明朝尚左。乘车的左右次序,一般说以左为尊。在地理方位上,东方为左,西方为右。在古人习惯中,一般是尚右的。

  龙:许慎在《说文》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这里,龙是本事十分大的神物。龙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关于龙的形体,古人说:"龙有九似。"闻一多《诗与神话》中说:"龙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大蛇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就是九似的详细说明。龙也是帝王之象,《周易》称龙为大德之君。龙也表示吉祥和顺。象征矫健、威武。龙不仅比喻帝王,有德者皆可以称龙。如诸葛亮就被称为卧龙。关于龙有不少警句、短语、成语,十分生动。如,荀子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

  发:一般的人的头发有10万根,有的人的头发长得非常的茂盛,煞是好看。头发名称很多,佛家称烦恼丝,所以为了"四大皆空",佛家要剪掉头发。但按照中国人的习俗,是非常珍视头发的。《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在古代,小孩自要束发,结发成人。孔子说过,如果一个人披头散发,那就要沦落为夷狄之人了。古代中国人把头发是看得很重的,在东汉,割头发的处罚仅次于死刑。大家都知道曹操割发的故事: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出征张绣途中,下了一道命令,各位将士经过麦田时,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率斩首。一日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然一只斑鸠受惊从田中飞出,曹操坐骑因此受惊蹿入麦田,踏坏一大片麦子。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军法处置,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当即抽出随身所佩之剑要自刎,左右随从急忙解救,这时谋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此时曹操便顺水推舟,说一句"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但还是拿起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叫手下将头发传示三军,将士们看后,更加敬畏自己统帅,没有出现不遵守命令的现象。这就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多尔衮在进入北京的前一日,即谕令剃发,进京的第二天又谕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不剃发者便被视为是有狐疑观望之意,"定行问罪"。由于受到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二十二天后,多尔衮被迫取消了剃发令。但顺治二年六月,当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后,却又重申剃发令,宣布,京城内外及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限十天,"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各州县奉到本府限期剃发的火票后,官吏"遍历村庄,细加严查","违旨蓄发,罪在必诛"。当时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因而士民大愤,纷纷起兵反抗。许多明朝百姓为了留住头发,献出了生命。有的为了留住头发,逃命山林,有的流落飘洋过海,流落异国他乡。可见古代中国人对头发的珍视。当然,中国古代不少文人也是披头散发的,如遭流放的行吟诗人屈原,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忧国忧民,没有心思去打扮弄头发。李白本来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惜英雄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后期的李白散发弄扁舟,只想抱明月而长终了,想退隐江湖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不少都是怪异而苦闷、豁达而潇洒的,所以当时不少知识分子也是披散头发的。他们边吹牛,边饮酒,边写诗,边议论,披头散发,边摸身上的虱子咬一下,又狠狠地吐掉,真是风流啊。

  吉林白城平安镇中学侯玉文(邮编:137002;宅电:0436--6184877;QQ:625037305)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