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槐荫侯朱大

 xc活人的娄子 2014-07-14

  2006年5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一间宿舍,英语专业的朱晓威面临毕业。看着同宿舍的同学们每天早上衣着光鲜地出去,满脸倦容地回来,他放下手中的《随园食单》,对着窗外即将远离的校园,发呆。
  2011年10月5日,北京凤凰岭脚下的车耳营村,秋天的阳光照在“槐树下”的小院子里,客人走后,小院主人兼大厨朱晓威泡上一壶茶,看书、晒太阳,或者干脆关上门,背上相机,去爬山、摄影。他的微博名“槐荫侯朱大”,可以看出他多么享受田园生活。

  归宿,在参天的大槐树下

  “我是宿舍里唯一有砧板和刀具的人。”朱晓威爱做菜,在宿舍里是出了名的。
  “大三下学期,我有一个毕了业的老乡在北京买了房子,他几乎每周都会让我去他的新房子做菜,他邀请一大堆朋友来吃。”那段日子,朱晓威第一次感受到了当主厨大干一场的快乐。而在此之前,他有的大部分是理论,以及小时候在妈妈身边帮忙时的记忆。
  “我老妈很会做饭,但是她绝对不是个好老师,只知道做菜,却不告诉儿子怎么做。”也许在他老妈看来,根本不需要告诉儿子怎么做菜,因为她不会想到上完大学后的儿子会放弃可拿高薪的英语专业,窝在一个村子里当厨子。
  上大学时,朱晓威收集了所有的《中国烹饪》杂志,还研究过许多谈美食的散文、小说,文学大家的作品里提到的菜单,他总会使劲琢磨一番。
  有一次给朋友们做饭,想到了汪曾祺在一篇文章里谈到的扦瓜皮的做法,他决定尝试改良:把香料用开水泡一下,延长浸泡时间,让香料的味道散发得更充分。这道菜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朱晓威把做菜的方法和理论根据在网络美食版上娓娓道出,说得在理,加上独特生动的菜品图片,瞬时积累了大量的人气。
  就这样过了一年快乐的日子,告别学校的时间到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城市生活一直感到迷惘,一想到我要坐办公室,朝九晚五,就没有根的感觉。”他曾经想过回家乡当一个英语老师,用快乐教学的方法给应试教育中的孩子们以新生。他的这个美好理想,就在毕业前和中学老师的一席谈话中破灭了。
  “很难!”那位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他,“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你的理想反倒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痛苦。”
  教师之路梦断之后,朱晓威决定不再走正式的职业之路。他和朋友一合计,决定在朋友住处附近的写字楼卖盒饭。市场摸底、成本计算、菜单设计等等各个环节都准备好了,却在计划开张之时因为遭遇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停止。
  但是显然他并没有收心。在天津一个企业晃悠了一年后,某天他接到好朋友的电话,“车耳营村正在发展一些民俗旅游村的特色项目,我在村里租了一个四合院,你来当掌勺的兼掌柜的吧。”朱晓威一听,二话没说,直奔位于北京凤凰岭脚下的车耳营村。
  一看到这个门前屋后各有一棵参天大槐树的小院,朱晓威觉得找到了归宿。两个朋友给小院儿起名也自然想到了一起:就叫“槐树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