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甲炳 2014-07-13

  作者:沈红艺 

关键词:气化 中医基础理论 源流 考证
      气化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元气论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历代文献中整理研究有关气化的论述,探讨中医气化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气化、气机理论提供文献依据。
      
  1、中医气化说肇始于《内经》  
      气化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后世医家都宗其旨来进行阐发,用以说明机体津液在生成、输布、排泄过程中,气与津液、津液化为尿液的生理机制。 
       在专论五运六气的《素问》七篇大论中还多处用了气化一词。中所说的 “气”,虽有“天气”、“地气”之分,但实质主要是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亦即 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变化。“化”,在《天元纪大论》中释为“物之生谓之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等,故可以说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性、物化现象。故其 “气化”含义,即指自然界各种气候的物化现象,自然界气候正常变化,其物化现象也正常,故《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此外,在《内经》中除了直接运用“气化”一词外,还有许多处虽未有气化一词,而实际内容是论述了“气化”的问题。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 乎化,物之极由乎变。”《素问·天元纪大论》也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里的“生”、“化”、“极”、“变”,都是由于气的 运动而发生的变化,说明没有气的运动,也就不可能发生变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强调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 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内经》在阐述人体生理时,虽未用“气化”一词,但也涉及到“气化”的内容,其中以“形与气”的转化问题更为突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 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这段原文比较概括地说明了饮食物“气”、“味”与人体的“形”、“气”、 “精”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物质之间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过程,也就是气化的过程。其他如《灵枢·营卫生会》关于“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气受气 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的论述,这种水谷精微化生血液,实际上也是说明“形”、“气”之间的转化问题。
 
       2、隋唐时期,气化含义逐渐扩展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诸候》中指出:“膀胱象水,王于冬,足太阳其经也,肾之府也。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 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巢氏在肯定膀胱为“津液之腑”的前提下,指明津液须经过气化,入脉为血,注骨成髓(精),入胞则为小便。可见,这里的气化 含义,远较《内经》广泛,不仅是指津液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的机制,也包括了津液转为为血、精等过程。
        唐·王冰在次注“气化则能出焉”时认为:“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闭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强调了“气海之气”施化的作 用。他还较全面地认为津液的代谢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补充了《素问·经脉别论》中仅提肺、脾而不及肾之论,他说:“水土合化,上滋肺气,金气通肾, 故通调水道,转注下焦,膀胱禀化,乃为溲矣。”其次,他在释《素问·水热穴论》时说:“肾主下焦,膀胱为府,主其分注,关窍二阴,故肾气化则二阴通,二阴 闭则胃气满,故云肾者,胃之关也。”强调肾的气化是关键。
 
