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磁州窑瓷器的特征

 芝润斋 2014-07-15
北宋磁州窑瓷器的特征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民间瓷窑,位于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的磁县和峰峰矿区境内。因古代均属磁州而得名。因其同类瓷窑分布的地域最广,窑厅最多而被称之为磁州窑系。
 
磁州窑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它位于滏阳河与漳河流域,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制瓷原料「大青土」(即坩子土),有用以粉胎体的白化妆土「白碱」,有用于黑绘的彩料「班花石」(一种贫铁矿),有制匣钵、窑炉、窑具用的耐火材料,还有制白釉原料和黑釉原料的生黄土。漳河,滏河水流还提供了制瓷动力和船运方便。使磁州窑能够就近取土制瓷拉坏,柴煤陶冶,成器运出的天然良好条件。
 
磁州窑又是烧造瓷器历史最长的瓷窑。自晋代(公元265年)始创至今。历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共计10朝1734年。至今仍在烧造。
 
磁州窑系是历史上地域分布最广,窑场最多,百姓使用量最大的瓷窑系。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几乎各省都有许多窑场。顺黄河自西向东而数,如:宁夏的灵武,陕西的神木,榆林,铜川,黄堡;山西的平定,太原;河北的邯郸;磁县,观台;彭城;河南的安阳,修武,神后,登封,鲁山,宝丰;山东的博山;江西的吉州等等,共跨七省,几十个县城,上万家窑场。千百年来北方百姓几乎家家都用磁州窑生产的盆、碗、瓶、罐等生活用品。
 
对磁州窑的认识却是近几十年的事。上世纪20─30年代,在河北省巨鹿古城出土了大量北宋磁州窑瓷器的碎片。瓷片上精英的剔、划、刻、印、绘等图案,吸引了北京收藏家的购买。这才引起了学者和考古学家对北宋磁州窑的重视与研究。对北宋磁窑瓷器的认识与研究至今不足百年。虽然时间很很短,但研究成果却很大,就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北宋磁州窑瓷器已名扬天下。其辉煌的制瓷成果和精美的装饰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由胎硬装饰到釉绘软装饰的转折作用。为后来元、明、清景德镇青花瓷的出现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
 
一、北宋磁州窑官窑器
 
官窑器,是古代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的瓷器,其产品专供宫廷使用。北宋磁州窑,文献记载较少,对北宋磁州窑官窑的记载文献,目前尚无发现。近代研究者均将北宋磁州窑列为民窑。那么北宋磁州窑有没有官窑?有没有生产过官窑器?答案是有官窑器实物存世,但无文献记载。
 
历史上最早记载磁州窑的文献是明代洪武年间曹昭《格古要论》,古瓷器条曰:「古瓷器,出河南章德府磁州(今河北磁县),好者与定器相似,但无泪痕,亦有划花,绣花,素者高于定器,新者不足论」。这个古瓷器,古到什么时候,曹昭没有说。在清代《增修磁县县志》记载:「瓷器,产器于县境之西彭城镇,由宋至今,相沿以久,窑场麋集,瓷店森列」。在此,将磁州窑的上线提到北宋。但磁州窑是否有官窑仍不可知。在明代《嘉靖章德府志》记载;「彭城厅,在滏源里,官窑四十余所,岁造磁纳光禄寺」。此处提到磁州窑在明代已有官窑厅40余所。磁州窑明代官窑厅年朝贡数量在《大明会典》里记载;「明代在彭城镇设官窑四十余所,岁造瓷,堆积官厅,舟远入京,纳于光禄寺,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瓶、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简」。「光禄寺」即光禄寺卿或光禄卿,官职,专掌皇室酒礼善馐之事,南朝始设,历代沿置,清末废止(公元420年─1910年)。北宋皇室也没有光禄寺官职。
 
