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宝轮散人 2014-07-16

|字号 订阅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西结合 创造出全新的工笔画  编辑/雨浓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尤其是建国以来,中西结合,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势所趋与基本生存状态。对中国画以及中国工笔画来说,西画的影响已经无所不在,如何吸收借鉴西画的技法与艺术上的营养,怎样把传统精神与现代气息、民族特点与世界潮流融合在作品中,是中国当代画家的共同课题。

文化与信息的全球化,给当今世界带来了深刻变化。对中国美术创作来说,西方艺术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存在。有些画地为牢、坐井观天、自欺欺人而且往往知识文化技能水平低劣的人闭眼无视现实,仍然自顾自地靠临摹齐白石、黄宾虹为业,还认为自己是捍卫正统中国画的代表,其实已经沦为落伍的美术界遗老遗少,只能骗骗有钱而又外行的收藏爱好者。生活在21世纪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不正视西方的存在,就会沦入无知、偏见的误区。

纪淑文、邱皓、邱月母女的作品,既不是严格意义上传统的中国工笔画,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画。她们采用了大量西画技法,同时使用的是中国画的工具与材料,所创造出的画作,与传统中国画相比,更有西洋特点,而与西画相比,却又充满了中国风格。纪老师格外推崇任伯年,认为画得太好了,《群仙祝寿图》就是其代表,她在中国美术馆认真研究过任伯年的一幅鸡,画出来的羽毛是活的,而不是标本,活灵活现。

八十年代出版了一些西洋油画挂历,大开本,高档纸张全彩印刷,当时美术画册出版还少,这些挂历其实是很难得的名画印刷品,纪老师找来教女儿学画,可谓善于取材。我在《收藏这么玩 王世襄说王世襄》一书中,对中国二十世纪挂历的美术出版价值,有专文论述,其中的观点与纪老师不谋而合
在艺术创作形式与方法上,她们做到了中西合璧。工笔画对形象的造型标准要求高,必须大量写生,她们画中出现的所有人物,无一例外都要写生,不肯靠记忆或经验、感觉创作,因为那样容易画熟悉的形象,时间长了就会画油,画成套路。不仅是肖像要写生,历史题材的创作,也要写生。《长生殿》(见《新工笔画走兽花鸟人物图谱》第30页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中的唐明皇,就花了很多时间物色模特,最后选中了一位气质形象接近她们的理想的先生。

她们除了对各种人物进行观察写生,还遍游名山大川,观赏各地的花草树木,为画热带植物与孔雀、大象,她们专程去云南写生;为画牡丹,专程到山东曹州、河南洛阳,夜里观察牡丹花蕾绽放,捕捉到最细致入微的姿态。

她们对西方绘画也同样认真研究,尤其是人体艺术,她们的作品不喜欢留白,而都要画满,即使是天空或水面,也不用留白表现,而是画满,这就是受西画的影响。

学习与借鉴西方艺术,不限于历史上的经典,还包括最新的文化艺术成果。美国电影《阿凡达》是近些年来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大片,好莱坞的价值观与审美标准特别鲜明,纪淑文与邱皓、邱月反复看了四遍,深受启发,从中学到了视觉画面处理效果,借鉴其手法把孔雀河画活了。阿凡达是视觉艺术的杰作,能给绘画艺术很多有益的启示,可惜画家有此悟性者并不多。

对画材画具,她们有自己的习惯与偏好,所用的都是订制的绢,自己动手矾。她们只在绢上作画,偶尔在丝绸上创作小品,制作手绘丝巾,雅致精美,而又个性化、艺术化。我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看到进口的现代化印染的丝巾,一块要六七千元,纪淑文、邱皓、邱月画制的丝巾相比之下,雅俗高下立见。

她们结合了中西画的技法优点,不再突出线的表现,在写实造型中更逼真生动。她们站着作画,很小的画室,每天严格地八小时工作,一周只休息一天,靠的是毅力。艺术创作本来就是艰苦的劳动,虽然中国自古推崇文人信手一挥的遣情之作,可是,在工笔画领域,却几乎不可能有那么潇洒轻松,而必须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收藏家赵辉先生酷嗜丹青,向我郑重推荐纪淑文、邱皓、邱月的作品,并不止一次陪同拜访畅谈,热心与美意可感。我在拜读了她们的画作,研究了她们出版的多种画册与评介后,又数次当面交流谈讨,方才动笔把自己的管见草缀成篇。

套用狄更斯的名言,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来说,如今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是因为经济繁荣、高速增长,艺术品市场遇到了千载一现的好行情;坏是因为金钱的力量太强大,引诱腐蚀了很多搞艺术的人走入歧途,只顾赚钱,忘了追求的是艺术。

从外貌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上,母女三人是最不像艺术家的画家,朴素,平和,不爱应酬,只愿意在家埋头作画。纪淑文老师是一位对艺术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的画家,她的务实、淡泊与毅力,在当今画坛是极难得的,正是因为长年献身美术教育积累的经验,使得她成为两个女儿的导师和创作团队的核心人物。母亲的沉着、成熟与丰富经验,与女儿的时尚、新潮与活力,交织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生命体。

她们把在北京郊区兴建工作室画室的设计蓝图拿给我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画廊、画室、展厅、教室齐全,可以看出,她们的努力与奋斗,得到了美术界与收藏界的承认,得到了相应回报,而新建的工作室画室,又将成为她们迈向新的高度的起步平台。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画家:纪淑文 邱皓 邱月母女三画家〖创作特色〗 - 石墨閣 - 石墨閣
 
  
纪淑文,辽宁人,1962年入辽宁艺术师范美术专业学习。以后一直担任美术专科教师,数十载舌耕笔种,桃李芳菲。教学之余,勤奋作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美展,并获奖。1992年有作品参加全国首届花鸟画展,1995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美展。现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协辽宁分会会员、锦州美协常任理事、锦州画院特聘画师。
  
后因偶然机会,与《罗汉图》解下不解之缘,携二女画《罗汉图》数载不倦;同时钻研仕女、老虎、花鸟皆得新创,画意与心境得到不断的洗礼与升华。三人合作后,主画古木枯枝、山石水瀑,作意境的渲染与环境的烘托。邱皓(纪淑文长女),辽宁人,幼年从母学画,早期因酷爱雕刻艺术,考入玉雕厂从师学艺,因绘画功底较深,在同行中成为佼佼者,做出很多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曾先后在玉雕之城岫岩和南方汕头做玉雕设计,后应母亲之邀母女三人一同研绘《罗汉图》和其它绘画作品。对花、草、树、木有独到的领悟能力,也喜表现人物。作品多次参加各级美展,现为锦州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邱月(纪淑文次女),辽宁人,幼时跟母学画十余载不曾间断,后考入大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系(本科),大学四年,孜孜苦求,成绩优异,在校期间就获得了“大连碧海杯”全国大赛优秀奖。毕业后又有“西部风情”在真皮标志杯全国皮草大赛中获奖,后应母亲之邀,母女三人一同研绘《罗汉图》。因画《伏虎罗汉》中的老虎,深爱老虎,静心研绘倾其所能,所画之老虎,获极佳赞誉。人物的衣裙,更是得心应手,把她对服装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到绘画当中,具有独到的表现手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级美展,现为锦州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近几年,在各级领导和绘画界老前辈们的关爱指导下,纪淑文工作室的绘画作品不断有新的探索和突破,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赞赏并被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