        3、宋金元时代,气化论的进一步发展 
       许叔微创“真火”蒸腾气化说,首次明确肾的气化为“真火”的作用。“气化”属肾,王冰已论述于前,但明确以“肾气”——“真火”来“上蒸脾胃,变化饮食” (《普济本事方·消渴》)为许氏所首创。许氏用“蒸化”喻“气化”,强调肾之真火在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转化中的作用。他还形象地将肾气真火与脾 胃的关系比喻为“鼎”与“釜”,如《普济本事方·二神园》中说:“譬如鼎釜之中,置诸水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这里,许氏对肾的气化认 识,从前人只重视其对水液的作用,发展到推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显然较前进了一大步。其次,许氏对“肾气真火”的论述,已寓有肾阳的含义,这对后世温补派 的形成,“命门为气化之原”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刘完素发《内经》“六气气化”之论,创“六气兼化”之说,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寒类》中提出:“然六气不必一气独为病,气有相兼。”可见刘完素的“六气 兼化”说,是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而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性同而兼化,后人称为“同化”,如火热与风皆属邪,多兼化为病;其二是性异而兼化,如湿为阴邪,热 为阳邪,湿热常相兼而为病;其三是制甚而兼化,这是刘氏运用“亢害承制”的理论来说明六气的兼化关系,如“诸痉刚强,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则反兼风 化制之。然兼化者,假象,而实非风也。”这种兼化实是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故刘氏特别强调不可被假象所迷惑误治兼化。
        李东垣创脾胃元气说,强调谷气上升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本,把他脾胃之气的盛衰常变与体内的各种气化过程联系起来,同时,认为水谷在体内的转化,是在脾胃之气 的升清降浊中完成的,而东垣尤其重视其升发作用对气化的重要意义,认为人身的气化,合赖于“少阳春升之气”,而“少阳之气”得以升腾,又赖于“胃和”,少 阳之气得到谷气之常,才能发挥其升腾作用,化生气血。 
       朱丹溪认为“相火”为人体气化之本为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天非此火不能生
物,人非 此火不能有生。”可见丹溪论为相火是万物生化之源,而对于人体来说,也基于相火之正常运动,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才能有正常的气化作用。反之,相火 之动失常,必然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丹溪虽未言明“气化”,但其实质内容是以“相火”为气化之本,亦为命门学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4、明代,命门学说的形成促进了气化说的发展  
      明代出现了命门学说、温病学说等新学派,特别是命门学说的形成,促进了气化学说的发展。  
      4.1气化之原在命门 
       孙一奎的“肾间动气”说与张景岳的命门水火说,虽有所异,但均认为命门是气化之原。如孙一奎根据《难经》之说,认为命门即是肾间动气,同时认为“肾间动 气”来源于先天“有生之初”,通过气化而成形,他在《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论述:“盖人以气化而成形者,即阴阳言之。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男女未 判,??内含一真气,以为生生不息之机,命曰动气,又曰原气,禀于有生之初,以无到有。”张景岳从总体上也认为“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在万物莫不由 之。”(《类经·摄生类》)在论及人体气化时则更明确指出:“然气化之原,居丹田之间,是名下气海,天一元气,化生于此。”  
      随着命门学说的发展,命门寓阴阳之说又渐趋统一。与此同时,对于发生气化的关键在于“阳气之动”的认识也较一致。如孙一奎认为:人之所以有生,全“赖此动 气为生生不息之根,有是动则生,无是动则呼吸绝而物化矣”(《赤水玄珠·肾无痘辨》)。赵献可以“走马灯”中之火作比喻,说明“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 火熄则寂然不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张景岳虽阐述命门兼具水火,但更强调命门之火在气化中的作用,认为“阳旺则气化”(《景岳全书·命门余义》),他说:“凡属气化之物,非火不足以生。”
        4.2“精气互化”之说更趋明确  
      精气互化,在《内经》中虽已论及,但张景岳进一步明确了其互化过程就是气化过程。他在《类经·阴阳类》中指出:“既云气归精,是气生精也,而此处又曰精化为气,是精生气也。”在治疗上,用两仪膏以治精不化气,制参术膏以疗气不化精,佐证了“精气互化”之机理。
        4.3“三焦气化”的提出 
       在命门学说形成过程中,掀起了命门、三焦、相火之争,通过争议,对于“水气互化”的阐述更趋完善。众多医家都主张“水道出自三焦,非气莫化”,非膀胱一腑 之功能。孙一奎在《赤水玄珠·痞闭遗溺不禁辨》中即提出“膀胱藏水,三焦出水”的观点。赵献可认识到小便的生成和排泄过程,不仅仅与肾及膀胱的气化有关, 而是一个涉及上、中、下三焦,肺、脾、肾多脏的复杂的过程,故率先明确提出“三焦气化”之说。
        张景岳虽未明确提出“三焦气化”,但对于“水气互化”说的论述颇为清楚。首先,他以为:“精即水也”(《求正录·大宝论》),所谓水气互化,与精气互化相雷同。其次,景岳在论述水液代谢时非常重视肺、脾、肾之间地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其制在脾”的作用机理。如他在《景岳全书·肿胀》中说:“凡水肿之病,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益水为至明,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4.4“膀胱气化”的新解  
      明代医家肖京对膀胱“气化能出”和三焦“水道出焉”的差异作了探讨。肖氏认为:“三焦既主相火,水道之出,无非禀气以为决也,不曰能出,而曰出矣!盖气本 自化,不待化于气始能出也。今津液主水,膀胱司水,水不自化,而化于气,此阴以阳为用,未免少费功夫,故不曰出焉,而曰能出焉。”肖京,从“能出”和 “出”的一字之差别来说明气和水的关系,并注重以气为主,如他又说:“今夫津液固全资气化,设使气一凝滞不运,则膀胱虽满积而不能出矣,气一虚陷无制,则 膀胱不待积满淋沥频数,随泌而随出矣。又气一浮越不守,则膀胱绝阳元气可化,津液随脱,便不知而自出矣。”(《轩岐救正论·医论》)唐容川对于“膀胱气 化”亦有新解,不仅认为为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而且在于膀胱之气载津液上达缘故。如他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能》中说:“《经》所谓'气化则能出’者,谓 膀胱之气载津液上行外达,出而为汗,则有云行雨之象。”  