从以上可知,磁州窑自北宋生产瓷器,明代官窑厅40余座,年贡皇家瓶、达一万多件。那么,北宋皇室所用盛酒瓶、出自哪个窑厂呢?北宋汴京,灯红酒绿,皇室日日,夜宴欢歌,需要大量的酒和盛酒瓶、。逢年过节,寿诞喜庆,皇室贵冑还要相互馈赠酒。在《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货下.酒》记载:「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诏诸郡遇节序母得以酒相馈。……至是,都官郎中沈衡复言:知莫州柴贻范馈他州酒至九百余瓶,用兵夫逾二百人。故并诸路禁焉」。这里所说皇室贵冑遇节庆日馈送酒一次多达九百余瓶。可见北宋皇室用酒之多无从计算。那么,如此多的酒,其所用盛酒瓶、是哪个磁窑生产的呢?他必定有一个生产高档酒瓶、酒的皇室的御用瓷厂。众所周知,北宋官窑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这五大名窑器,多为成设器,文房用器,瓶、之类极少,大型瓶、就更少。再说,对北宋五大名窑器,宋史无记载,最早的记载是见明代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那么,北宋皇室御用酒瓶。在北宋无文献记载也就不足为怪了。无论有无文献记载,北宋皇室需用大量的盛酒瓶,就要有生产的官窑厂,这些官窑厂就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在北宋,当时能担当生产大量瓶、的官窑厂,除五大名窑厂外,唯一能担当此任的就只有磁州窑了。其优势有二:
1、磁州窑有大量的磁土矿
 
北宋宫廷要生产大量的盛酒瓶、坛,首先需要有大量的磁土矿。而磁州窑所在磁州就有丰富的磁土矿资源。在北宋,磁州给皇室上贡的贡品就是磁土矿,即磁石。在《宋史.地理二》河北路,记载:「磁州上滏阳郡,团练。旧名慈,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改件磁……人口96922人。贡磁石。县三,滏阳,邯郸,武安」。也就是说北宋五大名窑器,在河南地界的汝、官、钧三大名窑所用磁土有的是磁州所贡磁石而制。磁州磁石,即磁土矿,又叫大青土,也叫坩子土。属于半黏质黏土,可塑性不高,外观呈灰色,在1300℃高温下烧制后呈灰白色,浅灰色,香灰色或浅黄色。看实物北宋汝、官、钧官窑器胎色均为青灰色或香灰色。故此,近水楼台先得月,磁州即有朝贡制官窑器的磁石,那么在磁州设立官窑瓷场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再者,生产酒瓶、酒坛,不像文房用具用的原料少,大量的瓶、坛原料的运输会使用大量运力,在磁州就近设窑生产,省钱省力。当然,酒瓶、酒坛也不像五大名窑属玩赏物那样尊贵,有严格的专门的宫廷釉料配方。它只是一种生活用器。
 
2、磁州窑有熟练的技术工匠
 
磁州窑的工匠,使用了一种在大青土瓷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的技法,改变了瓷胎质量,扩大了装饰范围。用剔、划、画、模印、绘画技术,创造出了60多种装饰纹样,改变了以往单色釉单调、孤独的视觉效果。把磁州窑瓷器推向了活拨、美丽的艺术品行列。成为了设立北宋官窑场的良好技术条件。
 
从以上而论,磁州窑在北宋应该有官窑瓷厂。
 
二、北宋磁州窑瓷器的特征
 
北宋磁州窑瓷器,从其胎,釉,型,纹饰,装饰技法,口足看有其独特的特征;即灰胎,使化妆土、玻璃釉、剔、划、印、绘、纹饰、平圈足。
 
1、胎:磁州窑胎由于使用了本地大青土或黄土。其胎质有两种:一种灰白,青灰,香灰,胎质坚细。另一种呈土黄,褐红,胎质粗松。磁州窑为了弥补灰、黄胎体粗糙的不足,除黑釉器外,普遍都使用白色化妆土,装饰胎面。又叫打粉地。这是磁州窑瓷器的主要特征。
 
2、釉:釉有白釉,绿釉,黑釉,棕黄釉等。白釉、绿釉多为白色化妆土打底,装饰完花纹后,罩以透明玻璃釉。其釉层均匀,无泪痕,有的有开片。黑釉,黄釉不使用化妆土打粉底,直接在胎体上施釉。
 
3、型:磁州窑器型多以生活用器为多。如:瓶、坛、罐、炉、枕、盘、碗、盆、盒、钵等等生活用器应有尽有。
 
4、纹饰:北宋磁州窑纹饰有两种。北宋早期是硬装饰,也就是胎色装饰。硬装饰主要以剔、刻、划,模印为主。图案多为缠枝牡丹,龙,凤,莲花,鱼,水波,折带,玄纹,珍珠底等。北宋晚期出现软装饰,也就是彩釉装饰。软装饰以毛笔彩绘为主。主要用黑彩画和红绿彩绘。图案多为缠枝牡丹,龙凤,人物,花鸟,文字,楼阁等。
 
