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题已不再新鲜,先有古人“治天下者先治己”之说,后有管理学者提出的“自我管理”概念和相关技能,但,仍值得我们自省与学习。 事实证明,大凡事业有成者,无不擅于自我管理。在此,本人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再来谈谈自我管理的一些要素。 一、找定位——自我发现 在职业道路上,要问清自己:“我要往哪里去?”、“为啥要往那里去?” 很多朋友不明白,本人为什么好好的企业老总不做,选择经营管理咨询公司,道理很简单,本人学的、做的都是管理;本人喜欢管理专业,喜欢做辅导。不难看出,自我定位,首先你要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最乐意做什么。再例如,章子怡适合做演员,就别去当什么导演;冯小刚适合做导演,也别去当什么演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自我发现是首要。 在职场上,不仅要发现“我是谁?”,发现“我能做什么?”,还要发现“我最适合做什么?”,“我做什么最快乐?”,这才是自我发现意义所在。这些问题,在本人对职场朋友做职业规划之前,都会与其探讨、分析,因为这是成功职业之路的前提。 二、量价值——自我实现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财富。”一个人的位置放错了,就跟垃圾差不多。比如说,冯小刚放到导演的位置上,那叫“鬼才”;放在演员的位置上,只是一般的“人才”。又比如说,让陈景润去做公关,那不跟垃圾一样吗?他这样的人最适合研究数论,做哥德巴赫猜想,他的价值就在于猜,在于想,在于论。 所以,自我实现,首先要给自己价值一个正确的定位。认识自己就是给予自己的职业资本。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资场,你投资多少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看你衡量自己的资本在哪里。把自己放在最适合的位置,衡量准价值并去实现。 这点,在人岗匹配度分析中得以应用最多,这也是本人要求猎聘部同事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才能推进其职业的发展。 三、懂规则——自我控制 凡事都有规则、规律。一旦你破坏了游戏规则,在竞赛场上就要被罚下场。 在职场,有职业操守、行业规律、企业规章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指导、规范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提醒我们不能逾越的底线。 还有一些职场潜规则,也需要适当地遵守。在此,例举几个例子。 为什么不能与上司为敌?因为上司代表着组织,只要组织还在任用他,你若挑战他,就是挑战组织的权威。不能与上司为敌,这是潜规则。 一个老员工,有资历,摆资格,就等于“自杀”。因为没有老板和员工喜欢居功自傲的人,再说,过去就是过去,企业用人讲究的是当下能力和可开发的潜力,所以,领导宁愿用新人,这也是潜规则。 还有,别再说你认识谁谁谁,以前在哪个公司如何威风……,因为,以前是“红人”、“人才”并不代表现在或在这个公司是,这种炫耀或吹嘘过去的行为,企业的老板和同事是不喜欢的,这也是潜规则。 四、爱学习——自我提升 追求成功的人,不会放下学习。本人多年前曾提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心得。学习是为了工作得更好,工作是为了学得更多。 学习无处不在,在职场,你的同事、上司都是你的老师,取其长补己短,这是自我提升的方法。在国外,许多职业经理人都有自己的导师,这点不得不提下日本的师带徒工作方式,这个师傅可能不是一流的员工,但是他知道怎么样成为一流的员工,他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当你具备这个素质的时候,他把能力传授给你,所以,对同事、上司抱着求学的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在工作上擅于学习外,还要勤于自我学习,多读书、多上课、多交流,扩大知识结构、加深文化底蕴、增强管理理念、熟练管理工具。
以上基本要素,或不能概括自我管理之精髓,仅供大家参考。
|
|