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高考文学常识备考策略

 富水河畔 2014-07-15

轻拢慢捻抹复挑  秋月春风等闲度

——2014年高考文学常识备考策略

 

湖北航天中学     

 

 

课标版高考语文大纲虽已取消了文学常识内容,但部分省市仍然保留这一内容。其重要目的在于引导考生重视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近年高考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有何特点和趋势?如何针对文学常识进行有效复习备考?笔者试作如下探讨:

一、考情分析

(一)覆盖面广

命题一般做到了四个“兼顾”:兼顾不同的文学样式,兼顾必修与选修教材,兼顾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兼顾课文与“名著导读”。如2013年湖北卷第5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论语》、《红楼梦》、《呐喊》、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老人与海》)等内容,除做到了以上四个“兼顾”外,还兼顾了作家、作品。

(二)题型灵活

2013年高考题来看,各地考查文学常识的题型没有完全相同的,只有相近的,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或采用客观题形式,或采用主观题形式;或侧重考查名著,或侧重考查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江苏、福建采用的是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名著阅读,湖北采用的是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一般文学常识。

(三)凸显理解

近年来,高考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愈来愈趋向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和迁移能力,考查单纯识记的内容有所减少。从2013年高考题来看,采用简答题进行考查的江苏、福建等省,注重考查的是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采用选择题进行考查的湖北省,在命制选项时,也更多地体现对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的评析。考生若想判断或回答得准确,都需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二、备考策略

(一)研究真题,把握规律

由于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都是自主命题的省市,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将本省市及与本省市命题模式相近的其他省市近年(主要是近三年)的高考题仔细研究。通过研究真题,明确考查形式和内容,总结命题规律,考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另外,文学常识考查的内容一般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材课文所涉及的内容,一部分是名著所涉及的内容。前者考查的内容较为粗略,一般考查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后者考查的内容较为细致,一般考查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因此,考生需分清情况,区别应考。

(二)紧扣教材,强化理解

1立足教材所涉文学常识

语文教材是文学常识复习之“本”。高考范围内的必修、选修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常识是考试的主干内容。内容包括:教材课文注释相关内容、必修教材“名著导读”相关内容、教材单元引言所涉及内容、教材附录中的文学史知识介绍文章内容。其中,尤其要注意注释及“名著导读”相关内容。

2011年北京卷第4题的D项: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这句话几乎原文出自教材必修三课文《老人与海》中的注释一,这里所涉及的三部代表作,注释中全都提到了。

2.联系课文加强理解

文学常识并不是完全“死”的知识,它需要识记,更需要理解。近年来,高考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其中作家、作品等的评析。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识记,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在复习备考中,将文学常识的识记理解与课文内容的复习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年北京卷第4题的A项和B项:

A胜败乃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逡,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

B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关。

这两项分别引用了诗歌和对联,反映的分别是选修教材课文《项羽之死》和必修教材课文《琵琶行》中的相关内容。显然,考生若不了解课文相关内容,仅凭“死记硬背”是无法作出准确判断的。

(三)把握重点,抓住关键

文学常识中的“重点”与“非重点”,二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对于尚未系统学习文学史的高三学生来说,不容易抓住重点与关键;而对于系统接受过文学史系统学习的语文教师来说,区分这二者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文学常识复习备考中,教师应该切实指导学生对高考范围内的文学常识重点内容进行“筛选”。要避免学生产生“不知深浅”的困惑。也要避免学生“钻牛角尖”,纠缠于非重点的“细枝末节”或以“猎奇”的心态复习等情况。

(四)分类梳理,点面结合

1.分类梳理,形成序列

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常识较为零散,基本是分布在一篇篇的课文中,缺乏系统性。因此,教师可将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内容打破必修与选修、“阅读鉴赏”(课文)与“名著导读”的界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并和整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一目了然、便于记忆,而且还可以展现文学演变的整体脉络。如教师可根据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当、外国三个板块,将中国古代部分可按照时代排列,将外国部分按国别或流派排列等。

高考也经常直接从“比较”的角度来考查文学常识,考生若要准确判断离不开对文学常识进行分类梳理。如2012年北京卷第5题的A项和B项: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两个选项分别从文学样式和题材的角度进行比较,旨在引导学生以宏观的视野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现象。

2.以“点”带“面”,从“面”观“点”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前言”部分指出:“诗和文后面分别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这样将诗、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认识诗歌和散文各自的文体特征。同时,通过文学史知识介绍,能将已学过的作家作品贯串起来,获得对古代诗歌和散文发展概况的大致了解。”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在“前言”中也要求教师“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在话题方便之处简约地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如果说单独的作家、作品是一个个的“点”的话,那么相关文学发展史则是“面”。在梳理“点”的基础上,联系时代特征对“点”进行串联归纳形成“面”,并从“面”的视角对“点”进行关照,不仅能强化“点”的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一种宏观思维方式。

高考从文学流派的角度考查文学常识更多地就是体现“面”。如2012年湖北卷第5A项:

A.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该选项在立足“苏轼”这个“点”的同时,涉及到“豪放词派”和宋词发展这一“面”上的内容。考生若熟悉诗歌发展史不难作出判断。而且,事实上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一文已对苏轼在诗歌发展史上的贡献有明确的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