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地端午节纪念春秋吴相国伍子胥,在苏州胥江胥口建伍公祠。伍公祠,俗称胥王庙。它始建于公元前484年,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移庙城中。北宋康定二年故地重建。清咸丰十年毁于洪杨。同治年间由里人张达言先生募资重建。本世纪重建后的胥王园分为墓区、祠区和园区三部分,对外开放。 


伍子胥墓园占地34000平方米,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东部为花园,中部是胥王庙,西部是伍子胥墓。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屡镂剑,强令伍子胥自杀。并将伍子胥的尸首装在袋里,抛入胥江。尸袋漂流至胥口,胥口民众将他葬于胥江南岸。当时只筑墓,未筑坟,并以块石作碣。碣上只刻“鸱夷藏处”四个大字。  如今新修直径20米的大墓雄踞园中,高大的墓碑上刻着“古吴伍员鸱夷藏处”八个古篆大字,落款“伍氏宗亲敬立”。

伍子胥古墓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胥口一直为伍氏后裔所瞻仰,现已修葺一新。以甬道为中轴线,由北向南,分别布置牌坊、祭台、墓碑、土冢。组合严正,氛围肃穆。三门四柱石牌坊正面额题“伍子胥墓”四字,立柱上楹联“五湖一塚麒麟存傲骨;四海千秋龙虎仰忠魂”。背面额题“赤心奉吴”,楹联“父兄遭谗箭赤族吞声梦断昭关离楚地;忠直致危身丹心饮恨魂属镂概吴王”。 
胥王庙的园外园有水韵亭、聚秀亭、走廊、门屋、沿江栏杆、石雕等物组成。52方石雕,阐述伍子胥生平事迹。长达280米的沿江栏杆,既有正齐协调之态,又有古拙典雅之情。诚如古人之所言:“雅而取工,则工而雅者至矣。”。
伍氏名人馆
谢谢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