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最早的女公厕

 苏迷 2014-07-11
苏州最早的女公厕
  日前,与夫人上街购物。双休日的商场里人山人海,营业员应接不暇,让人难以静心挑选。我俩先后逛了观前街的人民商场等几家商场。耗时两个多钟头,最后,夫人在美罗商城里买到了她中意的皮鞋。
  哪料到我们刚出美罗没几步,夫人就想上厕所。那刚刚在美罗里怎么就不想到去洗手间呢?赶紧找公厕吧。
  以前的观前街西首是有几个公共厕所的,一个在施相公弄里,一个在承德里。现在,施相公弄的厕所已经拆掉了,单单一个承德里厕所哪能承受观前的人海?
  承德里女厕所前排着队,挤满了等上厕所的女同胞。队伍里有几位坐不定、立不定,“哆哆转、徐徐转”,想来应该是被尿憋的。夫人在排队,我就拎着几包东西站在巷口等她。
  排队上厕所的现象,让我思考中国的公共厕所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有关资料来看,在明清时期的中国还没有公共厕所,就连明清两朝之首都北京也是“京师无厕”。人人可以随地大小便,于是“重污叠秽,处处可闻。”这样的现象一直到了清末才有所改观,北京各街道遍修厕所,再也不准人们随地便溺。
  苏州人攀谈起来有句老话叫“吃茶三万昌,撒尿牛角浜。”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以前去牛角浜撒尿,用的是粪桶,或者是粪坑(缸),露天的,顶多也就在坑上面搭个茅草棚,还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厕所。因此,那时候的苏州人直截了当地称厕所为“屎坑棚”、“茅屎坑”。虽然,当时的国货商场、电影院、戏院、书场以及大一点的旅馆都有男女厕所,但那还不是真正的公厕。
  那么,现代概念上的“公共厕所”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苏州的呢?我翻阅了大量的旧资料,包括旧报纸和民国政府档案,虽然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苏州已经有了男厕所的记载(在有关粪业间的业务纠纷的记录中涉及),但缺乏建造男厕所的初始记录。
  最后,我终于在解放后的苏州市政府档案里找到了兴建女厕所的记录,摘录如后:“1951年12月29日,城区公共厕所很少,女厕所根本没有,妇女很不方便,一些公井,也因时久没修,水质不清洁,群众纷纷要求修建女厕所和公井。市卫生局决定先在阊门外石路木瓜弄、临顿路小日晖桥北堍、马医科巷小菜场北首建造三个女厕所,在马医科小菜场南首、皮市街派出所南首修理两只公井。”
  由此肯定,苏州的第一批女公厕始建于1951年12月。如今,临顿路的女厕所早就被拆,木瓜弄的女厕所,我不知道还在不在?马医科小菜场旁边的女厕所还在,并且仍旧在使用。如此说来,马医科巷女厕所是一座在苏州公共卫生史上第一个女公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