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根井绳 第A11版:悦读汇 20140514期 牡丹晚报

 杏坛归客 2014-07-12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各村村头都有一眼公用的水井。井口直径约80厘米以上,深约3~4米,砖砌井壁。打水时须用一根下端带木钩的井绳挂着木筲,续到井底,灌满水,再一下一下地提上来,非常吃力。有的在井旁支一个“挑杆”,一端装石墩子,一端拴在井橛挂木筲,利用杠杆的原理,提水筲时还能省力些。菜园里浇菜的井,一般都安装一架辘轳,把井绳缠在辘轳上,只需搅辘轳把儿,就能把水提上来。
   井绳是用柳树根制成的,旧时有专门从事打井绳的村庄,如鄄城县柳洼村,几乎家家打井绳。农闲时,村民们就扛着铁锨到处去刨柳树根。晚上,便有砸柳根的“砰砰”声响成一片。他们把柳树根放在石头上,用斧头砸成纰子,然后用打车打成“经子”,再把三股“经子”合成一根粗粗的井绳。那井绳足有四五米长,捆成捆儿,用独轮车推着到集市上去卖。有的村庄合买一根井绳,放在井旁,全村公用。有的则是每家都有一根井绳,各用各的,十分方便。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逐渐普及了手压井和自来水,于是公用水井被填实,井绳也就绝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