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轻风无意 2014-07-12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Mo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点击进入法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1979年(2007年对遗产范围略作调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i)
地理位置:N48 38 08.016 W01 30 38.016
遗产编号:80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简介: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位于法国芒什省。圣米歇尔山已成为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处于诺曼底和布瑞坦尼之间离海岸很近的孤立岩石岛上,受到海洋潮汐作用,交替与大陆相连和隔断。岛上的修道院是为天使长圣米歇尔建造,也是杰出的技巧与艺术的绝技两者与独特的天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圣米歇尔山从布瑞坦尼海岸望去如同一个童话世界:周围是碧洋白沙,教堂钟楼尖顶上舒展着巨翼的天使,圣米歇尔的金像如同一个明亮的光点与日争辉。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圣米歇尔山原名同巴山,与其称它为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小丘,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距海岸两公里。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观,而山上的古迹修道院和大教堂则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圣米歇尔大教堂的建造,从1017年投下第一块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续了60多个春秋。教堂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部分。由于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以使教堂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台、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祷间实际上也成了罗马式建筑工艺的杰作。教堂的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罗马与哥特建筑艺术于一身,大殿为典型的罗马风格,其穹隆的开间多达7道,两侧的拱门式长廊之上的楼廊砌有罗马式的拱窗,以保证教堂的通风与采光。与大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祭坛四周的回廊不带祈祷室。这种教堂的建筑风格在诺曼底一带很有代表性,曾经风靡一时。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就中世纪的水平而言,圣米歇尔山大教堂顶部开间的匀称布局与颇具立体感的垂直分隔、大殿与耳堂之间宽大的连拱,以及楼廊上饰有雕刻物的门窗,都展现着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水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大教堂建成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圣者,把对大天使圣米歇尔的崇拜推向了巅峰;圣米歇尔山也更是披上了神奇的面纱,在诺曼底无数教徒的眼中无异于东方的耶路撒冷。由于圣米歇尔山的无限感召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一直是这一广大地区行政管理与精神统治的支柱。从13世纪开始,法兰克王国的王权得到了加强,加佩王朝的腓力二世在教士们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征伐和加强中央集权。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因为新文明的介入而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1204--1228年),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最终形成了当今"西方奇迹"的宏伟规模。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修道院虽然经诸多建筑师设计,但依旧保持着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格调,令人无处不感受到本笃教徒那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整个修道院分3层,被一堵高墙隔成两部分,共有六座建筑物。修道院的公共入口处在东南角,接着便是接待室和食品储藏间。二层颇具档次,一间带有两个壁炉的会客厅,专门接待有身份的人。会客厅的顶部也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气魄,呈宽阔的穹隆形,并有交叉拱肋加固;另一间结构相同的屋子专供修士们从事誊写手稿等脑力劳动,以及冬季取暖。相传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确定了圣米歇尔山的神品级别后,这座大厅便更名为骑士殿。在修道院的第3层,与修道士的用膳室紧紧相连的,便是那西方奇迹的精华所在,即内院及其回廊。内院与回廊面朝大海,背靠教堂的北大殿。这里是修道院最隐蔽的地方,外人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只有修士们才有资格自此拾阶进入教堂。修道院的内院与回廊堪称"奇中之奇",它们被二层的花岗岩墙垛或巨型石柱支撑着,近看恍若镶嵌于大教堂之上,远眺则犹如悬浮于天水之间,其景致之壮观,好似天上庭院错落人间。与内院相映成趣的回廊又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品,其圆柱看似纤圆脆弱,但实际上它们却支撑着回廊那专看风景的页岩大屋顶。廊柱的排列错落有致,其梅花形的格局致使柱头又是对角拱顶的台基,从而形成了柱林之上的连拱廊。如此廊中有廊的布局,足以反映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如果说教堂以其雄伟挺拔的阳刚气派显现着博大精深之道,那么内院与回廊则刚柔相济,展示着修道院诗情画意般的和谐。说其诗情,是因为内院宽阔而静谧,给人以远离尘世、宠辱皆忘之感,人们在此不但获得了完美的自我,还似乎可以直接聆听神的心声;言其画意,是因为回廊本身便是一幅幅绝妙的立体几何图,它们所表现出的阴柔娇媚之秀色,使来访民者无不赏心悦目。
  圣米歇尔山与其附近的海湾也是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它的文化和历史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人类的宝贵遗产。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诺曼底与布列塔尼之间有一片广袤的沙滩,沙滩中央有个岩石小岛上,涨潮时常受潮水冲击,岛上矗立着被誉为“西方奇迹”的一座哥特式本笃会修道院,专为纪念天使长圣米歇尔而建,修道院周围则是一个村落。这座修道院建于11至16世纪之间,是非凡的技术和艺术杰作,完美地适应了周围独特的自然环境。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国(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55)图文介绍(313)

访问本博客的首页可快速查找你所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