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C3000是怎样练成的

 昔影若梦 2014-07-16
对于PC3000的破解,原来一直有两个版本,一直到强盗出了2.27的双卡版后才出现2盗的,在2.27前,从ISA3000开始,一直都是两家不同的破解,一个是强盗,一个就是吴定益,强盗对ISA3000是在正版的基础上脱狗去掉卡校验再加狗,所以,一套卡封了后可以再买一套从新脱狗再按旧狗加密,所以强盗的ISA3000能够源源不断地升级而不需更换硬件,而吴版则是原封不动地复制所有硬件,程序还原性是最高的,但卡号被封后导致再次盗版升级旧硬件无法使用,当时导致大量用户怨言很多,当时的代理是吴文修,WX120大家应该都上过吧,最后的结果是加钱换狗。但要从程序的稳定性上来说,ISA3000应该是吴版更好,强盗脱狗后还去掉卡狗校验,导致程序当时是有些瑕疵的,明显表现就是,PCST_UXX.EXE的1.3版本,在退出时会陷入死循环而死机,其主要程序MT的DSP和PKR也不同程序的区别,虽然很小,但很多高手都能和免卡的俄文14.0版用出区别,主要是稳定性上的,这就是为什么高手都用免卡俄文版而新手们都用带卡版还说卡版功能齐全,其实V14版中的程序,是一些人在俄网站上搜索而到的,但不是全部程序,V14版当时提供的是MT的DSP和PKR的2.01和QT2.01的全部程序,IBM2.01的5个模块,富士通的全部模块,这些模块都是破解完善功能齐全,而其他模块则是得到这些V14模块的人把这些模块放入早期的V12破解版去,所以大家看到的V14俄文版里WD的模块不是2.01而是1.4,ST的UX模块不是1.3而是1.1,而且WD的模块由于硬件访问地址不对而导致只能用内格功能,其他固件检测修复及缺陷表操作和重生功能均是无效的,当时的卡版已经受到免卡版的冲击了,但是还能以英文版和最新升级为卖点的。

         05年PCI版本推出,当时强盗和吴都有各自的破解版,从1.0开始,前者用康柏815,后者用810工包板,这个情况一直维持到吴推出2.21,强盗推出2.01,最后强盗直接出845的2.21+de,然后再出2.27,吴干脆自己不破了,直接把强盗版的程序脱壳就拿来用,其代理商之一就是8C,因为做的不是子卡切换版,而是双PCI卡,搞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古墓双剑,并导致8C和强盗网站之间的相互指责,强盗最后通过改善破解稳定程序,从新拿回主动权,这就是从ISA3000时代的由来,其实这还不是全部,我是从04年开始接触PC3000和硬盘维修的,所以04年前的事情不了解,04年前还是有不少有趣的事情的,比如说最早引进PC3000的高朋;还有V12的破解者,据说是国内人。



转一篇强盗BLOG上的文章。强盗写的。很佩服强盗。无论技术还是人品。
PC3000是怎样练成的  

                                               ACE强盗

PC3000-ISA版是硬盘维修行业最早,也是最厉害的一款维修工具了,那是我记得03还是04年了吧(闹非典的前一年),中国那时还没有硬盘坏道能修的概念.能用低格软件或者diskedit,擦除算是很牛的技术了.至于说修理物理坏道?当时可没一个人信的.如果你说每个硬盘出厂前都是有坏道的,我想他肯定会以你发表的妙论反驳你.自从NHDD网的南海硬盘之星和REHDD网高朋把PC3000从俄罗斯带到中国后,在中国互联网上和大家见面了!当时可是在存储在线论坛最热门的话题!

PC3000修硬盘功能这么强大,可惜就是太贵.一个ISA版的也要接近2万人民币吧,买的人毕竟不多,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想把他破解掉,自己用多修点硬盘也好(引用修硬盘多的朋友话语).从这里开始我就开始了ACE强盗的历史了.

首先要做一个产品,你必须对这个产品的类型,加密技术,加密级别.以及功能的大概了解后,你才能正式入手.例如C3000-ISA,一个isa卡.拿到手上看来看去和老的多功能卡没多大区别,开始我们还真的去找了几块多功能卡来试了下的.呵呵,想起当时也觉得很天真很可爱的了!

PC3000-ISA是有主卡,电源模块,加密狗3方面组成,其他小配件我们就不说了.就是几根线路而已,不存在加密措施.电源模块就用到一个555,和2个厂效应管,不存在任何加密.他的加密主要在大卡和hasp加密狗上,研究大卡,拆开电源模块发现有个84脚的大ic,可惜上面光光的.acelab真小气,把芯片的字打磨的一点也看不到了!旁边还有一个8脚的小IC,开始以为是flash芯片,拿编程器一读.读坏了一个.当时就哭死了.2万块泡汤了.接着我们继续从大芯片分析,反正是坏了,我索性把集成块全部拆下来了.画图!我把电路图画出来分析分析,然后查阅相关的资料后,确定了这种芯片的类型,以及大概的芯片型号,锁定在12个型号上了.这个时间回头一看就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呀.最后又找来了一片卡,大胆的拆下大芯片,我们去电子市场上一口气找齐了12片类似的芯片回来.一个一个安上去试验,当时心情非常激动,饭都没吃来做试验,12个当中以我
预计前10个希望是最大的.可惜我10个都测完了,还是不行,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吃饭!当时心里又不甘心,还是把12片全部测试完了再吃吧.当我换上第11颗芯片的时候,眼前一亮,工作灯开始工作了.显示器已经亮了!卡工作正常了.这时狂喜!狠狠的吃了几碗饭!哈哈.

卡的芯片是XILINX美国公司的FPGA芯片.FPGA属于大规模的可逻辑编程电路,具有规模大,速度快,门数大,稳定度佳特点,在高端电子行业普遍采用.找到了大芯片了,小芯片型号也自然得知了.因为小芯片和大芯片是一对的.配对使用的.是个存储器芯片,用编程器把文件读出来复制就ok了.大芯片底下还有个小8脚贴片IC.后来得知是单片机,写卡的驱动和卡号用的.也一起破之!

这时我们的isa卡已经开发成功了.后面的就是抄板设计电路图工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