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如何消暑度夏

 宁静致远2023 2014-07-14

  炎夏盛暑,高温达到40℃,现代人好办,有空调、电扇,防暑降温设备手段一齐上。但古时候没有空调和电风扇这些现代化降温设备,那时的人是如何消暑度夏的呢。其实那时候的人有那个时代的办法,有的还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因为那才是原生态的低碳养生,消暑度夏。

  传统医学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并在养生的实践中贯彻始终,夏季万物繁茂阳气浮长,要善于摄养;古人把夏季又称之曰蕃秀,就是万物繁茂进入生长旺季,古人认为这个时节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万物繁茂阳气浮长,要善于摄养要善于养阳。基于当时的理论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消暑方法,从生活环境来说,古时大多数是平房小院亭台楼阁,池塘水榭,竹木院草…….没有现代的水泥堆砌所生成的辐射热。所以,古人对避暑养生非常重视,总结出好多有益的经验,例如说在这个季节应“夜卧早起,不厌于日”,意思就是早睡早起,多到户外活动。“使志无怒,使气得泄”,形体气息外泄,精神情志保持舒畅。

  古人消暑热非常重视“内功”,所谓内功就是心静则定,不烦也不躁,烦躁生心火,自然就生内热,内外交加则易生病。静则清,清则凉,意定神静消除外部高温。因此古人特别强调调整心态,平心静气,心旷神怡自然有利于消暑。定则静,不烦不燥不生内热烦躁生心火,自然就生内热,内外交加则易生病。静则清,清则凉,意定神静消除外部高温。因此古人特别强调调整心态,平心静气,心旷神怡自然有利于消暑。

  现代人应尽量减少利用电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多享受自然凉意和绿色的清爽,多投身于绿色之中。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好在一个“绿”字。绿色可以清新空气,调节气温。吸收热量,增加湿度,带来凉爽。这种凉是天然的凉,自然的爽,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古人有“香绿袭衣裙,逍遥姿所如”,这也是绿色凉爽享受的体会。与古人相比,当代生活里最缺少的就是绿色这个最大的制氧机、最大的空气滤清器。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以自身体会写出这样一首诗:

  千竿竹翠数莲蓬,

  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雨,

  水晶廉莹更通风。

  诗人在水阁旁,竹林边默数莲蓬,神定气静,优闲自得,也只有在这样环境,神定气静的心境的环境里才能感到风动意凉,暑热自退。宋朝诗人杨万里《夏日追凉》的诗: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窗小立明月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白居易在他的诗里明白地说,人只有在心境平静,不烦躁时才能凉自内生。

  何以消烦暑,

  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

  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

  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

  难更与人同。

  这些实际的生活体验都说明内热和外热的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说盛夏养生首先要作到养性。“顺四时运气之和,自然康健延年”就是这个理。

  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也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强调要“五味淡薄,令人神爽少病”。古代的养生家总结概括为早、缓、少、淡、软五个字,早是晚饭要早吃,夜不滞积食物;缓就是细嚼慢咽;少是少食多餐,七八成饱;淡是清淡,油腻厚味的东西少吃。现代科学证明,古人夏季吃苦味食物,夏季里外热易除,内热难清;中医养生认为苦味性寒,清爽可口,解暑生津,特别适宜夏季食用。夏季苦味菜里最常见的是苦菜和苦瓜。二是要饮食清淡,少油腻和辛辣之物,多食新鲜的菜蔬水果。

  清代的养生学家石成金也提出:食宜早,不可迟晚;食宜缓,不可粗速;食宜七八分饱,不宜过饱;食宜淡,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宜寒凉;食宜软烂,不宜坚硬;食毕饮茶两三口漱口齿。这和上边提倡的不谋而合,大同小异。

  夏天热,出汗多,要多饮水,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佛家养生秘集》也介绍寺僧们夏季都喝白开水,也以金银花、菊花代茶,能清热解毒明目。道家养生也要做到“口中少言,心中少事”, “口腹不节,生疾之由”。陶真人养生歌:“四时惟夏难将摄,伐阴在内腹冷滑”。在夏天更应当“安居静处和心气”,不食生冷和腐烂变质的食品。夏天里切不可贪吃冷食冷饮,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脾胃虚弱伤及脾胃不易治疗。据史料记载,宋徽宗就是夏天贪吃冰食得了肠胃病而久治不愈的。古人说“腹中长暖者诸疾自然不至,盖元气壮盛也”,这是有道理的。冷饮冷食要特别注意,更不要贪恋冷食冷饮的一时痛快。相反,古人还提倡暑热季节吃一些温散性食物,道理是发汗降温。

  夏季里天热,出汗多,要多饮水,《佛家养生秘集》也介绍寺僧们夏季都喝白开水,也以金银花、菊花代茶,能清热解毒明目。道家养生也要做到“口中少言,心中少事”, “口腹不节,生疾之由”。陶真人养生歌:“四时惟夏难将摄,伐阴在内腹冷滑”。在夏天更应当“安居静处和心气”, 古人的夏季养生提出“冬不宜极温,夏不宜极凉”,并说夏季是人脱精神的时节,要注意调摄营养。《养生约言》也强调“大汗勿遽脱衣,极热勿令人扇”,“仲夏宜止声色,薄滋味”。还要坐卧防贼风,冒凉风睡觉易患中风。这些都是历史上长期生活实际中总结出来的。虽然生活不能倒回去,但古人好的经验还可以借鉴。

 

编辑:贤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