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的体会

 昵称18522506 2014-07-11


    一、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组织课堂的能力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是使用合作探究教学法上一样的教材,不同教师上课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情况。有的课堂,学生们神采飞扬、情绪高昂;有的课堂,学生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一问题也是困扰合作探究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又一大障碍。在经过长期的思索、实践,我们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在此,我们必须明白学生的合作探究并不等同于课堂的无序、散乱。相反,它要求整个课堂要目的明确、组织有序、人人参与、收放有度。而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若教师缺乏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则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所以,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组织课堂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要不断反思、善于总结,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学会做研究型教师
    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要求造就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团体。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专业素养,了解学生现状,善于反思总结,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获得不是靠某个人冥思苦想臆造出来的,也不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它需要我们反复的实践,不断的反思,积累经验,逐步探究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独立的教学研究精神,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次才能通过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应该不时地进行充电,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对知识的渴求。做研究型教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做研究型教师,是职业发展的必然。做研究型教师,也是有效推进合作探究教学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对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
    1.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合作探究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要求学生在课堂中都能积极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学生们课前就必须得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探究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异质小组,有益于实现学生的优劣互补,协作共进。通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传统教法的教师个人的“一言堂”,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推行,课堂中异质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现、提出问题),课内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多看(广泛收集资料)、多想(提出问题)、多听(聆听他人的看法),多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写(归纳整理、形成文字),通过抓住学生的读、想、听、思、写等几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也常常在课堂中设置“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环节,但由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参差不齐等方面的原因,常常会出现“一窝蜂”和“优等生处处占先,后进生时时靠边站”的不良现象。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实施前,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个性等各方面因素组织、划分合作小组且在课前就要求小组成员广泛收集资料,掌握信息,因此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可参与性。课堂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让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合作交流人人参与,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合作探究教学法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如何有效的实施,则需要我们广大的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不断探索、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