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儿子谈什么是好作文

 长沙7喜 2014-07-15

一天晚上,儿子无意间和我提起学校发下的一份资料,里面收集了全年级某一主题的优秀作文。孩子还告诉我,老师刻意提到了某同学的那篇作文,他也觉得挺好,真是服了。随即儿子又找出那篇作文,一定让我停下手中的工作看看。老实说,我仅仅匆匆一扫而过,感觉就已经十分不好,如鲠在喉,咽不下去。于是,毫不客气地就对孩子实话实说了:这篇作文实在不怎么样,不想看。

 

孩子没想到我会否决得如此决绝,甚至都不肯认真看完,而这却是他推崇的——估计老师在课堂上没少给该文溢美之词吧,不觉意气,责备我没好好看完就妄下断言。批评的是。于是,耐着性子、平复心情、努力客观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下去……

 

不记得是哪位文人说过,如果一本书,你看了3分钟还是看不下去,那就不要看了。不无道理,我想其中深意不外乎两个方面吧,一是那书也许确实不错,但不是自己喜欢的范畴,另一个便是,那书确实不忍卒读了。

 

我很努力地在心中权衡,这篇被老师和孩子所推崇的优秀作文,不过千字,我为何看得如此辛苦?那些常人感觉枯燥深奥的理论我都不曾这样抵触,是我真的先入为主断章取义?还是我另类?

 

我很费力地看完了。面对孩子期望的目光,我还是决定维持原判:

我承认她作文中用词造句都很不错,框架结构前后衔接也不错,看上去,很像是一篇优秀作文,形象十足的相似。可是……我先且不去追究她文中提及的基本的生物常识都出现错误,仅仅纯粹从作文的角度看,整个的感觉就是一花瓶,又像是一个泥塑的美人,看上去五官端正,打扮得也还漂亮,但没有一点人气,更别提灵气了。如果一定让妈妈评判,这顶多也就是篇三流作文吧。

 

也许是我比较形象的描述,让孩子顿时产生了共鸣?孩子听后竟无半个不字,前后态度迥然。忽然心动:“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好作文吗?”一边问,一边拿起鼠标,便进了网校,点开了好几个链接,“你先看这幅漫画,再看这几篇文章。”

 

孩子很安静,看到漫画时,明显的沉思状。

 

我的目的不是让他写作文,过,依次点开了爱睿的母子对话篇、娇娇妈妈的章回小说、Andy妈妈的分析报告、花落水影的质疑篇和格子的腹绞痛、阳光家狗熊的《鱼说》和匿名氏的《信自己》。

 

孩子一一走过,他的情绪随着那些文字流淌起伏,从这山到那水,中间竟无需衔接。为睿的童真混沌莞尔,为王二和秀才酒桌上的言谈忍俊不禁,为Andy妈妈剑走偏锋诧异,为花花铁齿铜牙如律师般的口才赞叹,为格子的“婴儿腹绞痛”抱怨心痛,为狗熊的美人鱼式的戏谑哈哈大笑,为匿名氏的自信坦然而沉思……好作文的概念就在这一路的体验中逐渐清晰。

 

时间悄无声息地溜走,像是担心自己的脚步声打扰了我们的雅兴。

 

问孩子:“感觉如何?要不你再读读某同学的那篇优秀作文?”

孩子无语,沉思。

趁热打铁吧?于是——

看上去,这些文字没有一篇像某同学的优秀作文,无需华丽的外衣吸引眼球,却可以于不经意间引起读者的兴趣,将读者的心牵住。——得人心者得天下,高下就此分列。此为夺情。这才是一篇好作文的灵魂所在。

 

一幅简单的漫画,却可以写出如此风格迥异的文字,作者的性情甚至职业背景都跃然纸上。这便是角度的魅力。而这个角度却和作者本人的个性、阅历息息相关。只要是从你擅长的角度切合主题彰显了你的长处,这篇作文便因你而有了世间无二的个性,别具一格。这是以个性夺人,以角度取胜。角度还决定了立意,如果角度与立意和谐统一——就如同某个人做某件事时,把他该做的会做的做到了极致,即使文字朴实无华,这作文写下去,想不优秀也难。

 

素昔伶牙俐齿长于辩驳的儿子,沉静得有点异常。不知是被那些文字感染着,还是被我的解说词怔住,也许兼而有之吧。

 

时间不早了,决定作最后的结案陈词:

妈妈眼中的优秀作文,三流的就如某同学的,用华丽的词藻、优美的句子刻意地堆砌,就像一张精心粉饰过的脸谱,太多精雕细刻的痕迹,又像是一幅唐宋时期的人物工笔画,四处透着一股子浓浓的‘匠’气。

 

那些文体精准,善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可以算作二流的作文吧,至少还能体现他知识不乏渊博,可以比作是一幅精心的水墨画吧。

 

真正堪称一流的作文,一定是那些率真、朴实却有着深刻的思辨色彩的文字,率真里流露出自然、质朴的深刻,平实中充斥着简单、大气的灵透,总能于不经意间引你共鸣、心动,浑然天成,铅华洗净,却让你回肠荡气。有如一幅看似粗糙却气势磅礴的油画。

 

在妈妈看来,如赏画一样,文也如其人,“人”字写好了,“文”字的境界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宝贝,妈妈更在意的是:你作文中的魂,而不是那副躯壳。你从没有上过作文培训班,可你是否还记得,你小时候的小日记却可以接二连三地登上报刊的一角?——不是你的文字有多好,而是你童真的视角觉察到了真理或者哲理的一丝魅影。

 

妈妈的看法也不一定对,所以你得自己去分析、去思索、去考量……而不是人家说好就好人云亦云——包括你们老师说的、妈妈说的——任何人说的……

 

 

后面的话:这是一篇一直惦记着的博客。今天终于写了出来,了却一桩心事。

从未曾和儿子如此深入地讨论过作文,一直任由着他自己肆意纵横,哪怕不成体统。也从不担心儿子的作文,那一纸分数与儿子的灵性相比,有如尘埃。然而,偏是如此的不屑,儿子每次考试中,作文的分数从来不低。奇怪,亦不奇怪。儿子是胜在作文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