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落坡村位于九龙山北坡,属王平镇辖村,优质的土壤,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考其建村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据该村一清代记事碑载:“马姓自明朝永乐年间择地于此。”如今的西落坡村马、田、王等各种姓氏杂居于此,和谐共处,在这山水秀色之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恬静生活。关于该村姓氏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了。然而,现存村内的一通清代记事碑,却为我们寻找其姓氏产生脉络,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该碑现立于村南马家坟地上。光绪三十年(1904)立石,距今已有108年的历史,碑阳朝向东北方,用一整块紫石岩刻成。首身一体,通高96厘米。碑身高64厘米,宽45厘米,厚17厘米。碑身内框宽30厘米,长56厘米,外边框宽7厘米。碑首内框长24厘米,宽29厘米,方首抹角,额书“永垂不朽”。碑阴无字。碑座长83厘米,宽57厘米,露地面高15厘米。碑文阳刻楷体字,大字宽6厘米,长6厘米,小字宽2厘米,长2厘米。碑文11行,满行22字,共计211字。其中11字残损不清。石碑立于一高大土坡北面,减轻了风吹日晒对石碑的侵害,因此碑文较好的保存了下来。
这是一块警示人们保护祖坟的记事碑,记载了清朝光绪年间的一段鲜为人知的事情。据碑文载,本村马姓自明朝永乐年间在该村选择万年吉地,将祖坟安置于此,至光绪年间已有四百余年,本族人逐渐发展壮大,人丁众剩,成为该村一大家族。家族的兴旺皆因先茔风水之佳,因此族人几乎年年都要对祖坟进行修补、栽树,以求永固。不料个别族人却因私利,常来祖坟边偷土、砍树,惊扰先茔,在该石碑的后面存有取土后留下的痕迹。后经本族人共同商议,自立石之后,如再有偷土砍树的不法行为,按其轻重,进行惩罚,决不姑息。该石碑的刊立很好地保护了祖坟,避免了其遭受进一步的破坏,体现了后人对亡人的一种敬畏心理。
这通碑对考证西落坡村姓氏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为研究门头沟的村落历史以及民间丧葬习俗又增添了新的文字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