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在为不会讲英语而感到苦恼吗?日前美国科学家预言,在未来30年,人们将能以“摄取”的方式学习或理解某种知识,只要服下药丸,等药效发挥作用后,便能迅速学会一门语言。 原理 药丸信息在血液流通、传到大脑 英国媒体9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日前在非营利机构TED的大会上预言说,人们在30年内将可以通过吞服药丸学习语言或文学作品。 尼葛洛庞帝说:“只要吃颗药丸,就会讲英语,只要吃颗药丸,就懂莎士比亚。”他还表示,人们善于透过眼睛吸收资讯,但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能没有效率。他预测人们将来能以“摄取”的方式吸收资讯,“吸收这些信息的方法就是让它们流通在血液里。只要药丸的成分和信息在血液里,基本上它们就可以扩散,通过血流输送到大脑。不同的信息会被储存在与其相对应的正确位置”。 尼葛洛庞帝表示,他并非唯一一个有这种设想的科学家。 中国日报 背景 他成功预言了多种科技的发展 过去30年来,尼葛洛庞帝预言了许多科技的发展,包括电视和无线网络的变革等。1984年,他第一次在TED大会上发言,预言人们有朝一日可以使用手指,而非鼠标来控制电脑,如今相当普遍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印证了他的预言。 此外,尼葛洛庞帝也曾在1995年预言,人们将来可以在网络上买书和报纸,并在荧幕上阅读。电子书的存在也印证了这一预言。 以今天的科技来看,吃药丸学外语这项预言并不是牵强附会,不过,对于如何利用未来的科技去掌握这项技术,还有待研究。 中国日报 人物 他被称为数字化教父、 中国互联网启蒙者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71岁,被誉为数字化教父,曾被西方媒体推崇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一直倡导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社会生活转型。 他1966年从麻省理工学院(MIT)拿到建筑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也以客座教授身份奔波于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985年,他参与创办MIT媒体实验室,这是针对新媒体进行钻研的前瞻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研究人机互动。1992年,他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连线》杂志的创办,并在杂志上撰写专栏。1995年,他将这些专栏内容扩展成《数字化生存》一书,这本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的畅销书风靡中国,曾经引发中国人对未来信息世界的狂热激情和无尽梦想,尼葛洛庞帝也由此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启蒙者。王裳 网友评论 “我更期待能消灭饥荒和贫穷的药丸。” ——Howard
“作为语言学家,我喜欢学习语言。对我来说,吃了药丸就能讲外语,就像是在说‘吃了这颗药,就不需要再吃饭了’一样无趣。” ——David Kennard
“不如将不同的语言药丸当作饲料,喂给小鱼吃,然后我们只需要把鱼插在耳朵里(当翻译器)就行了,也不需要为了42种不同的语言,就要吃42颗药丸。” ——Alan Hogg
“在电影《五百年后》里,是用静脉注射来学习。这会不会比吃药丸更具操作性?” ——Darrell MrWor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