5、装饰技法:由于使用了白色化妆土,装饰技法打破了过去单色釉的装饰,创造出许多美丽缤纷的装饰图案,装饰品种达60多种。如:白底剔花,白地划花,白地绿彩,白地黑彩,白地褐彩,珍珠地白花,珍珠地黑花,黑釉凸线,绞胎等等。把剔、刻、划、绘,相互搭配,使装饰技法活泼,图案华丽。将磁州窑瓷器推上了一个艺术品的新高峰。
 
6、口足:北宋磁州窑瓶多用翻卷口,只此一朝。还有花口,盘口,折沿口,平口等。足多为宽圈足,足底平削。还有喇叭口等等。
 
三、北宋磁州窑官窑器二件(均为私人收藏家收藏)
 
北宋磁州窑官窑器中有官窑器与民窑器两种。官窑器多为酒瓶,造工精细、造型大气,图案规整,完美无缺,具有皇家霸气。而民窑器相比较,造工粗糙,随意性强,没有规矩,难登大雅之堂。看官窑器两件。
 
1、北宋磁州窑官窑白釉剔花牡丹纹酱釉底大梅瓶
 
梅瓶,北宋创烧的一种酒瓶,因盛美酒而称「美酒瓶」谐音:「梅瓶」。也有因插梅花而得「梅瓶」。
胎:该瓶胎体为香灰色胎,胎薄体轻,质坚细密,修胎规整。内不修胎。
釉:施透明玻璃釉。釉内无气泡。釉面细开片。
型:高颈翻卷口,肩宽圆润,体型修长,站立稳健,具皇家霸气。
纹饰:四层纹饰:一层肩部划卷草纹,二层腹部剔,划缠枝牡丹纹三组。三组牡丹用三分法分为三等分。三层胫部划卷草纹。四层足部划莲瓣纹。
工艺:该瓶工艺特征,采用在青灰色胎体上,缺涂一层酱色化妆土,然后再上一层白色化妆土,在半干时的化妆土上,迅速剔刻下牡丹花、叶以外的白色化妆土,露出酱色底子,再划出牡丹花瓣,叶茎,卷草,莲瓣等纹,然后待干燥后上透明釉。一幅酱底白色牡丹花图便显露出来。其工艺难度在于,先要有定型纹样,再用剔,刻,划工艺相结合技法。要求工匠有极高的熟练技术,在半干的化妆土上作画走刀如飞,用刀如笔,剔刻自如,划刻严谨。如宣纸上作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后还要用大匣钵装瓶陶治。
口足:口为翻卷口,仅北宋一朝特有。足为宽圈足平削,足底无釉露胎。
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工匠能造出如此霸气规整的大酒瓶,其难度,制作成本,绝非民窑可为。其使用者,只有皇室贵冑,非寻常百姓家可使用也。流传至今可谓宝中之宝也。
 
2、北宋磁州窑官窑白釉划花珍珠底牡丹纹大梅瓶
 
尺寸:高37cm,口径8cm,足径15cm,可盛酒十斤(5000千克)。
胎:香灰色胎体,胎薄体轻,修胎规整大气,内不修胎
釉:透明玻璃釉,釉内无气泡,釉面荞麦地窑灰,釉面有细开片。
型:高颈翻卷口,宽肩,壮腹,细胫圈足,体壮而不肥,肩宽而不矮,肩腹圆润平滑,体型秀美大气,尽显皇室之霸气。
纹饰:白釉划花牡丹纹珍珠底。纹饰有三层,肩胫上下两层划水波纹,中间腹部绘三组缠枝牡丹,三组牡丹用三分法平均分开。像朵朵牡丹开在满地珍珠上,一派珠光宝气。
工艺:该瓶使用单线条划花工艺。即在香灰色瓷胎上,涂一层白色化妆土,待化妆土半干时,工匠用刀迅速划出牡丹纹,水波纹和珍珠底。划掉化妆土的单线条,露出香灰色底,然后施以透明玻璃釉,一幅满地珍珠的牡丹图便呈梅瓶上。虽工匠刻意时有随意性,但规幅的图案设计,流畅的线条,显示出皇家御用器的精致,规范和工匠的高超技艺。
口足:口为北宋特有翻卷口,足为圈足平削,足内无釉露胎。该瓶为北宋官窑器,流传至今为宝中之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