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环境的老北京小吃还是那味吗 现在,老北京的小吃成了北京的文化标志之一,但而今尝过正宗味道的人们,担心的是传统小吃那真正的手艺、味道渐行渐远。
当年,老北京小吃的创始人都是皇宫御厨流落到民间,带出的不仅是味道,更主要的是严禁的工艺,那标志的是正宗和正统的姿态,几分执著,也有几分保守,而这正宗与保守,恰恰就是能够传承的能耐与本事,更是对品质可贵的呵护。如月盛斋,酱肉生意火了二百年,每天就炖两锅,多了没有。这就是纯粹的买卖人“爷”之间的差别,买卖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爷”讲究的就是玩意儿地道。
就如同郭德刚要把相声拉回剧场一样,北京的小吃非得在摊上、铺子里吃才有那原本的味道。现而今的北京小吃,也向市场低头,面对什刹海光怪陆离的酒吧街,他们开始请漂亮的迎宾小姐和性感的啤酒促销员,还会考虑传统小吃标准化的正宗吗,当初对品质近乎顽固的坚持会不会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变质了呢。
我的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