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犹太遗址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4-07-11

上海的每一条马路都沉淀着一段历史,每一座老房子的背后都有一段往事。上海虹口区曾是大批犹太人的定居地,其中四川北路长春路是当时犹太人的定居地之一。

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曾是大批犹太人的定居地。首先来到的是塞法迪犹太人。大都是英籍商人和实业家。他们利用与英国各属地的密切联系和上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发展进出口贸易,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随即又投资房地产、公用事业及制造业,逐渐成为上海滩最为活跃的工商财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俄国犹太人为逃避反犹暴行及革命引起的内战而来到中国东北哈尔滨等地,再辗转来到上海,出现了犹太人移民上海的第二次高潮,使上海犹太社团迅速扩大,形成了一支积极活跃的社区力量。别值得一提的是,2030、40年代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上海是全球唯一的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大城市。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2.5万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临时家园,形成了远东最大犹太社团。他们有自己的宗教公会、犹太会堂、学校、医院、俱乐部、公墓、商会、出版机构和政治体。

二战后,先是犹太难民纷纷离开上海。接着因中国内战爆发难以经商发展,塞法迪犹商也将资本转移出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仍有数千犹太人生活在上海。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外国侨民均被迫离沪。今天,当年上海犹太人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大多都被保留了下来。这些由犹太人投资建造的、或是长期居住过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在外观上并没有统一的犹太民族风格,因为犹太民族在离散中往往受到其客居国主体建筑文化的影响,但都生动地展现了当年上海犹太人的生活状况,都带有上海犹太人的历史文化烙印。这些建筑现以成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受到保护。

长春路犹太建筑群如今共有5组10个门牌号。

进口处的门厅地砖应该是原来的非常鲜艳的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