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里县长大会:小县城如何玩转大电商

 水针智客 2014-07-14

    日前,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一场热闹的县长大会,引来了诸多关注。

    来自全国 26个省份176个县市的书记、县长齐聚西溪,深入探讨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小县城如何玩转大电商”。

    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的碰撞,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最基础行政单元里的巨大商业变革。而 “得农村者得未来”,对马云等电商大佬而言,将触角深入到县域市场,也将打开一片巨大的“蓝海”。

  

县域电商发展正当时

   

    “速度惊人”,这是阿里巴巴副总裁叶朋对县域电子商务市场扩张的评价。

    2003到2005年算是一个起步阶段,县域网商数量较少,增长缓慢,即使到了2005年,县域网商数量才累积到万级;2006年到 2009年这三年,县域网商每年新增规模扩大,增长开始提速,2009年开始每年新增网商就能达到十万级;2010年至今,市场几何级扩张,2013年新 增县域网商到了百万级。

    在这百万级的扩张背后,可以看到一个积极的变化:县域电商已从以江浙代表的华东 “单一区域增长”为主,转向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多极增长”新阶段。从2010年开始,江浙网商虽然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比例合计占比首次跌破 50%,同期华北、华南地区增长尤其明显。2013年三区域合计占比接近30%,其中河北、广东、河南分别是三个区域的主要增长来源。

    不只是网商数量,在销售当地特色商品同时,县域居民也在加速“买全国”。阿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整个线上交易额依然高速发展, 超过了50%。但如果仔细看一下,县城的网购消费额增长远远高于城市,两者相差13.6%。去年县域里面发出的网购包裹数,在天猫淘宝平台上大约14亿 件,但是收到的包裹数为18亿件,总体是需求大于供给。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看来,县域电商的迅速成长,跟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无关系,“在危机之后因为内陆地区的发展情况很多人回流了,可能把先进的消费和生产理念带回去。 ”

    不仅如此,由于互联网这样扁平化的结构,县也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版图当中最基本的节点。因为县这个节点,可以把各个农村和乡镇的个性化发展得更加淋漓尽致,是整个乡村跟整个互联网结合的一个关键点。

叶朋大胆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县长”意识到电商的重要性,着力推进村镇电商的发展,加上县域地区网购消费人群的爆发性增长,县域地区有望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电子商务最火热的增长极。

  

一县一个“淘宝”模式

   

    县域电商究竟怎么玩?对于天南地北完全不同特色的县城而言,理念或许可以互相借鉴,但模式一定无法复制。

曹县模式——原本是种植芦笋的大县,山东曹县却以演出服装为突破口,在淘宝一举成名。

    在这波政府推动农民触网经商的浪潮中,曹县丁楼村率先成立了淘宝产业商会,引导280多户村民如何做生意。通过淘宝,曹县的演出服饰做出了自己的口碑,而当市场被打开后,销售规模迅速扩张。

    “刚开网店的时候,绝对没想到现在生意能这么好。 ”有村民自从2009年在淘宝上开了网店后,销售额就噌噌地往上长,原来单纯线下销售一年营业额也就几万块,借助淘宝网这个大平台,2012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七八百万。

    如今,在丁楼村,九成以上村民成为淘宝店小二,周边乡镇配套服装加工企业超过了60家。去年,曹县仅大集乡就实现网上销售额近2亿元。目前,大集乡正在推动向淘宝产业园区化发展,准备建立演出服饰电子商务经济园区。

    绩溪模式——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安徽省绩溪县,因为 “聚土地”这么一个项目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曝光量达到5亿人次。

    就在今年3月,县政府与电商合作,依托聚划算搞了一个“聚土地”定制私家农场项目,即把土地变成一分、半分,一亩、半亩,让消费者通过 网络来订购,等于这一分土地、半分土地上所有的收益,即产出的瓜果蔬菜,就可以通过物流定期送到消费者手中。 “没想到这么火,最终超过3500人认购了绩溪县456亩土地。 ”绩溪县副县长程峰说。

    这样一个模式,解决了绩溪的两大困惑:一是山区小县,农副产品种植形不成规模,销售受到限制;二是农民进城务工,大量土地荒废。而且项 目的推出,着实为农民带来更高收益,和原来相比,收入增加了近4倍。不但土地流转收入更多,而且农副产品销售到了大城市,此外,“每年都有农场主到绩溪免 费旅游住农家乐活动,这样全国各地的朋友到绩溪去,就能够拉动和带动我们的乡村游。 ”

    遂昌模式——“小乡村大网络”,遂昌县副县长叶照辉用这六个字道出遂昌模式的精髓,“你要到遂昌旅游,旗舰店里全都可以搞定”。

    据介绍,遂昌电商布局的网络架构主要有四块,一是淘宝“特色中国”的遂昌馆;二是旅游旗舰店;三是网协,形成了几千家网店同时卖产品;此外还有各类APP工具。一整套布局,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农产品+旅游”。

    对应这些网络布局,消费者可以通过遂昌馆和旗舰店了解这里的一切,购买支付均可以直接完成。且不说,当地旅游票务已实现智能化,景区均 铺设了电子商务终端。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商品,也不用在旅游购物点现场购买,只要网店预订,旅游结束回家就可以收到。还有参与各种特色活动,比如青团节、遂 昌乡村过大年等等,新增微博微信各种渠道推广、互动交流,使得遂昌集中点的农家乐时常爆满。据透露,2010年时遂昌的电子商务销售额2000万不到,到 去年已经达到了3.1亿元。

    无论是曹县、绩溪,还是遂昌,都在电商市场的探索中尝到了甜头。三种不同的模式,也只是县域电商成功的个案而已。

    县长大会上还有更多的案例和故事:甘肃成县有个 “核桃书记”,善用互联网资源推销本地特产,去年仅通过成县电子商务协会销售的鲜核桃就达 340吨,其中30%销售收入来自线上;湖北馆则尝试了一把熟食销售,通过聚划算销售炒熟的小龙虾,四天卖出15万单。相对以食品、手工制品等农村土特产 为主销的县,以非农特色产业见长的县则表现出另一种景象,在阿里研究院发布的“电商百佳县”中,义乌的小商品、清河的羊绒、常熟的服装、晋江的鞋等,都以 当地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产品高居榜单。

  

县域市场争夺战打响

   

    都说县域市场对电商大佬们而言,也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自然不会只有马云独自布局市场。各大佬之间的争夺战不可避免。

    一边马云请县长们杭州小聚,另一边京东,则购买了三辆大篷车,分三条线路途经100个城镇进行宣传。 “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到今年3月,京东在全国100多个乡镇刷了8000幅墙面广告。刘强东还公开表示:“我们希望像之 前改造IT产品销售一样,改变农产品的销售。 ”

   不只是这两家,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了当当的刷墙标语“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看来,电商大佬们之间的“暗战”早已开始。

   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对于电商来讲,仍是一块待开发的宝地,无论从市场容量以及市场规模来看都足以担起电商未来。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争夺县城、乡镇9亿人的大市场,成为当下电商大佬们的当务之急。

    不过,争夺归争夺,大佬们同时出手,也必将为阿里眼中的县域市场、京东眼中的3-6线城市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低价商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