      在命门学说的形成过程中,有关气化的内容及其机理等均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广大医家所接受、理解和运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清代,气化说的新发展及泛化 
       继明代医家全面讨论了“水气互化”、“三焦气化”说后,清代许多医家对此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在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5.1对“水气互化”的发挥  
      对“水气互化”的发挥,以唐容川最为突出,他以“气生于木,即能化水”来说明其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方面,他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指出:“人身之 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地也。”说明气在水中化生。但他又认为肾和膀胱之水,不能自化为气,必须依赖心火的蒸腾才能化为 气。病理方面,他认为:“水化于气,亦能病气”,即一旦水的环流发生障碍,亦能影响气的运行而产生疾病。反之,气的运动失常,也足以影响水液的代谢,故唐 氏说:“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  
      5.2对“三焦气化”的阐发
       自赵献可首创“三焦气化”后,张锡纯对此有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人生之气化以三焦部位为总纲,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人之一身,皆气所撑悬也。 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认为气化是在肺之呼吸出入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若肺有所损,则“其气化皆淹淤凝滞,有碍阖之机。”张氏 还将在中焦脾胃之气的作用下,饮食物的代谢过程称为“中焦气化”,“中焦气化凝郁,饮食停滞艰于下行”而致胃脘疼闷。至于下焦气化不利,往往表现为小便不 利的病变。治疗时,张氏发现“用一切利小便之药不效,而投以升提之药多奇效。”这样就将整个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归于气化过程。
        5.3气化说的泛化        气化说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及至清末,已有泛化的倾向,即将所有脏腑的生理功能,甚至全身的生理功能都认为是气化的作用,如明·肖京说:“人一身皆气 化也。”清·陆晋笙除了论述人之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均由于气化之外,还把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气(包括营气、卫气、宗气)、血、津液、精之间的相互转化均 属于气化,他在《景景室医稿杂存》中,从人的胚胎发育论起,把整个生命过程,包括胎儿孕育,都视作气化结果,并明确地将《内经》中有关味、气、形、精之间 的转化,认定为气化的结果和表现,受到后人的重视和肯定。
        5.4中西汇通学派认为气化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清代,一些致力于中西医学汇通的医家,如张锡纯、唐容川等也较多的运用“气化”来概括中医理论特点,唐氏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长短,但在有些问题上,中医 理论优于西说,尤其是气化学说,他在《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中指出:“惟西洋医学由止就人身形质之故,不知人之气化,实与天地同体也”,“西医剖割视验, 止知其形,不知其气,以所剖割只能验死尸之形,安能见生人之气化也。”他以“气化”来概赅中医学对整个生命活动的认识。恽铁樵在《群经见智录》一书也明确 提出:“《内经》之五腑,非解剖的五脏,乃气化的五脏”,“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此说一出,很长时间被人们视作是中西医理论差异的 主要所在。  
      5.5关于“伤寒六经气化”
        张志聪基于《内经》的“标本中气”说,提出“伤寒六经气化”说,认为人之“六气”与天地之气相应而存在于体内,三阳之气与三阴之气虽有内外之异,但彼此又 上下相贯、表里相通、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他强调三阴三阳为病,多为六经气化为病,而非经络本身之病变。他在《伤寒论集注·本义篇》中论述颇详:“仲景撰 《伤寒》,止论太阳之为病,曰脉浮,曰头项强痛,此首明太阳之气,有通体,有分部也。至于阳明之为病,曰胃家实,谓阳明主燥热之气也;少阳之为病,。。。。。谓 少阳主相火之气也;此皆“六气之化。”陈修园、唐容川、陆九芝等都力主此说,主张用“标本中气”的六气气化理论分析六经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病理 机制,以阐释六经病的证治规律,从而形成了研究《伤寒论》的一个学派。
        关于“伤寒六经气化”的问题,素多争议,持否定者如陆渊雷等,认为此“假借六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虚谈”,至于其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纵观历代有关“气化”的论述,笔者认为:气化是一个内涵清晰而外延甚广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就广义“气化”的来说,天地造化皆 可纳入气化范畴,《内经》运气学说中的气化说,或称六气气化说,指的是自然界六气的变化产生的各种物化现象,包括动植物的生长壮老己和生长化收藏。就中医 基础理论而言,气化就比较具体,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包括:饮食物的消化及吸收,化生水谷精微;二便、汗液的形成和排泄;精、气、血、 津液各自生成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等。历代医家关于气化的讨论,都没有跳出这一含义的范畴。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沈红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