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1904~1965),汉族,江西省新余县人。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我国著名画家,国画大师。“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 “抱石皴”,即“散锋笔法”,是中国传统画笔法自南宋李唐创“卧笔侧锋”之法后第二次重要突破。傅抱石不仅用笔尖笔腹作画,还在运笔时加大力度利用笔根及散开的笔锋横挥竖扫、信笔挥毫,把毛笔的性能和潜力发挥到极致;其破笔乱皴之画初看似粗头乱服,不守规矩,然而线条在痛快淋漓间又含蓄微妙、乱而有法,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其皴法中,既含有“乱柴”、“乱麻”、“荷叶”、“拖泥带水”等皴法,又都有所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集传统经典于一体的新皴法。 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这是石涛的创作精神,亦是以石涛为师的傅抱石先生的创作精神。石涛言:“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傅抱石深得其髓,作画落墨沉着,笔力润健,胸中丘壑,了然于大小尺幅间,别有一番为山川写照的激越之情。傅抱石学古而不泥古,在其作品中,既能见到元四家对他的影响,特别是黄鹤山樵苍苍莽莽的山,破笔的点,以及石涛的水墨淋漓;亦能见到他对中国绘画的变革与创新。其独创的抱石皴画山石飞瀑,破笔散锋,或提或按,或湿或干,顺来逆往,自由挥洒,尽显博大雄伟之气。山水之间,层层渲染,申明阴阳,挽结虚实。而点景之笔谨严细巧,以致使乱头粗服的画面跌宕生姿。真可谓大胆落笔挥毫情,小心收拾臻妙诣。  1963年作 一生好入名山游
 1963年作 云山图
 1963年作 雪景山水
 1964年作 千山云起
 1964年作 山水
 1964年作 无限风光在险峰
 1964年作 峡江险峰
 1965年作 满身苍翠惊高风
 1965年作 消暑佳处
 仿梅瞿山笔意山水
 高士论艺图
 古木荫中生白烟
 江山图画
 平沙落雁
 秋荫高士
 入眼荒寒一洒然
 山水
 山水
 石涛苦吟图
 石涛上人诗意
 松荫访旧
 卧游图
 夕阳欲下故迟迟
 西陵峡
 溪山访友图
 峡江帆影
 峡江帆影图
 夏山听瀑
 夏山寻幽图
 携琴访友图
 雪景山水图
 远望
 云山图
 萧萧暮雨
 积雪行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