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籁与神工

 Seven_Five 2014-07-14
  中国玉雕以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方艺术”。那么,从古到今,人们是如何琢制硬度很高的玉,怎样制作出这些精美珍品的?
    有句至理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出了琢玉的真谛。玉器不是用刀刻出来的,而是利用了细细的沙粒,叫作“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慢慢地琢制成所设计的器型。行话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
    玉器脱胎于石器的制作,但又比石器制作更加细腻、复杂。首先是材料不同,质地更细,硬度更高。其次是用心设计,玉器设计制作要考虑到材料条件的限制,尽量使作品成为材料美和造型美的有机结合体。三是要耐心琢磨,工匠们根据设计要求,通过陀具实施切割、勾撤、去地、钻孔、镂空等各种工艺,一点一滴地细心琢磨。这就是琢玉,是玉器制作的关键,也是一项独特的技术。最后是打磨抛光,使玉器表面达到很高的光洁度,看上去质表如一,非常光亮。清代李澄瑶所著《古玉图说》曾记载了治玉工艺的全过程,从备料到成型大致要经过13道工序。由于玉料质地坚硬,而且韧性较大,所以在古代,玉匠作工的艰难程度是其他材料所难以比拟的。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的精力和毅力的凝聚。
    在电力使用之前,传统的琢玉台称为“水凳”,实际上是一个“架子工具”,依靠自身人工脚踏传递的动力,旋转起铁制的金属磨头,拌着“解玉砂”辅以水来磨玉。直到民国时期,玉雕技艺仍然使用如此设备。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电机动力驱动的“水凳”,大大提高了工具头的转速,虽然还是拌着“解玉砂”和水来磨玉,但是明显提高了功效。加世纪80年代初人造钻石粉末电镀工具头的出现,催生了现代的无级变速高速玉雕机的问世,玉雕技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高速旋转的钻石粉工具头像充满魔力的宝剑,锋利无比,削玉如泥,在大大缩短工时的同时,既无情地淘汰了传统的技艺,也创造出许多新的雕琢工艺手法。20世纪90年代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艺运用到玉雕工艺之中,如超声波振荡、喷沙压模成型、慢滚震动表面处理等,给原有古老的玉雕技艺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尽管如此,辨玉取料、构思设计、雕琢操作仍然是靠人来完成。
    玉的丽质令人心醉,雕琢的精湛更是令人赞叹。历史上的每一件玉器作品,都是工匠的心血与汗水铸成,都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为了琢制一件玉器,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大禹治水”玉山,从选料设计到最后刻字完工,全部工程用了整整十年时间,耗费的银两更是不计其数。即便是一件小型玉器的琢制,也是要经过艺人们反复思索勾画,根据材料限定的条件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琢磨,才能完成。因此,一件成功的作品,不但需要有工艺师的高度工艺技巧,而且还要有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才能,可以说,它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
    玉的琢制,可以说是“古今同理不同具”。古代的工具与工艺,与科技发展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欣赏玉器的制作和玉雕工艺。
    来源:孙永  中国玉雕以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方艺术”。那么,从古到今,人们是如何琢制硬度很高的玉,怎样制作出这些精美珍品的?
    有句至理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出了琢玉的真谛。玉器不是用刀刻出来的,而是利用了细细的沙粒,叫作“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慢慢地琢制成所设计的器型。行话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
    玉器脱胎于石器的制作,但又比石器制作更加细腻、复杂。首先是材料不同,质地更细,硬度更高。其次是用心设计,玉器设计制作要考虑到材料条件的限制,尽量使作品成为材料美和造型美的有机结合体。三是要耐心琢磨,工匠们根据设计要求,通过陀具实施切割、勾撤、去地、钻孔、镂空等各种工艺,一点一滴地细心琢磨。这就是琢玉,是玉器制作的关键,也是一项独特的技术。最后是打磨抛光,使玉器表面达到很高的光洁度,看上去质表如一,非常光亮。清代李澄瑶所著《古玉图说》曾记载了治玉工艺的全过程,从备料到成型大致要经过13道工序。由于玉料质地坚硬,而且韧性较大,所以在古代,玉匠作工的艰难程度是其他材料所难以比拟的。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的精力和毅力的凝聚。
    在电力使用之前,传统的琢玉台称为“水凳”,实际上是一个“架子工具”,依靠自身人工脚踏传递的动力,旋转起铁制的金属磨头,拌着“解玉砂”辅以水来磨玉。直到民国时期,玉雕技艺仍然使用如此设备。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电机动力驱动的“水凳”,大大提高了工具头的转速,虽然还是拌着“解玉砂”和水来磨玉,但是明显提高了功效。加世纪80年代初人造钻石粉末电镀工具头的出现,催生了现代的无级变速高速玉雕机的问世,玉雕技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高速旋转的钻石粉工具头像充满魔力的宝剑,锋利无比,削玉如泥,在大大缩短工时的同时,既无情地淘汰了传统的技艺,也创造出许多新的雕琢工艺手法。20世纪90年代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艺运用到玉雕工艺之中,如超声波振荡、喷沙压模成型、慢滚震动表面处理等,给原有古老的玉雕技艺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尽管如此,辨玉取料、构思设计、雕琢操作仍然是靠人来完成。
    玉的丽质令人心醉,雕琢的精湛更是令人赞叹。历史上的每一件玉器作品,都是工匠的心血与汗水铸成,都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为了琢制一件玉器,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大禹治水”玉山,从选料设计到最后刻字完工,全部工程用了整整十年时间,耗费的银两更是不计其数。即便是一件小型玉器的琢制,也是要经过艺人们反复思索勾画,根据材料限定的条件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琢磨,才能完成。因此,一件成功的作品,不但需要有工艺师的高度工艺技巧,而且还要有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才能,可以说,它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
    玉的琢制,可以说是“古今同理不同具”。古代的工具与工艺,与科技发展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欣赏玉器的制作和玉雕工艺。
    来源:孙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