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RAA《音乐与绘画》: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金品之文集 2014-07-13

RRAA《音乐与绘画》: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老民工音乐画  20140421


RRAA《音乐与绘画》: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第III乐章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 大提琴奏鸣曲》Sol Gabetta - RCA 2014

 

据说老肖当时在构思新作品框架时,起先想把刚萌发出来的乐思写一部交响曲,后来改变了主意,把曲子改成现在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与他前一部大提琴协奏曲一样是写给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他甚至允许罗斯特罗波维奇稍改作品的华彩乐段。在肖斯塔科维奇的60岁生日首演作品(1966年9月25日)。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属于他的晚期作品,具悲剧色彩。“回顾人生,依恋尘世而又不得不面对彼岸的复杂心境,正是这部作品的主题。”

此曲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慢板,阴郁深沉,静思冥想使整个乐章的基调。全曲由无伴奏的大提琴独白引出主题,从暗淡的低音区到凄厉的高音曲,大提琴徐徐的诉说着,乐队清淡的衬托象是一片叹息与唏嘘。乐章中几乎没有强烈爆发的高潮,但那种灵魂遭放逐的浩大怨气,在音乐中挥之不去,,令听着内心深处不断激起波澜,乃至肝胆俱裂!

  第二乐章小快板,是典型的肖氏的谐谑曲乐章。条约的节奏,幽默的效果,充满了怪诞的情趣。该乐章主题素材来自街头叫卖调的音调。想必作曲家在这支曲调中勾起了人生旅途某一时刻的回想。

  第三乐章也是小快板,是有小军鼓震奏伴随两支圆号的号角声而宣告开始的。随之而来的是主题甜美悠长,在优雅摇曳的音型伴奏下不无船歌的风味,或许是隐喻"生命之舟"吧。与之对比的是一个类似钟表声的节奏点子。前者充满了温馨的乡悠之情,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烈眷恋,后者则象是对某种即将来临的时刻的期待与催促,也许那正是让人恐惧的告别尘世走向死亡的时刻。在这两个对比素材的不断交迭中,作曲家拥抱生命、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乐章最后,随着"钟表声"的渐渐隐去,我们仿佛在冥冥中看到一位善良的老人一步一回头的离我们远去。”

(以上斜体文字引自网路资料)。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引用过来展开,可以说:一百个指挥演绎“老肖大二”,有一百首“老肖大二”;一万个人听过后,他们心中应该有一万首“老肖大二”!

譬如也有人把最后乐章听成是老肖自己不屈的宣言。

老民工听了最后乐章,激动之余涂鸦了上面这幅抽象画。题名《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老民工音乐画——这是另类“老肖大二”。

 

“老肖大二”不如海顿、埃尔加、博凯里尼和德沃夏克等的大提琴协奏曲那样普及。虽然唱片版本相对不算多,但各位还是可以找到一批。我这里上传的是今年刚刚出版的RCA唱片——Sol Gabetta 嘉碧妲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 大提琴奏鸣曲》,选了第III乐章

别看是新人新品,那可是演录俱佳哇!

末乐章里嘉碧妲用大提琴奏出委婉动人的旋律,飘风骤雨般的小军鼓,慷慨激昂的圆号,无数金属碎片淬溅出清脆的杂碎声和诙谐的木琴,这一切与乐队交响回旋在整个音乐厅空间里·····


RRAA《音乐与绘画》: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阿根廷大提琴家嘉碧妲 Sol Gabetta

 

今年27岁的大提琴家嘉碧妲(Sol Gabetta)出生在阿根廷,10岁便在阿根廷青少年大提琴比赛获大奖,此后又在柴可夫斯基大赛和慕尼黑ARD大赛获奖。2007年她一举夺得德国古典回声Echo Klassik的最佳乐器演奏大奖,2008年与郎朗同获格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的提名。她目前是欧洲当今最活跃的新生代大提琴家。
嘉碧妲曾跟随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得意门生格林加斯习琴,深得大提琴俄罗斯学派的真传。近年来,和嘉碧妲合作过的乐团有维也纳爱乐,法国国家广播乐团,巴塞尔交响乐团和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等。俄国曲目正是她最拿手和被看好的招牌。这张老肖作品唱片是她近年来著墨最多、用心钻研的代表录音。

嘉碧妲使用的一把价值连城的Guadagnini瓜达尼尼1759年古琴,声音厚实温暖,更神奇的是表现出女高音华丽的音色。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大提琴协奏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和第一小提琴(科岗)

斯维特兰诺夫指挥 苏联交响乐团

 

罗斯特罗波维奇在准备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时曾感叹:

“我总是嫉妒指挥!我一直幻想着拥有一把有一百根琴弦的大提琴。不过天才的肖斯塔科维奇克服了单一乐器的局限。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好像处于指挥的位置”。

我一时找不到老罗演奏这部作品的视频节目,见优酷有上面这个视频文件,移过来充数。录制上传的质量都很差,而且内容都被裁切削减,从28'30"左右开始的第三乐章就被砍去一半多!不过多少还能看出当年风采的痕迹,同时又感到凝重而窒息。恐怕后人很难像老罗那样为诠释老肖作品,用琴声奏出如同严重超载的卡车发动机发出的喘息声似的负重感!做个参考吧-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